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掉《王者荣耀》不如先电击沉迷手机的家长

灭掉《王者荣耀》不如先电击沉迷手机的家长

作者 | 周淮安

01

最近,用户规模超过2亿的手游《王者荣耀》成为口诛笔伐的对象,据说使企鹅市值蒸发了上千亿。一些媒体痛批其“陷害人生”,导致众多青少年沉迷其中。有的称其为“精神鸦片”、“电子海洛因”,害得青少年自杀、逃学、成绩下降、精神恍惚、家庭不和……

感觉除了自撸是受岛国老师戕害外,中国未成年人的其他恶习都跟这款游戏有关。

吓得我赶紧下载这款游戏玩了玩。

因此,这款手游黏性强,从小学生到大叔阿姨,都很上瘾。

问题是,游戏上瘾是罪么?让人上瘾的游戏就有罪么?青少年的社会问题是游戏造成的么?

02

中国家长无疑是最世界上最操心的父母,总希望把子女的一切都管起来。自己若管不好,就希望政府管起来,社会管起来。

家长都希望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与设计选择人生道路,否则就是离经叛道。那些不在家长掌控中的东西,尤其是新鲜到让父母无法理解的事物,则是洪水猛兽。

小时候,谈情说爱的琼瑶小说在校园风靡一时,女生几乎人人传阅。当时的家长、社会都痛心疾首,大声疾呼:看了琼瑶阿姨的书,女生早恋了,影响学习了,社会风气败坏了……不少学校发现琼瑶小说就没收,结果越禁越火。后来同学们发现,成绩最好的女生看得最起劲,也没见影响她们学习啊,真正的问题少女都不读爱情小说——直接与“社会青年”谈恋爱去了。

那时,经典电子游戏“魂斗罗”进入中国,风靡一时。大街小巷都是一群孩子坐在电视机前,摁着手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跳”,围观人群黑压压的。家长、社会都痛心疾首,又大声疾呼:男生沉迷游戏,成绩下降了……说实话,当时确有逃课去打游戏的同学,但打游戏的并非都是像我这样的学渣,每次都打通关的反而是班上的一位“数学天才”。多年后,这哥们儿大学读计算机,后开发游戏成为成功人士。

后来,大家迷恋港台流行歌曲、穿牛仔裤、跳霹雳舞……无一不被当时家长及社会视为异端,但长大后的70、80后有多少成为了异端呢?

大多数还不是成了循规蹈矩,为生活而奔忙的中年人。其中像我这样无钱无势的“撸瑟”,人生失败难道是因为小时候电子游戏打多了?

03

青少年为什么会沉迷于电子游戏?

除了能愉悦放松,从中获得成就感外,恐怕跟中国式父母以及教育模式有关。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努力学习,出人头地,自己读书时是学渣,却要求孩子成学霸,从不把孩子当成朋友一样交流沟通,除了学习和衣食外,极少关心孩子心理需求。

地铁上,公交上,排队时,吃饭时,上厕所,睡觉前,起床后,走路时……成年人无时无刻不在玩手机,或者说在被手机玩。即使在家里,一家人老老少少,不也是各玩各的手机么?

如果做个统计,估计家长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远高于陪伴孩子的时间。

娱乐是人的天性,就像啪啪啪,越是当作洪水猛兽,就越汹涌澎湃。我们不能因为有人昼夜宣淫,超出身体极限身亡,而禁止啪啪啪,或者规定啪啪啪的时间、地点和次数。

一如腾讯回应称:“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

04

现在零零后的父母,大多是70、80后。

在痛斥手游毒害孩子的同时,不妨想想当年你是怎么打着游戏过来的?想想当年你是如何如饥似渴地寻找苍老师的?想想当年你有多反感父母类似的行为?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虽然大多数70、80后都是广场舞大妈的后代,但大家最后都比上代强,接受了更好的教育,享有更好的生活,拥有更多的想法。

不管你愿不愿意,后面的零零后必然会超越我们,即使你看不惯——如同当年父母看不惯你一样——也不得不接受。

当然,为了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我也希望有关部门赶紧开发一款三观正确,玩了让孩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正能量游戏。

广告词可设计为:我就喜欢你不喜欢却不得不玩“正能量”游戏的样子!

广告词可设计为:我就喜欢你不喜欢却不得不被我电击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