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造血式」扶貧的新路徑

湧泉村地處祁連山腳下,2017年初由政府牽線搭橋,村裡引進了專門從事木本油料作物種植的甘肅祁連花海生態林業開發有限公司,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在公司助推下,種植了3000畝文冠果樹。當時,當地老百姓都說,不管以後的經濟效益好不好,這些文冠果樹長起來,最起碼也會形成一個林帶……

文冠果樹原本就具有抗寒、抗旱和抗鹽鹼的能力,湧泉村栽種文冠果樹時,為了確保成活率,由公司出資修建了蓄水塘壩,鋪設了滴灌帶,成立了專業合作社,並且將全村的建檔立卡戶和貧困戶全部納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社員負責文冠果樹基地的日常管護,公司付給他們勞務費。

文冠果樹全身是寶,經濟價值很高。其葉可製茶,具有較強的促消化、降血脂、溶解脂肪、調解糖類代謝等功效;文冠果油是高級保健食用油、天然保健品和美容用品,品質可與橄欖油相媲美。

文冠果種植後,次年開花,三年結果,五年豐產,收益是傳統農業作物的5至7倍,具有良好經濟效益。目前,湧泉村村民紛紛拿出自家的撂荒地入股,並且由公司支付一定的土地租金,等到三五年之後,文冠果樹產生經濟效益,村民還可以參與分紅。對此,湧泉村廣大村民對藉助發展文冠果產業實現脫貧致富充滿了信心。

除了湧泉村,祁連花海生態林業開發有限公司通過土地租賃方式,還在新天鎮二寨村、三寨村、薛寨村,南古鎮楊坊村、毛城村、克寨村、王莊村、創業村、上花園村,六壩鎮西上壩村、王官村以及甘州區大滿鎮新華村,安陽鄉苗家堡村、賀家城村等建設文冠果、油用牡丹產業基地。“目前,已流轉甘州區、民樂縣農村集體土地20萬畝,完成造林面積6000畝。完成民樂縣第一期示範建設5萬畝木本油料特色農業產業基地,在甘州區第一期示範建設3萬畝木本油料特色農業產業基地。” 公司總經理李曉嬌介紹。

“計劃到2020年完成產業基地建設面積20萬畝,有效實現文冠果種植產業、木本油料生產和扶貧規劃的結合,形成農民、企業、政府共同參與的經濟生態系統,將‘輸血式’扶貧方式轉化為‘造血式’扶貧,使貧困地區通過市場化手段達到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