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沿海到宜賓 智能終端產業奏響新樂章

从沿海到宜宾 智能终端产业奏响新乐章

2017年6月8日,朵唯智能雲谷產業園項目(一期)投產儀式舉行。(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

去年6月8日,在臨港開發區智能終端產業園,隨著藍色水晶球的啟動,標誌著朵唯智能雲谷產業園(一期)正式投產。

從投產至現在,員工人數由原來的300餘人,發展到現在帶動本地化就業800餘人;四川朵唯智能雲谷有限公司在宜賓已實現產值13億元,利稅4500萬,書寫了沿海企業到內地發展的新篇章。

截至2018年5月31日,臨港開發區智能終端產業園已簽約包括朵唯、蘇格、中興、領歌、酷比、墾鑫達、邦華、康佳等品牌企業在內的智能終端項目105個,智能終端企業在這裡全面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从沿海到宜宾 智能终端产业奏响新乐章

今年6月27日,朵唯辦公區一角。(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

企業落戶 發展壯大

“我認為這是我職業生涯中一件巨大的事情,所以我非常謹慎。”回憶起當初決定將朵唯智能雲谷產業園落戶宜賓臨港開發區,朵唯公司董事長何明壽十分感慨,在他看來這一次選擇,和他當初作出創辦朵唯品牌的決定同等重要。然而,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產業轉移勢在必行。

在與宜賓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接觸並深入對接後,何明壽回到公司當即召開董事會。“如果我們去內地,宜賓是唯一的選擇!”何明壽坦言,在與市委、市政府的接觸過程中,感受到了宜賓打造智能終端產業的遠見和決心,同時,綜合考慮宜賓的區位優勢、良好的營商環境以及與產業發展配套的“雙城戰略”等利好因素,最終決定落戶宜賓臨港開發區。

从沿海到宜宾 智能终端产业奏响新乐章

朵唯手機生產線 。(宜賓新聞網 陳憶 攝)

事實證明,何明壽的選擇沒有錯。一年多來,朵唯在宜賓呈現出了“團隊迅速擴大、項目快速推進、產能持續提升”的良好局面。

“去年投產時,我們的整機月產能只有20多萬臺,今年6月份,產能可達到60萬臺。”近日,朵唯智能雲谷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還準備新增的11條雙軌整機生產線,計劃8月份投產,屆時每月可生產手機100萬臺以上。

去年9月,公司組建的SMT主板生產車間也投入生產。“我們引進了3條德國西門子智能化雙軌式貼片生產線,通過員工專業技能水平的提升,月產能已從60萬片提升到100萬片;今年8月,將新增4條SMT主板生產線,投產後月產能將突破200萬片。預計至今年年底,朵唯在宜賓的團隊將達1500人左右,力爭實現產值20億元。”該負責人說。

目前,朵唯智能雲谷高科技產業園區的修建正在快速推進,預計今年10月全面工程封頂,2018年下半年完成整體搬遷。公司將通過,把二期產業園打造成集“手機制造研發、SMT生產、供應鏈服務、物流服務”為一體、萬人就業、百億產值的高科技園區;同時,為建好人才梯隊,公司已啟動了內部儲備人才培訓計劃,引進了200餘名宜賓本地的大專以上實習生進行定向培養。對於下一步的發展,朵唯信心滿滿。“通過實施儲備人才培養培訓,將滿足我們運營發展過程中對人才的需求”,該負責人說。

从沿海到宜宾 智能终端产业奏响新乐章

領歌生產車間。(領歌供圖)

投資宜賓 回報宜賓

智能終端產業在宜賓“無中生有”,不僅為我市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為許多漂泊在外的宜賓人創造了返鄉就業的有利條件。每一次的專場招聘會,都呈現出供需兩旺的局面。

這些就業崗位的提供,離不開企業的發展。

領歌集團於2017年簽約落地,同年6月一期廠房開始投產,同時啟動了二期拿地自建廠房的規劃設計。生產和建設各方面有序推進,2017年半年產值達到5億;二期廠房也已封頂,預計今年年底前將投產。

“我們預計2018年產值將達到10億以上,智能手機產量超過300萬臺。”周利東介紹,目前領歌品牌已覆蓋全球50多個國家,擁有60多家旗艦店,300多家形象店,10000多個零售店,“宜賓製造”已走向全球。

他說,宜賓“貼身保姆,終生管家,私人定製”,以及“兌現比承諾更重要”等等服務理念,讓外來投資企業前進有路、後顧無憂,更加堅定了企業投資宜賓,紮根宜賓,服務宜賓,奉獻宜賓的信心和決心。下一步不僅要為宜賓提供更多就業崗位,還將從產業集群、科研創新、校企合作、智慧物聯、品牌建設等方面助力宜賓發展。

从沿海到宜宾 智能终端产业奏响新乐章

領歌智谷一期項目的展示廳。(領歌供圖)

臨港智能終端產業園發展勢頭良好

產業園於2016年7月啟動,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簽約包括朵唯、蘇格、中興、領歌、酷比、墾鑫達、邦華、康佳等品牌企業在內的智能終端項目105個,協議投資總額為311.6億元,協議達產年產值1553.9億元,此外金融供應鏈實現年營業收入421億元。預計全面達產後,智能終端產品年產量將達到2.2億臺以上(其中智能機約1.2億臺),創造8萬個就業崗位。

从沿海到宜宾 智能终端产业奏响新乐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