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掌柜的说

前几天看到《红海行动》的密钥二次延期,要上到5月2日才下线了。

目前票房36亿多,创下历届春节档票房冠军新高,国产电影票房榜上排老二,仅次于《战狼2》。

这么好的成绩,当然离不开广大铁杆影迷的热情支持啦。

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位无锡影迷“copy123”,他前前后后去影院看了10遍《红海行动》!

上个月最后一次看的时候,在读者群里说,这10次观影,自己其实只花了20块不到的票钱。

然后被众客官膜拜为买票大神。

好吧,今天就来写写大神是怎么买票的。

1、


copy123(下文简称copy)现在在无锡一家外企上班。

工作时间固定,业余时间多,看电影是最主要的消遣。

按他自己的统计,这几年每年观影数在200部左右,称得上一枚电影发烧友了。

而且,因为“买票有道”——电影票票价对他来说,实在算得上便宜,所以大量的片子copy都会选择在大银幕上观看。

对于喜欢的电影,copy还会按照不同影院不同影厅的影音效果,“刷”上很多遍。

刷完再头头是道地告诉你,什么片子适合哪家影院的杜比厅,什么片子推荐去看哪家影院的IMAX。

《战狼2》看了五六遍,《红海行动》是看得最多的,前前后后看了10遍,因为喜欢。

而这10遍花的电影票票钱,还不到20元,可能比你买一张票的价格还低一点。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他倒不是空口说白话,平时朋友圈大家都看得到,买到特别便宜的票,这家伙会在朋友圈里得意地晒一番。

我就不止一次看到某某某大片在他那里这张券抵抵、那张券抵抵,最后扣掉的钱出来一个接近零的数字。

copy发给我看的购买记录里,一张《红海行动》的电影票,票价在不同的优惠叠加之后,最后能低到1元钱。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贵一点的也有,一张四块一。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不是只有《红海行动》这部片子才低,实际上,人家看《头号玩家》这种视觉大片的IMAX影厅,最后花的钱是8.8。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3月底的《遇见你真好》,优惠叠加扣完之后是0.9。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还有一部《我说的都是真的》,到手票价1.9。

也就是说,很会买票的copy同学,一个周末看3部电影的钱加起来也就11块钱出头。

copy说现在自已每个月进电影院的次数要超过7、8次,一周平均能看2部以上的上映新片。

因为票价实在便宜。

2、


在2013年以前,光景可不是这样。

那时候,copy还在上海上班,一个月会去两三次电影院。

他记得自己第一部看的IMAX电影是《狄仁杰神都龙王》,在格瓦拉上买的,上海和平影都的IMAX厅,优惠了10元以后,实际支付60元。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60元的IMAX票价不算很高。

但对当时刚毕业的copy来说,却是一笔相当大的娱乐支出了。

在那之前,他习惯在一些团购网站上团购“嗨电影”的兑换券——那几年,正是各类团购网站不惜血本大打“百团大战”的时代,电影票从电影院年卡、会员卡等传统的优惠方式,走向了网购优惠的第一步。#差不多从8折到5折的幅度#

但这一时期的团购券,除了票价变得比以往更便宜之外,用户体验上并不完美。

比如说你在网站上团购了一张十几块钱的电影券,等到真的有特别想看的大片上映,还是得到电影院去排队兑换,很多时候,电影院还会现场要求补差价。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嗨电影”之后,copy开始转战格瓦拉上买票。

“当时格瓦拉电影会有低价抢票,比如说9.9的活动,都是和银行信用卡合作的。”copy说,也是那时候,他开始接触信用卡。“会去格瓦拉的活动专栏里找与格瓦拉合作的银行,然后办信用卡。”

如今,各大银行信用卡逐渐被移动支付代替的式微之下,copy依然还一人坐拥10张信用卡,虽然对他来说这些信用卡的主要用途,已经不是为了更优惠地买到电影票。

昔日备受影迷们喜爱的格瓦拉购票平台,也早已被资本巨鳄一口吞下,并入微影,再一起融入猫眼,如今成了“新猫眼”旗下一个没什么存在感的购票app。

在10个人买电影票,大概有九个人是通过电影线上票务平台购买的当下,整个票务市场如今是“两大巨头”对峙的局面。

一个是腾讯系的“新猫眼”,一个是背后倚靠着马云爸爸的淘票票。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山头林立的时代已经结束,资本巨鳄的镰刀挥舞之下,这两家划圈而治,势同水火。

在市场份额上,经常会看到很多啼笑皆非的新闻,一会儿这个说自己如今是市场老大,一会儿那个跳出来说,放屁,明明我才是领头羊。

最经典的案例,是《战狼2》大卖后,两家出来“抢功劳”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吃瓜群众表示看不懂#

当然,两强相争之下,不计代价的资本性票补进入市场,普通影迷在短期内肯定是得益方。

copy的电影票入手价之所以那么低,恰恰是因为这些“票补”在为他填差价。

原本一张电影票,最低价要卖到25元到35元。

刚开始是电商为了抢占市场份额,贴钱补贴影迷,让影迷在自己的app上超低价买票,抢用户。

然后2014年的时候,出了部很厉害的片子——《心花路放》(宁浩导演,黄渤、徐峥主演 ),当时的猫眼斥资2000万,让自己成为出品方之一,提前半个月超低价预售抢占排片——这一举措,既成就了当时《心花路放》11亿多的票房,也成了电商倒逼影院排片的开篇之作。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中国电影发行的传统模式从此之后被电商彻底颠覆,制作方为了抢排片抢票房,也逐渐加入到“票补”大战中来。

没有大资本背景的小电影似乎越来越没有活路,于是就有了去年春节档相关部门牵头下,各大片方联合提出:预售票最低价不能低于19.9元。

3、


那么copy的这些低于19.9元的电影票是怎么买到的呢?

