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足球皇帝贝肯鲍尔曾说,世界杯草皮上滚动的不是足球,是金子。世界杯既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事,也是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超大IP(赛事、俱乐部和球员)、马力十足的“赚钱机器”。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四年一度的狂欢正在俄罗斯上演,本次赛事持续29天,32支球队通过64场比赛角逐大力神杯。

和往届一样,比赛还未开始,就有很多机构或球迷在预测世界杯的冠军。今年,经济学家们也想当回“神算子”,通过统计数据分析、海量数据运算等方式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各队夺冠的可能性进行专业分析,结果表示德国最有可能赢得本届世界杯冠军。

尽管举办一届世界杯的花销不菲,各国仍然为争取举办权而绞尽脑汁。正是因为足球盛宴的背后,是“体育搭台,经济唱戏”的套路。

举办至今,世界杯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盈利模式,核心赛事机制建立后,从东道主到国际足联,从赞助商到转播公司,大到广告赞助,小到与之相关的零售餐饮,各方摩拳擦掌,准备收割红利,分享这个庞大的“经济蛋糕”。

豪掷130亿美元,史上最贵的世界杯

为了保证赛事完美地呈现,俄罗斯政府斥巨额打造,2017年底已投入6340亿卢布,2018年计划再投入440亿卢布,折算下来高达132亿美元,远高于2010年南非和2014年巴西世界杯,被称为“史上最贵的世界杯”。其中,有57.6%的支出由中央政府掏腰包,13.6%来自地区政府,还有28.8%来自赞助商。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在预算中,交通设施和场馆设施是主要支出项。据了解,政府对相关赛事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投入约4800亿卢布,如17亿美金打造的圣彼得堡球场,造价是鸟巢的5倍。

虽然前期基建投入巨大,但对主办城市的经济效益已显现,给俄罗斯带来了22万个就业岗位,未来几年内还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赛事结束后,配套设施还可以重复使用,继续发挥其功能作用。

体育搭台,经济唱戏!主办方是红利收割机

用体育赛事撬动经济杠杆,是体育经济的“惯用手法”,尤其是足球行业。足球产业的全球总产值达到5000亿美元,占体育产业总产值的43%,世界杯在全球最具价值体育品牌中排名第三,是“皇冠上的宝石”。

以往届世界杯为例。1998年法国世界杯,总收入5.4亿欧元;2002年韩日世界杯,总收入20亿欧元;2006年德国世界杯,总收入27亿欧元;2010年南非世界杯,总收入49亿美元;2014年巴西世界杯,创造了高达150亿美元的记录;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市场预测,未来五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1500亿至2100亿卢布。

在世界杯期间,俄罗斯经济增长速度将加快1-2个百分点,其中,餐饮、零售、旅游等消费行业将是最大的受益方。据分析师估计,外国球迷在世界杯期间的消费总额约为1410亿卢布(约合23亿美元),在接下来的5年中,旅游热可带动俄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加400亿卢布至700亿卢布。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但是,市场上有种观点认为,巨额收益只是俄罗斯的一厢情愿,世界杯的经济效应没那么长远。

评级机构穆迪曾表示,夏季本就是俄罗斯的旅游旺季,再结合世界杯,旅游业的井喷会使得俄外汇储备受益,但这仅是短期效应。

麦肯锡也提到,如果将世界杯收益平摊到近6年的准备期,每年对俄经济的贡献还不足年均支出的0.2%。

如果说,主办方不是实打实的赢家,那国际足联就是世界杯背后永远的赢家。作为世界杯的组织者,国际足联已找到了一条成熟的商业道路,在每一届世界杯中都能“稳赚不赔”。比如上一届巴西世界杯,收入高于支出20多亿美元。

吸金世界杯,吃喝玩乐全覆盖

世界杯举办期间,会刺激大量的消费需求,餐饮、娱乐、交通、住宿、旅游、纪念品、博彩等行业将显著增长。

小龙虾

由于俄罗斯世界杯时差带来的便利,正好是宵夜高峰期,作为中国夏季宵夜之王的小龙虾冲出国外,借势再火一把。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用央视主持人的话来说就是,“这届世界杯,中国除了国足没去,其他都去了!”

