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邦吹響進軍快遞衝鋒號 將快遞標準從30KG升到60KG

2018年剛過半,快運和快遞互相攻防的戰火越燒越旺,隨著去年三通一達上市後宣佈進軍快運業務,順豐在快運領域亦早有佈局,作為中國公路零擔快運之王的德邦,終將面臨一場廝殺。但德邦選擇的不是廝殺,而是將自己的業務升級,解決行業痛點,做更好的物流大件服務商,正所謂任爾東四南北風,我自巋然不動,繼續紮實升級服務客戶。

近年來,在電子商務的不斷髮展下,電商大件零擔需求不斷增長,家電、傢俱等市場交易不斷活躍,預計2020年零擔市場規模將達到2萬億級別,這也使得零擔快運市場受到更多企業和資本的青睞。但是快遞公司在小件物流上模式純熟,過渡到大件運輸,目前並不能滿足客戶需求,比如限制重量運輸,或者送到提貨點,很多隻是承諾送到樓下,造成很多痛點。

做了22年快運大件物流服務的德邦,正是看到了這些痛點,又結合大數據、智慧化和標準化的行業趨勢,將德邦物流更名德邦快遞,破解大件快遞最後一百米痛點,吹響了進軍快遞的衝鋒號。

全面發力大件快遞業務 逐“千億級”市場

德邦吹響進軍快遞衝鋒號 將快遞標準從30KG升到60KG

▲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德邦輪值CEO韓永彥和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德邦“首席體驗官”易建聯以及特邀嘉賓們現場合影

有個女孩,從小跟著爺爺奶奶長大,大學畢業後,到離家鄉很遠的另一個城市工作,過年因為加班,不能回家,這是她第一次不能陪爺爺奶奶過年,心存愧疚,於是就在網上給爺爺奶奶買了好多年貨,希望能讓爺爺奶奶過個開心年。

可是她沒有想到,當她期待地問爺爺“喜不喜歡”時,卻從家人那裡得知:年貨的包裹又大又沉,商家發的不是快遞,而是物流,78歲高齡的爺爺接到物流公司的電話,特意去小區物業借了一輛小三輪車,在寒冬臘月騎了好幾公里,才從物流網點把年貨取回來。

爺爺沒有計較這些,因為收到了孫女的心意,再累也是開心的,然而這個女孩卻非常愧疚,她沒想到,自己的心意最後是以負擔的形式送到爺爺那兒……

這個故事是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在水立方的發佈會上分享的,然而這樣的痛點並不是個例,在網購已經非常發達的今天,每個人身邊都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比如:孕婦給即將出生的寶寶準備了嬰兒床,卻不得不自己挺著肚子下樓去搬。工作在外地的兒女,在網上給退休在家的父母買了按摩椅、電視機等大件,本意是孝敬,不想卻麻煩年邁的父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自己從一樓搬到樓上。

所有這些事情的發生,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多麻煩,也嚴重影響了商家的“承諾力”。什麼是“承諾力”?承諾力就是“商家答應並能滿足消費者要求的能力”,比如,能不能把大件貨物送到家裡,能不能把大件貨物送到樓上,等等。消費市場發展到今天,用戶會有更多服務性需求。很多時候,“承諾力”的不足,就影響了消費者“買”還是“不買”,所以,大件快遞就成了很多商家的痛點。

但是,面對這個痛點,很多商家是無能為力的!其實,這不僅是很多商家的痛點,也是整個物流行業的痛點。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寄大件物品的時候,快遞公司有的時候沒有大件服務、有的時候不給走快遞,有的時候找各種理由推脫不接收大件,更別說送大件上樓了,這可以稱之為“大件歧視”。所以,對於大件物品,很多商家只敢承諾“免費送貨到‘樓下’”。最後的100米,成了整個大件快遞的痛點。

痛點,在很多時候,就是機遇。德邦是這個行業裡最有資格來解決這個“痛點”的。作為中國的零擔老大,德邦做大件有22年的經驗,有能力深耕大件快遞,完善快遞服務,消除大件歧視。為每個商家的承諾力賦能。

德邦吹響進軍快遞衝鋒號 將快遞標準從30KG升到60KG

▲德邦董事長崔維星:德邦將為中國電商創業者的承諾力賦能

崔維星認為,美國的運輸市場是一個沙漏狀的,零擔規模小,快遞和整車的規模大;而中國,都以為快遞市場更大,但其實是零擔市場更大,中國的結構是一個梯形,從快遞到零擔再到整車是依次增大的。在電商飛速發展的催化下,中國的運輸市場很快就會迎來沙漏狀,將有很一大部分零擔市場變成大件快遞市場。

德邦作為中國的零擔老大,在零擔快遞化這一進程中,一定能夠引領整個行業向著更高階更合理的結構發展。崔維星承諾:德邦快遞將以專業、優質的“大件快遞”服務,消除大件歧視,為電商的“承諾力”賦能,助力更多行業走上電商化之路,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德邦快遞將不忘初心,不負重託,“讓天下沒有難送的快遞”!