因为除了明面上电商、片方的票补带来的19.9元最低价,实际上平时还有很多买票的优惠措施,影迷是可以提前绑定到个人用户的,买票的时候依然可以叠加优惠。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比如,在淘票票上购票的话,只要你平时多关注同是阿里系的微博电影,或者有抢到春节档期间各路大v、明星发出的观影代金券,这些5到8元不等的代金券就可以叠加用于购票优惠活动。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支付宝集五福活动也能刮到优惠券#

比如,在猫眼上购票,除了“票补”带来的优惠外,同样会有和银行信用卡合作的买就减活动,还有和影院院线联合推出的折扣卡……

对于擅长利用游戏规则的影迷来说,平时多关注优惠信息,抢票活动,用很少的钱买电影票或者不花钱看电影,还是可以办到的一件事。

不信看下面这张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别说0元购票,看电影甚至还可以挣钱。

去年看到业内最厉害的一次骚操作是:某部大片为了拉高电商平台的口碑评分,除了组织影迷看电影之外,影迷还可以凭票根和平台上打出的五星影评截图找发行人员报销票钱——这比赤裸裸地请水军刷高分更厉害是吧?

所以,这是蛮魔幻的时代。

电商的资本大战之下,像无锡这样资本“补贴”厉害的二线城市,不仅叫外卖特别便宜,看电影也可以享受到最大优惠。

而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如果你不擅于利用电商的票补规则,看电影比较随性(往往都是看之前才上app购买),一年在电影院的支出也是蛮可观的,比如下面这位影迷去年支付宝账单里的影院支出。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仅仅是在淘票票上的购票账单#

而copy的购票进阶史,则更像电影票网购史的一个小缩影。

从2010年到2018年,中国电影的购票市场经历了“团购时代”、“电商大战”,到如今的“两强争霸”,一步步从线下到线上实现华丽蜕变,互联网基本完成了对电影发行业的全面改造。

几年前,格瓦拉的联合创始人张学静曾说,“五年以后,电影发行经理还需要去影院谈场次吗?没有必要。整个大数据的情况已经出来了,发行经理只要向影院经理沟通好这个电影适合哪些观众看,然后发行方需要做哪些工作就可以了。”

如今,这个预言几乎已经提前实现。

当然,质疑的声音也不是没有。

3月底,在海口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海南)电影投资高峰论坛上,导演冯小刚就怒斥“票补”带来的恶性竞争,“一个电影宣传费加上票补一个多亿,超过电影本身了,这个恶性循环,年轻导演、年轻影视公司的小片怎么生存,它没有票补进不了电影院,它一日游。”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不过讲句大白话,没有票补的时候,小成本电影也大多都是一日游状态,这个倒不是电商的错。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但“票补”的存在某种程度上让“资本”不够雄厚的制作公司确实会疲惫不堪,就连华谊兄弟CEO王中磊都表示,现在这种军备竞赛实在已经有点吃不消,负担非常大。

因为影迷购票已经基本实现从线下到线上的转变,阿里影业淘票票总裁李捷也坦言如今的“票补”主体已经从电商变成了片方:“2017年票务平台投入的票补在8~9亿元之间,但片方自己投入的票补高达12亿元左右,整个市场投了20多亿元票补,已经不是互联网主投票补了。”

新丽电影总裁李宁表示,现在所有大片都得“票补”,“变成了我们进入圈套,所有制片市场没有办法不得不做。”李宁很明确表示,同意行业取消票补,把更多的钱投入电影创作、宣传、发行当中。

影迷看到这种言论估计要心碎神伤。

说穿了,“票补”哪怕有九十九个不好,但至少有一点,它确实在这些年切切实实地拉低了电影票的价格,让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电影院。#观众人次的提高比票房数字的扩张更具意义#

让看电影,不再成为老百姓的经济负担。

要知道在2010年以前,那时候每年电影新闻一大老生常谈的主题就是中国的电影票比美国的还贵。#相对于人均收入#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像copy这样,在“票补”时代培育起来的影迷,更是对电商这一存在举双手双脚赞成。

“个人感觉电商介入之后确实刺激了很大一部分人走进影城观影,从而更方便快捷地为影迷提供了更实惠的观影感受,省去了去影城排队的时间。”copy说,“我个人没感觉到有什么坏处啊。”

或者,在讨论“票补”是否该取消之前,我们可能更需要解决的是:电影票价格和电影质量之间的匹配度问题。

年轻观众的收入水平会越来越高,电影票支出在娱乐消费的比例里会越来越小,当大部分观众都觉得为一部好电影多花几块钱不那么心痛时。

价格战就不会成为最有力的杀手锏。

毕竟:好片10刷不嫌贵,烂片1块钱都嫌浪费(生命)。

有人看了10遍《红海行动》花了不到20元,买电影票也是个技术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