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整改成效取信于民

中国江西网讯 “家门口的污染企业终于停产了。” “噪音没了,可以睡个安稳觉了。”“空气更清新了,蓝天常相伴。”……谈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群众的感受最深。

6月1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西开展“回头看”工作以来,我省用迅疾有力的行动作答,各地各部门围绕督察组发现的问题以及群众反映的问题,立行立改、边督边改,以解决实际问题来回应社会关切,以整改的实际成效来取信于民。

赣鄱大地的绿色“底色”,因此更加鲜明。

提高站位、压实责任,上下联动刮起环保督察“绿色风暴”

这是一次全民总动员的环境保护大会战,规格之高、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实属罕见。

省委、省政府态度明确,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是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次具体实践,是检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强不强的重要标尺,必须全力以赴。督察组进驻当天,我省就成立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协调联络组,各设区市也成立相应机构,制订工作方案,全方位配合督察“回头看”工作。

6月10日,省委书记、省长刘奇来到莲花县大地制药公司,与信访群众代表和企业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听取信访群众诉求,督促环保问题整改。6月14日下午,刘奇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发现的问题和移交信访问题的边督边改工作。他强调,各地各部门要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严肃认真地对待这次督察,细致周全地做好配合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作风建设活动,紧盯“怕、慢、假、庸、散”突出问题,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

省委书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一时间,赣鄱大地刮起了环保督察的“绿色风暴”。

全省上下把配合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地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既挂帅又出征,主动研究部署迎检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办重要案件。各相关单位及一线工作人员以前所未有的干劲高速运转,剑指环境违法违规问题。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传递的信号就是‘动真格’,它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压力和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把环保挺到最前面,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安义县委书记李松殿说。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压力不仅传导到各级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也传递给了众多企业。“原来感觉治污就像打一巴掌,这次感觉刀真的架在了脖子上,我们必须重视污染防治。”萍乡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我们知道,有些环境问题解决起来需要时间,但看到了党委政府推动解决问题的坚决态度,心里很踏实。”家住宜春市袁州区下浦街道东升社区的胡淑萍,这几年见证了家门口新坊河河水变清的过程。这段时间,随着环境问题整改的深入,当地加大了整治力度,让她感到很放心。

坚持问题导向、动真碰硬,站稳人民立场着力提升群众获得感

6月29日,在武宁县城东滨湖区,市民周玉珍指着正在同时作业的160多台机械设备说:“你看,政府的整改力度有多大,相信一定能很快把水面恢复,以后我们的生活环境会更美。”

中央环保督察组指出武宁县违规占用湖岸线等问题后,该县立即召开县四套班子(扩大)会,专题研究整改措施。第二天就调集80台机械设备进场作业,并逐渐增加至160多台。同时,安排6个单位作为平退责任单位,抽调30余名干部作为责任人,日夜作业,平均每日平退土方达6万多立方米,部分原先土填水域已再现一片清波。

边督边改,重在落实。这样的事例在江西比比皆是。

“我们规范完善了问题收集、呈送签批、转办交办、督察核办等6个信访问题线索办理环节,设立10个方面内容规范问题反馈,还把办结时间由10天缩短为7天,倒逼各地加大整改力度。”协调联络组有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省委、省政府督察室牵头农业、水利、国土、林业、环保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现场督办、疑难会诊,确保整改质量。

截至6月30日8时,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信访问题线索2349件,已办结1388件,实现了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直面问题,我省及时公开整改信息。督察组进驻第二天起,江西日报、江西新闻联播、江西省人民政府网站就公开了举报方式和转交信访问题线索情况。6月12日起,整改情况一览表还按批次在政府网站上公开,交办问题、调查核实、处理整改、问责情况等,一目了然,引起强烈反响。

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的“高压”之下,一批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由于城市的扩张,已经生产了20多年的南昌市泰丰轮胎厂逐渐处于居民区中,企业生产中产生的橡胶气味和噪音,成为群众投诉的热点。通过这次问题整改,泰丰轮胎厂已封存设备、全面停产,分批遣散职工,困扰多年的污染扰民问题得到了解决。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真给力,我们举报集体林地被占用的问题已经得到妥善解决。”吉水县黄桥镇前塘村民肖龙文说。6月17日,他给中央环保督察组寄送一面锦旗,上面写着:“办事公道、执法如山”。

严肃问责、着眼长远,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在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边督边改中,我省对相关责任人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

环境问题突出,要被追责。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指出都昌县环境问题突出、县委县政府推进治理不力后,省直有关部门第一时间组成联合调查组赶赴都昌县进行调查处理,九江市对都昌县委、县政府启动问责程序。

监管失责,要“挨板子”。江西瑞金万年青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粉尘、噪音、水污染问题,当地群众连续多年投诉未果。经过调查核实,赣州市责成瑞金市政府向省政府、赣州市政府作出深刻检查,对10名相关失职人员进行问责,其中6人被立案调查。

企业违法,必被严惩。上饶市风顺生活垃圾处理有限公司污水超标排放,被处罚金110万元。汇仁药业废气污染、虚假整改,被勒令停产整顿,企业负责人被约谈,分管环保的副总裁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扣除其2018年奖金。

据统计,截至6月29日,我省共责令整改企业1424家,立案处罚348起,罚款金额4034.772万元,立案侦查33起,拘留27人,约谈51人,问责119人。

借势借力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我省把目光投向更加长远的生态文明建设上来,以更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长江大保护的重点。我省以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为契机,从省级层面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立鄱阳湖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多部门联动,从各类污染整治、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领域,系统协同推进,保护好一湖清水。

“不是一阵风,不搞‘一刀切’,这样的环保督察,我们喜欢。”上饶市信州区市民王世军颇有感触。他发现,有的污染严重的洗车店被关了,但手续齐全的仍正常营业。督察组进驻伊始,我省就转发了生态环境部《禁止环保“一刀切”工作意见》,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分类施策,拒绝“一刀切”。同时,进一步加强对污染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日常管理。

“‘回头看’是中央环保督察中一个非常有效的环节,是一种科学的制度设计与安排,有利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江西财经大学贸易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认为,我们应当利用这次机遇,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在我省的现场督察虽已近尾声,但我们对生态环境的监管,永远是‘进行时’。”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小平说,我们将继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问题整改,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坚持标本兼治,建立健全美丽江西建设的长效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