啤酒

无啤酒,不足球!看世界杯,啤酒与足球最配,受销售旺季叠加世界杯的影响,不论是国内还是俄罗斯国内,瓶酒市场已被引爆。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据悉,天猫酒水为本次世界杯备货10万吨啤酒,是上届世界杯备货量的10倍。国内酒水品牌商也先后宣布提价,瓶装啤酒价格自去年底以来迅速拉升。目前国内啤酒行业CR5已接近80%,品牌龙头或借世界杯进一步受益。

网上还流传一个段子,“这瓶啤酒为什么要比其他的贵2欧元?”老板娘笑笑:“因为巴拉克喜欢它。”旁贴着一张海报,上面德国前队长巴拉克就拿着这种啤酒。

酒店

每次举办盛事,当地城市的酒店客房供应往往会出现“一房难求”的情况。面对蜂拥而至的游客,俄罗斯酒店行业早已做好准备,迎接这波行情。

据了解,世界杯比赛期间,热门城市的酒店均价都超过了1000元,莫斯科酒店价格涨幅超7成,索契普遍上涨了90%以上,下诺夫哥罗德更是上涨近240%......比赛还未开始,各场馆周边的酒店已基本被预定完,有些地方有钱也订不到房。

一位球迷表示,四月份拿到门票就着手订酒店,尽管距离世界杯还有2个多月,但酒店的选择性也不多,价格比平时贵了好几倍。

旅游

受世界杯赛事及俄罗斯对持票外国观众实施免签政策的影响,俄罗斯迎来至少150万名外国游客,获得19.49亿美元的收入。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甚至,俄罗斯经济发展部大胆预测,2018年至2020年前往俄各大赛事承办城市的游客总数将达1075万人次。

收视高峰

随着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发展,俄罗斯世界杯迎来收视高峰。目前,国际足联已经与700多家媒体播放机构签署了转播权协议,包括电视台、电台和网络平台,有望突破巴西世界杯超30亿人次观看记录。

赞助

对于有志于拓展市场、打响知名度的实力企业来说,世界杯是品牌进行赞助营销的最好的舞台。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Zenith发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世界杯期间各国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总计达24亿美元(约合154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企业达到8.35亿美元(约合53.5亿元人民币),是美国4亿美元的两倍,更远高于东道主俄罗斯的6400万美元。

截至月初,万达集团与可口可乐、维萨卡、阿迪达斯、现代汽车等7家企业成为“全球合作伙伴”;蒙牛、VIVO和海信,与麦当劳、百威啤酒一道成为“世界杯赞助商”;生产电动车的雅迪集团为区域支持伙伴。

明星球员

世界杯的精彩不仅在于国家队之间的争夺,也是球员们加入俱乐部、提高身价的大好机会,有些赛前百万欧元级别的球员,赛后很可能蹿升到千万级别。比如说,上一届世界杯,哥伦比亚的J罗以进6个球一战成名,赛后以8000万欧元的逆天身价转投皇马。

当你成为明星球员后,各种广告、赞助随之而来。据《法国足球》统计,梅西在2017-2018赛季的收入高达1.26亿欧元,一个赛季的收入已经超过2000家上市公司去年全年的盈利。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球员表现不佳,身价大缩水。

其它

啦啦棒、球迷扇、手摇旗、吉祥物等多个中国制造周边已到达俄罗斯;足球博彩业迎来新的高峰期;对彩电销售也有所带动作用......

传说中的A股世界杯魔咒?

对于全球球迷来说,世界杯是热血沸腾的赛事,但是对A股股民来说,却是糟心的一个月。

股市一直流传着“世界杯魔咒”的说法,就是世界杯期间全球股市都会出现下跌走势。据招商证券统计,在过去6届世界杯期间(1994 年-2014 年),上证指数下跌4次,深成指下跌5次,创业板指下跌2次,而世界杯开幕前一个月以及开幕后一个月,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涨跌次数则刚好各占一半。

“踢”出来的经济!豪掷130亿美元,能赚回多少?

有些球迷调侃道,大家都花钱看球去了,哪有心情去投资啊~

不过,大多数分析师不认可这一说法,所谓的“世界杯魔咒”只是一种巧合,影响更多是在心理层面。股价下跌并非直接由世界杯举办导致,而是因为“五六月份往往是流动性阶段性紧张和政策空窗期的叠加”。

其实,最近由于世界杯的缘故,有些相关概念股已开始升温,成为分析师们关注的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