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爲你指路!

對於機制砂生產線來說,如果前期設計不合理,會直接影響後期生產。一條規範的機制砂生產線應該要考慮哪些方面呢?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機制砂生產線設計8個原則

1、確定合理的粗破位置

結合企業已有礦山或新購礦山的礦源品質情況,計劃開採年限要有長期考慮;還應考慮將砂石料廠佈置在採石場附近,以便減少原料的運輸距離,當採石場和主要用戶相距較遠時,宜將粗破布置在採石場,經粗破後的中間料經過輸送設備送至主廠區繼續加工製造。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2、廠址選擇

(一)廠址必須避開爆破危險區,安全距離應符合有關規範的規定,距離爆破點應超 200m。

(二)廠址宜靠近已有的交通運輸道路、水源、電源位置。

(三)廠址應遠離城鎮或居民區。必須設置在城鎮或居民區時,應佈置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側,並保持必要的防護距離。

3

總平面設計

(一)滿足工藝、運輸、防火、施工等有關規範或規定。

(二)在滿足工藝要求的前提下,總平面佈置儘量緊湊,節約用地,同時應留有設備運行與維護的空間。

(三)充分利用現有地形進行豎向設計,以減少土石方工程量,使破碎後的物料能自流或自流。

(四)粗破位置宜靠近料場來料方向,成品料場接近運輸道路。

(五)應避免在溶洞、滑坡、泥石流及填方地段佈置破碎、篩分、制砂等重要車間,如必須在上述地段佈置時應充分技術論證,並採取可靠的處理措施。

4、電氣自動化

電氣自動化生產技術電氣自動化設計應採用先進、可靠、自動化水平較高的 DCS 或 PLC 控制系統,以達到高效、節能、穩定生產、優化控制等目的,並儘可能減少操作崗位定員,降低生產成本。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5、建築結構

土建設計在滿足生產要求的前提下,生產設備儘可能露天佈置,最大限度節省土建工程造價。 建築設計應嚴格遵照國家現行的有關建築設計規範及標準,注意車間的通風、散熱、隔聲減震,採取防火、防爆、防水、防潮等技術措施。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6、給排水及暖通

(一)骨料生產線的用水主要考慮噴霧除塵用水、砂石水洗用水、生活用水、消防用水等幾個方面。 排水系統採用雨水和生產、生活廢水分流制排水系統。

(二)在國家規定的採暖區,設計應考慮集中採暖。

(三)壓縮空氣站的設計能力,不僅考慮全廠各用氣點的用氣量總和,還要考慮到管道漏損及安全係數(1.2~1.3)等因素。

7、礦山開採

在礦山開採方面,通過分析礦山勘探資料,根據礦體情況,制定礦山開發利用方案,合理利用礦山資源,考慮復耕還林,避免不良地質災害,做到開發利用、保護生態、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8、生產工藝

生產工藝設計有很多人認為是擺積木,這是一種簡單的理解。 工藝設計首先要確定生產規模,進行工藝平衡計算,合理確定工藝設備能力、運轉率;進行物料平衡計算,合理確定各種物料的儲存方式和儲存期;根據生產過程中揚塵的特點,確定除塵方案,進行風量計算,合理選擇除塵器。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分析礦石的含土量、硬度等特性,根據企業所在地區特點,通過方案比較,合理選擇除土、破碎、篩分、制砂、除塵、輸送等設備,工藝設計對全廠用電、用水、用氣進行平衡,運用系統理論,使機制砂石生產線每個環節的性能匹配達到最佳,使整個生產線優質高效的運行。

附某礦業公司年產300萬t的人工砂石料生產線設計

該人工砂石料生產線系統由礦山開拓、一級破碎及初破堆場、圓錐破碎及篩分、碎石儲存、碎石發放、制砂及篩分、石粉分選、砂儲存及發放、生產供水、電氣控制、自動化控制、通訊設施、道路及後勤行政設施等輔助系統組成。

原料的選擇

當地花崗岩資源豐富,因此,選用花崗岩作為原料加工機制砂。選擇礦山的要求是原料礦山覆蓋層淺、各項理化指標符合要求、質量穩定、礦產儲量大、運輸方便。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目標產品

