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歇跑,容易「跑蹦」的原因?

間歇跑,容易“跑蹦”的原因?

上週日,98跑俱樂部的計劃是間歇訓練1200米x8次,間歇時間:5分鐘/個。總體完成情況還不錯。

但是訓練過程中,少數隊員沒有完全理解間歇訓練的精髓,組與組之間配速跨度比較大,不僅跑的吃力,也影響了訓練效果。接下來簡單談一談如何跑好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是指兩次練習之間有一個嚴格控制休息時間的間歇階段。

並且這個間歇階段的長短是通過測量或預估運動員的心率來控制的,間歇時間有長有短,所以每次課的意義也不同。

間歇訓練關鍵一點是運動員要在尚未完全恢復體力時,便開始進行下一組練習。

間歇跑,怎樣跑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以1200米x8次為例:

第一步:準備活動要充分,準備活動不僅僅是為了熱身,也可以評估當天的競技狀態。通常,當天競技狀態是好還是壞在做熱身的時候就已經感覺到了,這一點對接下來預估自己的間歇強度非常重要。

第二步:根據熱身時的體感狀態,結合當日訓練計劃的難度,開始給自己設定一個預期配速。注意這個預期配速是要建立在每組訓練只要花費8.5成左右的體力就能夠完成。

同時,還要保證按照這個配速要完成8組1200米,而不是隻完成一組1200米。間歇訓練雖然強度要求比較高,但是保質保量地完成總負荷同樣重要,能夠保證勻速完成8組訓練,不僅節省體力,效果也好。

例如:第一組1200米跑了4分,第二組跑了4分20秒,兩組的平均強度是4分10秒,如果兩組都按照4分10秒左右的配速跑,不僅訓練效果更好,也大大節省體能。勻速跑和節奏控制不僅僅是對馬拉松項目,中距離、間歇訓練甚至400米運動員也都要講究勻速和節奏控制。

第三步:雖然已經有了預期配速,但是真正跑起來還是有誤差。這是因為往往跑第一組時,人不僅容易興奮,也是體能儲備最好的時候,所以跑出去很容易比預估配速快,導致第二組、第三組的強度大幅度下降,迫使後面幾組只能靠意志品質去拼,這樣一來運動員容易技術動作變形,節奏感混亂。

所以,跑第一組的時候,及時感覺非常好,也一定要嚴格按照自己的預估配速跑,重點是找一找當天的節奏感,以及判斷自己的預期配速是否合適。

第四步:第一組完成後,當天的競技狀態和體能儲備已經感覺出來,這時候是修復當天間歇配速的最佳時機。無論是降低強度還是提高強度,這個修復都要理性評估,不能跨度太大,畢竟才剛剛進行了一組。

第五步:通常,8組間歇訓練,跑到第五組左右,體能開始下滑,人的積極性不高,而且感覺比較累,這是一個正常的運動現象,這時候需要堅持。而跑到第7組,又感覺競技狀態有所恢復,其實這是一個運動假象,主要是因為只剩下一組,看到結束的希望,人的主動性、積極性、注意力都會重新建立起來。

第六步:通常,間歇訓練最後一組往往是最快的一組。所以,跑前要調動充分,前程最好還是按照此前的配速跑,半程過後開始逐漸提速,直到衝過終點。當然,跑完第一時間要進行慢跑2~3圈,然後再做課後拉伸。

間歇跑,容易“跑蹦”的原因?

間歇訓練特點

間歇訓練的特點是機體通過較高負荷的心率刺激,使機體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

在心率未恢復到安靜水平時,進行下一次練習。即使在間歇時間內,運動器官(肌肉)得到休息可抗疲勞,而心血管系統和呼吸系統的活動仍處於較高水平,這樣多次重複刺激訓練,使肺活量水平,肺通氣效率得到提高。

同時,心臟收縮力量加強,心臟容積增加,提高了心輸出量,增強了心臟的泵血功能,從而提高了血液循環功能,為肌肉運動提供了必要的能源物質。

通過間歇訓練,心臟容積比原來增大了1/5,提高了心博量。隨著心肺功能的增強,機體的最大攝氧量水平也隨著明顯地提高,成績逐步提高。

間歇跑,容易“跑蹦”的原因?

間歇訓練原則

間歇訓練是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

間歇訓練對運動員的綜合能力要求很高,對於綜合能力很強的專業運動員,間歇訓練已成為提高運動成績的重要訓練手段之一。

但對於剛剛開始跑步的業餘跑友,在進行間歇訓練時還是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初學者或水平較低者,不建議進行間歇訓練;

有傷有病或狀態不佳時,不建議進行間歇訓練;

間歇訓練有利有弊,最好在競技狀態好、訓練較系統的情況下適當進行;

運動強度儘可能不要超過最大攝氧量的95%;

間歇時間,儘可能控制在3~10分鐘之間;

間歇訓練儘量先保證運動負荷再提倡運動強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