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安保一線·刑偵英雄」王先文:用DNA開啓案件密碼

「奮戰安保一線·刑偵英雄」王先文:用DNA開啟案件密碼

2015年3月5日,海口秀英區長流鎮富教村82歲老翁楊先德在野外放牛時意外遇害,現場沒有發現線索,警方在調查過程中曾懷疑老人的死與牛有關,最終通過DNA比對排除了牛“行兇”,同時,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將犯罪嫌疑人抓捕歸案。

刑事案件“證據之王”的DNA,為這宗案件偵破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支撐。海口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三大隊負責人王先文說,偵破每一起案件均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他們做的DNA檢驗只是案件的一個環節而已,何況自己喜歡研究,也是他的本職工作。

比別人早走一步,在別人基礎上多走一步,在自己基礎上再走一步,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只唯真,是王先文13年刑事技術工作的體現。13年來,王先文潛心研究DNA業務,以精湛的技術和出色的戰績站在了全省DNA鑑定技術的制高點,成為一名年輕有為的刑偵驍將,打擊違法犯罪的赫赫利劍。

「奮戰安保一線·刑偵英雄」王先文:用DNA開啟案件密碼

【迎難而上】王先文苦心鑽研DNA設備,填補海口刑偵空白

2010年初,海口市公安局組建DNA實驗室,隨後,此任務落到了王先文頭上。

當時,DNA刑偵技術在海口還是一塊空白,面對這樣一個陌生的領域,王先文堅定地接下了任務,獨自開始探索。DNA室所有的設備無論是說明書還是實驗流程均是英文,看不懂的時候他就翻字典一個一個的去查,查完還不懂他就打電話諮詢設備工程師。那段時間王先文足足在實驗室裡貓了2個月,把所有設備弄了個明白,不斷摸索著各種物證的檢驗方法,從普通檢材到疑難檢材,一個難關一個難關的攻破。

2010年4月,海口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DNA實驗室建成正式對外受理案件。創立之初,在僅有王先文同志一個人的情況下,他獨自承擔了海口市各類案件的所有DNA檢驗任務。

案件每到山窮水盡之際,一根毛髮、一滴血、一點體液……但凡帶上案犯一丁點生物信息,通過DNA檢測數據比對都能撥開茫茫人群,讓證據說話,直指兇手。

在2010.09.08海口舊州鎮王侯被殺一案中,現場物證系嫌疑人遺留的手電筒。在當時,該物證在DNA檢驗領域中屬於高難度檢材,檢驗成功率極低。王先文同志不負眾望,成功在充電部位按鈕處檢出犯罪嫌疑人DNA數據。經比對,很快鎖定了犯罪嫌疑人黃某利,該案在DNA證據支持下得以快速偵破。此案系海口市公安局自主利用DNA技術破獲的第一起命案。

「奮戰安保一線·刑偵英雄」王先文:用DNA開啟案件密碼

【天道酬勤】DNA比對鎖定多起入室搶劫殺人案真兇

2010年1月前,海口市連續發生多起入室搶劫殺人案,死傷多人。特別是1月4日,再次發生了海口市金都大廈女性住戶被入室搶劫殺害的惡性案件,該案現場已被犯罪嫌疑人清洗過,指紋、足跡都被抹擦。

對此,王先文認真分析了現場的殘存信息,對案發現場進行了重建,最終在死者身上成功獲得了一男性DNA分型,並與近期一列入室搶劫案現場遺留的物證上DNA分型相同,至此,該系列案件得到成功串並。

為此,專案組在現場物證的基礎上,開展了大量的偵查工作,可是犯罪嫌疑人一直銷聲匿跡,偵破工作陷入了僵局。該系列案件因犯罪嫌疑人手段殘忍,針對的對象又均為單身獨居年青女性,因而在廣大市民中影響極壞,造成了不小的恐慌。

直到2013年9月13日,王先文在處理“2013.09.05”符某某被強姦一案DNA檢驗鑑定工作中,發現該強姦案嫌疑人張某某DNA數據與“1.4”系列案件死者身上的男性DNA分型完全匹配相同。

天道酬勤,“1.4”系列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終於被王先文成功鎖定。至此,這一系列影響極壞的入室搶劫殺人積案得以成功告破,並帶破了“2009.12.07”海口市海秀路銀達大廈張某被入室搶劫殺害案及三亞一起入室搶劫殺人案。為此,王先文獲得個人二等功表彰。

【鍥而不捨】王先文深入研究,填補國內DNA檢驗技術

刑偵工作,是與高科技接軌最為緊密的警種,而技術工作,則又是刑偵工作中技術含量最高、技能要求最嚴的職業。

“魔高千尺,需有萬丈相剋”!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和業務技能,王先文在鞏固自己所學技術知識同時,利用工作之餘經常翻閱各類專業書籍,結合自己的工作,對案件進行總結,撰寫了多篇論文,經過他長期不懈的刻苦學習、鑽研、虛心請教、勤于思考和總結經驗教訓,為海口市公安局DNA室的DNA檢驗工作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和技術方法。

“我剛認識王先文時,小夥子一頭的烏髮,當前,深入鑽研DNA實驗,並研究出獨創的理論,經驗越來越豐富,技術越來越嫻熟,可頭髮也稀少了很多。”海口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民警牛旺宏笑著說,王先文發表的論文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認可,對國內DNA檢驗技術提升,做出了貢獻。

如,現場物證上的指紋經“502”膠燻顯後再進行DNA檢驗,一直是國內DNA檢驗領域難以攻克的難關。王先文在與同事門在實際工作中反覆研究探索,終於有實際性的突破,成功對經“502”膠燻顯後的指紋進行DNA檢驗,並多次運用於實戰。其總結性論文《接觸性檢材“502”燻顯後手印細胞DNA提取方法的應用研究》於2015年底發表在了國內頂級期刊司法部的《法醫學雜誌》上,將檢驗技術對全國同行進行了公開。

【愛崗敬業】7年受理刑事案件7000起,建立9萬人DNA數據庫

7年多來,海口DNA刑偵技術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王先文在本職工作中能求真務實、真抓實幹,其負責的全市公安DNA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他和他的DNA團隊共受理各類刑事案件近7千起,並建立了一個9萬人的海口前科人員DNA數據庫,為案件偵查鎖定嫌疑人提供了大量的線索,破獲了一大批大案要案。

“由於實驗室設備比較落後,我剛來上班時,王先文耐心教我們如何使用設備,實驗步驟,以及實驗技巧等經驗。”海口市公安局刑事技術支隊DNA室的任珞說,王先文雖然比她大10多歲,但與其溝通起來沒有代溝,是她們的好同事,好老師,更是她們學習的榜樣。

每當有人問起,每次因你而破獲一個案件時心裡都有何感想,他沒有表達出豪言壯語,只樸素地說到“當案件在我手中告破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化成巨大的喜悅,這種喜悅就是對我作為一個刑事技術人員的最好獎賞,就是做刑警最值得驕傲的地方!這是一名法醫的榮耀!”。

王先文簡歷:

王先文,男,38歲,侗族,貴州人,中共黨員,2004年7月畢業於昆明醫學院法醫學專業,同年9月參加工作,三級警督,全國公安刑事科學技術青年人才庫成員。曾先後榮獲二等功1次、個人三等功3次、嘉獎2次、優秀公務員1次,及海口市公安局青年崗位能手與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7年5月19日,在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上,獲得了 “全國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同年當選為“海南省十佳刑警”與“全國公安優秀刑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