三大體系 六大支撐 全力破解“大件歧視”

德邦吹響進軍快遞衝鋒號 將快遞標準從30KG升到60KG

▲德邦輪值CEO韓永彥先生

為什麼大件歧視如此司空見慣?在快遞行業,時常發生,每天都在發生,可以說是司空見慣。如果說原因的話,可以總結為三個“不”:

第一個“不”,是快遞員“不想送”。企業有企業的基因,通常講小件企業是以小件的標準來做,所以提成沒有差異,大小件一樣,對一個快遞員來說沒有從大件身上得到更多提成,當然不想送。

第二個“不”,是很多快遞公司“不能送”。德邦有22年的大件基因,順豐做的小件是非常好,必須要承認他們小件做的非常好,但是小件是以二輪車、三輪車為主的。但是試想一下,用二輪車、三輪車,送冰箱、馬桶是什麼樣的狀態呢?所以,運營體系不足以支撐,導致不能送。

第三,大件快遞“不好送”。大件商品比小件特殊,比如很重,很大,難以搬運,常常不好送貨上樓。所以越是大件,越是不好送。因此,不想送、不好送,不能送,構成大件歧視的整體痛點。

如何去破解呢?誰去破解呢?消除“大件歧視”,舍德邦其誰?德邦輪值CEO韓永彥認為,德邦有能力去消除“大件歧視”。基於以下三點:

首先,德邦有口碑。有大件基因,所以行業內大家都在說“小件選順豐,大件選德邦”,正好一大一小。所以,這是德邦的優勢。

其次,德邦有經驗。22年大件運營的歷史,2012年德邦成立零擔,2013年涉足快遞領域,2017年營業收入203.5億;早已成為一家覆蓋快遞、零擔、整車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同時,2013德邦進入快遞市場,面對殘酷激烈的競爭,德邦差異化避開小件,選擇3-30kg快遞領域,並實現了年複合增長率97.58%的收入,高速快增長的同時也帶動了整個行業接受以前不太關注的3-30kg快遞市場,並紛紛佈局這個市場。

最後,有情懷。德邦的創始人崔總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德邦是一家有情懷的公司。崔總堅持,做企業就是長跑,可以跑得很慢,但一定要做得很踏實,在一個領域深耕,要有自己的承擔。

所以,德邦的口號“專注你的託付”不是一句口號,要在大件快遞領域十年磨一劍,讓天下沒有難送的快遞。未來三年,德邦將每年投入35億元,用於構建大件快遞的整個運營配送體系,打造大件快遞的核心競爭力,給電商賦能。

德邦吹響進軍快遞衝鋒號 將快遞標準從30KG升到60KG

▲德邦輪值CEO韓永彥與特邀嘉賓共同見證大件快遞3-60kg的發佈

德邦快遞構建三大系統。這是基於數字化雙胞胎技術應用而打造的智慧系統,包含智慧末端、智慧場站、智慧運力。三大智慧系統均是基於大數據算法和IT技術來實現系統和數據提升業務;通過這三大系統技術,確保德邦的運營是高效的、友好的。

在3大智慧體系的核心能力之上,德邦進一步研發了6大支撐體系,來保障大件快遞客戶體驗;具體如下:

大件基因:德邦擁有22年的大件運營經驗,為大而生,不斷升級,突破行業內30公斤的界限,升級到60公斤,打造大件系統來升級客戶體驗;

全鏈匹配:1.收派末端將匹配專職的大件快遞員,素質高、更加專業、服務體驗更優;2.持續升級車輛和設備,四輪車佔比50%以上,配備最新一代智能PDA設備,爬樓設備等,助力收派和上樓;

網絡霧化:德邦擁有1萬+門店,覆蓋全國90%的鄉鎮;並且可以根據客戶需求以更加靈活的方式加密網點,貼近客戶;

川流不息:在網絡方面,我們持續與頂尖的諮詢公司合作,實現動態路由,打造敏捷網絡;

安全閉環:安全上,通過門店和轉運場100%聯網監控,搭建天網系統,監控貨物中轉的每一個環節,全程可視,確保貨物安全;

最終我想著重強調的是人才驅動,這是德邦保持活力與發展到今天至關重要的基石,也是崔維星給德邦構建的最重要的體系。

基於以上三大體系、六大支撐,德邦充分保證了大件快遞服務的所有環節全鏈升級,確保大件快遞的核心競爭力,進行大件的運營配送,打通各個節點。德邦大件快遞,突破最後一米,實現關愛服務0距離的升級,讓大件快遞歧視將無處遁形!

由單一零擔向綜合服務商轉變

中國快遞行業這些年來始終保持高速發展,目前仍然處在快速發展的階段。根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中國快遞行業業務增長率在28%,相對於前些年40%、50%的發展速度,可能稍微低了一些。

但是要注意,這是在每年完成400億件快遞的基數上的28%,儘管增長率有所降低,但是絕對數在不斷擴大,說明快遞行業仍然是一個朝陽行業。

德邦起步於零擔物流,已經成為零擔領域的佼佼者。近些年來,德邦又積極涉足於快遞業,做的也很好,目前快遞業務量已經佔到德邦的業務量的一半。在做好兩項主流業務的同時,德邦審時度勢,敏銳觀察到行業發展的趨勢與前景,積極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把零擔物流與快遞物流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德邦吹響進軍快遞衝鋒號 將快遞標準從30KG升到60KG

▲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

中國快遞協會會長高宏峰先生說:“我也希望,德邦更名之後,能真正落到實處,大件快遞一定要做。說句實話各個快遞公司現在都在做大件,問題是怎麼做大件?現在你們提出的要做到門到門,戶到戶,這是有新意、有意義,也是需要持續探索的。”

高宏峰認為:做好這件事情是有難度,是不容易的,一定要做出特色來。像崔維星說的,我們有22年的零擔物流的經驗,還有近些年快遞物流經驗,相信德邦一定會發揮行業的優勢,把新戰略實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