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自信”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孩子越有自信,就越敢於學習新技能,也敢於積極地解決和其他孩子交往過程中遇到的衝突,這也使得自信的孩子更受歡迎,更容易交到朋友,未來能更好地適應學校生活。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自信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

嬰兒出生的時候,並不能意識到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他們主要通過和親人之間的互動經驗來理解自己是誰。

父母、親戚、老師等親近的人,在和孩子的相處互動中,反映出孩子的特點和優勢,才能讓孩子自己感受到。而孩子的自信,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這些關心他、親近他的人塑造和培育的(或傷害的)。

所以,與孩子朝夕相處的爸爸媽媽是如何與孩子互動的,這對孩子的自信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

分享一些通過日常互動培養孩子自信的方法。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一、給孩子建立起有規律的生活。

如果日常的生活沒有規律,每天都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很容易導致孩子焦慮不安。

而比較規律的生活,讓孩子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基本都做同樣的事情,孩子心裡能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那麼孩子會感到更安全,覺得自己能掌控自己的生活。

當孩子知道應該期待什麼,那麼他內心可以更安全、更自由地成長和學習。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二、在玩耍時,給孩子適當發揮空間,跟隨孩子的步伐。

玩,是孩子瞭解自己、瞭解他人、瞭解世界的方式。

比如,在沙發後面找到了小玩具;成功的按下了一個按鈕於是聽見了音樂聲;把小球準確地投進了籃子裡……孩子就是在玩耍中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和培養自信的。

孩子才是遊戲的主體,只要在安全的範圍內,不傷害自己、他人、環境,那麼,儘量讓孩子來做遊戲的引導者,我們跟隨孩子的步伐,陪伴和配合就好。這也有利於孩子建立他的自信和領導能力。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三、幫助孩子學會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

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不等於代勞。

當孩子遇到困難,有點沮喪的時候,我們可以:

告訴她:媽媽知道,你心裡有多沮喪;

詢問她:你覺得可能導致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呢?

提供您的觀察結果:是不是地毯太軟了,所以積木都倒了?

詢問她:那寶寶有沒有想到什麼想法?

詢問她是否想要建議:“我們把積木移到硬地板上怎麼樣?”

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如果引導得好,恰恰是孩子發展自信、學會處理情緒的絕好機會。

孩子會感受到:媽媽永遠可靠,會一直鼓勵我,而且,我自己是有能力找到解決方法的人!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四、讓孩子承擔一些責任

感覺自己“有用”和“被需要”,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更加重要,有助於孩子建立信心。

當然,我們分配給孩子的任務也要適齡。並且最好給孩子把具體的要求說清楚。

舉個例子,對比較年幼的孩子說:“幫媽媽擺好桌子”,不如跟更具體地跟他說:“幫媽媽在每個盤子上放一張餐巾紙”。這樣孩子更有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務,自己也更有成就感。

五、慶祝孩子的成功

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看到了你的成長和進步”,很有助於孩子建立自信,畢竟,爸爸媽媽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孩子非常在意爸爸媽媽的看法。

我們可以嘗試給孩子製作一個成就相冊,記錄下孩子達成每個小成就的瞬間,不僅對大人來說是個美好的記憶,也讓孩子更直觀地看到自己的成長。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六、幫助孩子儘量完成眼下正在為之努力的任務

對孩子來說,在實踐操作中學習,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孩子正在進行一項對他來說比較“艱鉅”的任務,很難完成,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把複雜的任務分解成小步驟,幫助孩子一點一點接近目標。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我即便做不好,媽媽也不會對我失望,不論我什麼時候想再試一次,媽媽永遠在那裡支持我。

孩子充滿掌控感,也會更自信。

七、成為孩子的榜樣

孩子總是敏銳地注視著自己的爸爸媽媽,學習爸爸媽媽處理問題、管理情緒、與人交往的方式。

所以,如果爸爸媽媽在遇到困難或挫折的時候,能對自己充滿信心,積極地堅持下去,那麼孩子一定也會學習到這一點。

所以,我們大人也不妨在孩子面前,大聲地表揚表揚自己:

這個架子好難拼啊,爸爸返工了好幾次都沒有放棄,終於拼好了,爸爸很自豪!

爸爸對自己的誇獎,不僅讓孩子看到了自己的行為榜樣,也為孩子應對失敗、處理失望情緒提供了健康而積極的參考模式。

幫助0-3歲孩子建立自信心,請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這7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