他山之石|「放管服」改革的滇中新區實踐

他山之石|“放管服”改革的滇中新區實踐

速度 最快3天辦好企業註冊登記

便捷 行政審批實現“最多跑一次”

效率 項目落地快企業成本跟著降

“我們公司在滇中新區註冊的時候,從提出申請、提交資料,到完成註冊、拿到營業執照,只花了3天時間。”滇中臨空信息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策劃運營管理部主任楊龍光說。

5月30日,省政府向社會公開發布《雲南省深化“放管服”改革“六個一”行動實施方案》,提出在全省範圍內,開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六個一”行動。其中“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行動要求,全省企業開辦時間不超過8個工作日,其中企業設立登記時間不超過5個工作日。

行政審批加速 助項目建設實現“新區速度”

在滇中新區的“放管服”改革中,企業設立登記時間縮短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加快項目審批速度,助力項目建設進度才是重中之重。

滇中智能裝備產業園標準化廠房、配套建設項目僅用3個月時間,就實現廠房封頂,創造了“新區速度”。

“項目建設得以快速推進,與滇中新區的項目審批加速不無關係。”楊龍光說,“這個項目的立項備案證明、初步設計批覆、環評批覆、水土保持批覆均在滇中新區行政審批局辦理。在新區正常情況下1到2天就能辦下來,別處一般是5到10個工作日。在我們辦過的所有證件中,新區是最快的。”

滇中新區行政審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是新區的“項目大建設年”,為進一步加快推進新區重大建設項目的審批進度,該局對新區20個重大建設項目採取主動服務,建立常態溝通機制,協調加快推進項目審批工作。通過目標細化、掛圖作戰,為項目方提供《建設項目開工前行政審批事項要件材料明細表》和《建設項目行政審批事項計劃表》,將審批進度在政務大廳大屏滾動播出,督促相關部門按時限要求做好審批服務工作。

行政審批高效 助企業降低運營成本

滇中新區在“放管服”改革中,通過主動服務、細化管理,實現的不僅是行政審批效率的提高,更為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提供了可能。

“有的行政審批事項需要準備二三十項資料,有了資料清單進行對照,我們可以提前做準備。人為因素少了,紕漏就會少,辦事效率更高。”楊龍光說。

滇中新區實行政務服務一網辦通機制,讓企業切身感受到方便快捷。滇中臨空信息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策劃運營管理部副經理魏進說,“在新區辦理的這些手續都沒要紙質文件,只需要將相關資料以圖片形式上傳系統,直接在網上申報。新區行政審批局會短信通知我們報件預審是否通過。如果沒有通過,我們就上網查看,再補充材料。如果通過了,就會收到請帶哪些證件到窗口領取辦結文書的短信。免去了我們反覆跑的麻煩,方便快捷。”

此外,一網辦通機制還實現了“最多跑一次”。魏進說,“以前在別的地方辦事,諮詢跑一次,送材料跑一次,如果初審過不掉,回來補齊資料再跑一次,取證跑一次,最順利都要跑4次。現在直接網上諮詢、報資料,不需要再回公司蓋章、打印、修改,只需跑最後取件這一趟。而且,審批流程走到哪一步都有記錄,我們都看得到,有節點卡著,審批時間也加快了。預審一般半天就完了,有時一天就會通知我們去取件。以前要催促,去了人不在白跑,在了又有可能得罪人,重複性的工作是經常性的。總的說來,滇中新區的‘放管服’改革做得比較好,理念、機制從上到下理得比較順,我們對接起來也很通暢。”

行政審批效率還直接影響企業的運營成本。滇中臨空信息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集團的上千個建設項目中,滇中智能裝備產業園項目無論從前期要件辦理速度還是工程項目建設速度來說,都是最快的一個項目。對建築企業而言,建設週期越短,生產回報越高,工期的縮短意味著可以減少投入,降低人力、資金等成本。每天幾十萬元的投入,僅利息支出一項就不少。而人力方面,以前需要三四個人才能辦完的行政審批事項,現在1個人也可以應付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