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日前,电影《我不是药神》在广州进行路演,收获诸多好评口碑。同时映后还进行了观影体验和零距离交流,更深入探讨对影片的理解。作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的又一力作,亦是宁浩徐峥五度联手、十二年后再度进驻暑期档的重磅作品,《我不是药神》努力突破国产影片类型,在欢乐幽默的基调中,加入深刻的现实意义。影片将于6月29日开启预售,7月6日影片将全面公映。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在116分钟笑泪与共的观影过程,《我不是药神》以草根群像式的现实刻画,生动展开小人物坚韧的生命故事。观影结束,全场观众以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出对《我不是药神》的喜爱之情,观众真诚评价:“有良心,有勇气,有温度,有演技,有质量,于题材和类型上,《我不是药神》是华语片一次重要的突破。”

正因为每位演员精湛出色的演绎,才有了生动的草根群体刻画。观众热评:“全员演技在线,好一出炸裂群像演技。”部分网友称:徐峥将因为《我不是药神》被载入电影史册。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我不是药神》这不电影除了印度部分,其他部分全是在南京拍摄的。在南京有不少网友在网络上发过《我不是药神》拍摄现场的照片,有的在秦淮区的西方巷,有的在河西的奥体中心一带等等。

7月6日,《我不是药神》将全面上映,看到路演阶段几乎零差评的观众反映,势必要去一观而后快。同时旅游旺季也正当时,是不是也心里痒痒想去拍摄地一看呢?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

南京夫子庙,常简称夫子庙,是一座位于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贡院街的孔庙。“夫子”是孔子弟子对孔子的尊称。目前以夫子庙为中心、庙市街景合一的秦淮风光景区是集文化、旅游、购物、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附近有夫子庙小学。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夫子庙景区的古建筑群由孔庙、学宫、江南贡院等组成,六朝至明清时,世家大族多聚于夫子庙一带,素有“六朝金粉地”之称,为江南文化枢纽之地,是秦淮风光的核心地带。夫子庙街市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古街市。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期间在夫子庙举行的金陵灯会是南京春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夫子庙前以秦淮河为泮池,北岸由整石雕琢成的石栏建于明正德九年(1514年),是南京夫子庙保留最完好的古代建筑;南岸石砖墙为照壁,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长110米,高10米;北岸庙前有聚星亭、思乐亭;中轴线上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德堂、尊经阁;庙东有魁星阁。

秦淮河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古名“淮水”,本名“龙藏浦”。相传秦始皇东巡时,望金陵上空紫气升腾,以为王气,于是“凿方山,断长垅为渎,入于江”,后人误认为此水是秦时所开,所以称为“秦淮”。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优美古朴的风光,众多的人文胜迹无不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

秦淮河是南京古老文明的摇篮。远在石器时代,流域内就有人类活动。从东水关至西水关的沿河两岸,东吴以来一直是繁华的商业区的居民地。六朝时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金粉楼台,鳞次栉比;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清未民初,内秦淮河日渐式微,繁华不再,直至1949年后,南京对秦淮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治理,重点开发了秦淮风光带,古老的秦淮河又重新焕发了青春。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内秦淮河全长9.6华里,史称“十里秦淮”,是秦淮风光带精华所在,沿岸分别有东水关遗址公园、秦淮水亭、桃叶渡、白鹭洲公园、江南贡院、萃苑公园、王谢安纪念馆、李香君故居、瞻园(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秦大士故居、沈万三故居、中华门瓮城等旅游文化景点。

中山陵是被称为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陵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邻灵谷寺、西毗明孝陵。孙中山1925年3月在北京逝世後,中国国民党遵照他的遗愿,在南京为他修建陵墓。中山陵1926年1月开始兴建,1929年春建成祭堂等主要建筑,当年6月1日孙中山入葬,陵墓全部工程至1931年才告完成。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是每个到南京的人都会去参观悼念的地方。它位于南京城西郊江东门,水西门大街418号。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集体屠杀遗址和遇难同胞丛葬地。于1985年3月15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之际落成开放。纪念馆占地2500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由南京工学院建筑系教授齐康设计,是一座纪念性的墓地。均以花岗石、大理石、青条石铺砌墙面。正面馆名由邓小平题写。人口处有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石碑,上书“死难者300000”。颓垣断壁的围墙,空旷的墓场,大片鹅卵石铺地,寸草不生,几棵枯树仕立,气氛凄凉。院墙外的常青树木和院内卵石边生机盎然的小草象征生命力和斗争精神。院内小道边沿途竖小型碑刻I3块,揭示出日军的种种罪行。尚有死难同胞尸骨陈列室,门前有大型立雕母亲像,作呐喊状。室内陈列从“万人坑”中挖出的层层白骨。另有史料陈列厅、电影放映室等。

徐峥将因《我不是药神》载入史册,这座古都作为拍摄地也沾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