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跳槽擔任董事長,使得華碩起死回生,一年產值上百億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是宏碁創業七人之一,現任華碩集團董事長。1993年底,華碩創立4年後,施崇棠離開奮鬥了10多年的宏碁,正式加盟華碩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從此開始了他的創業生涯。1996年,施崇棠帶領華碩把國際市場上的主板地位建立起來後,開始向別的領域擴張。不到三年,華碩分別涉足到筆記本、多媒體、服務器領域。

他跳槽担任董事长,使得华硕起死回生,一年产值上百亿

施崇棠離開宏碁決定加盟華碩時,華碩正處於企業發展中的瓶頸期。華碩電腦1993年的營收只比1992年高出1.2億臺幣,這在當時的臺灣it業,幾乎可視為停滯不前。業績的不理想,從側面反映了華碩當時市場策略方面存在著問題。走投無路的華碩領導層第二次敲開了施崇棠的家門,請求施崇棠出山,幫助華碩擺脫困境。

他跳槽担任董事长,使得华硕起死回生,一年产值上百亿

施崇棠問這個問題只是為了說明,世界上只有第一高峰為人所知,因此,華碩要為天下人知而不被芸芸品牌所淹沒,唯有“世界第一”這一條路可走。在施崇棠的帶領下,華碩最終形成了清晰的市場策略和明確的企業dna。市場策略方面,華碩擬定向“巨蟒”、“地頭蛇”和“螞蟻雄兵”全面供貨,先期扶持後兩者,前者在企業壯大後重點出擊。

而華碩dna則被描述為崇本務實、創新唯美與精實思維。江湖風雲變幻莫測,華碩在重整,世界it產業格局也在發生著變化。1995年,華碩在主營業務主板產業上迎來一位勁敵——英特爾(186,0.00,0.00%)。

英特爾當年突然宣佈進軍主板業,第一年就宣稱出貨1000萬片。臺灣所有的主板製造商都如臨大敵,業內更紛紛認為華碩將是最大受害者。他經過周密的考慮後認為,以臺灣企業慣有的效率和成本優勢,在正確的市場策略下,只要強化本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並聯合其他企業群起而抗之,這場戰事勝算很大。施崇棠與眾多臺灣企業分享了這一觀念,在得到了絕大多數企業的贊同之後,拉開了一場臺灣企業集體對抗英特爾的戰役。施崇棠的戰術非常簡單——圍魏救趙。當時臺灣主板業很發達,每年向英特爾採購的微處理器數量約佔英特爾總出貨量的70%。一旦丟失如此鉅額的訂單,英特爾的損失足以大傷其元氣。一時間,幾乎所有的臺灣主板廠商都開始放棄英特爾,轉向其他廠商採購微處理器,英特爾感到了寒意,終於鬆了口。

他跳槽担任董事长,使得华硕起死回生,一年产值上百亿

原全球主板產業巨頭美國micronics由於英特爾的退出而痛失大單,從此跌下神壇;而華碩卻異軍突起,甚至得到了惠普的巨量主板訂單,敲開了國際大廠的門。1996年底,華碩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主板廠商,營收133.3億臺幣。同年,華碩上市,成為“股王”。而這一切,皆是在施崇棠的指導下取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