該礦業公司產品主要定位為建築石子和建築用砂。

  • 建築石子的規格主要有0~5mm、5~10mm、10~31.5mm、31.5~60mm的連續級配和單一級配的產品。
  • 建築用砂的規格主要有0~4.5mm的I類和II類砂。
  • 根據市場需求,還可提供粒徑小於800mm的原石和粒徑小於0.075mm的石粉。

生產線設計

根據花崗岩的特性,將上述系統組成按工藝流程設計為四段破碎,即初碎、中碎、細碎、制砂。初碎為開路生產,預留脫泥設施;中碎、細碎及制砂與相適應篩分車間形成閉路循環生產工藝,以適應各種級配比的混凝土用骨料的需求。整條生產線工藝流程柔性較好,總體設計合理、可靠、可調。

機制砂生產線怎麼設計才合理?8個原則為你指路!

(該圖片來源網絡,非文中所說礦業公司的生產線)

1、礦山開採及公路開拓。結合礦山實際情況,礦山開拓方式選用場內公路開拓、汽車運輸的開拓方案,公路幹線全長約1800m,礦石以運至破碎車間的卸料平臺為止。

2、一級破碎及初破堆場。小於800mm的原料經汽車運輸倒入卸車坑,經帶篩分裝置的振動給料機輸送;小於150mm的物料不需破碎,直接落到皮帶上進入初級堆場;大於150mm的物料經顎式破碎機破碎(排料口150mm),破碎後的物料進入初級堆場。

3、中破系統及篩分。中破系統相對佈置比較靈活,可以和初破系統之間用中間料庫分開,相互獨立運行,也可以和初破系統通過皮帶直接連接,2種佈置各有優缺點。該礦業公司中破系統由1臺粗腔圓錐和1臺細腔圓錐串聯組成,實際應該叫二破和三破。物料在進二破前通過重型篩預篩,可以提高產量,降低電耗。中破系統和振動篩系統有除塵裝置。

本項目初級堆場物料通過振動給料機落到地下廊道輸送皮帶,通過膠帶機送入1臺雙層重型振動篩進行預篩,小於31.5mm的物料直接篩出進入圓錐出料皮帶,大於31.5mm的物料進入1臺粗腔圓錐破碎機,經此破碎篩分後31.5mm以上的物料進入1臺細腔圓錐破碎機進一步破碎,經2臺圓錐破碎機破碎後的混合物料進入2臺三層圓振動篩篩分,小於31.5mm的物料篩分為0-5mm、5-13mm和13-31.5mm等3種規格。

4、碎石儲存。經圓錐破碎篩分後的3種物料分別通過皮帶輸送進入3個2500t圓庫。

5、碎石發放。碎石從碎石儲存庫底通過弧形閥卸料進入皮帶輸送至2個300t碎石發放庫,經帶除塵裝置的卸料裝置裝車。

6、制砂篩分及石粉分選。採用幹法生產,制砂設備按4臺配置,制砂原料主要以前面圓錐破碎產生的0-13mm物料為主,考慮制砂效果適當增加一部分13-31.5mm的物料,分選裝置主要用組合式選粉機。砂中石粉含量控制在5%左右。由於採用幹法生產,為了減少發放和運輸環節中出現粉塵,砂子在裝車過程中需噴水處理。制砂系統、振動篩系統和分選系統有除塵裝置。

制砂原料主要是0-5mm、5-13mm和部分13-31.5 mm的混合料,3種物料經庫底輸送進入制砂機破碎後,經皮帶運輸進入三層振動篩,大於5mm的物料返回制砂機繼續破碎(也可以作為精加工石子出售),其餘物料分成3-5mm和小於3mm的物料。小於3mm的物料經皮帶機輸送進入選粉機,分選出石粉和砂子,分選出的砂子和前面預篩出的3-5mm物料混合成成品砂。

7、砂儲存及發放。成品砂經皮帶輸送進入2個成品庫,石粉通過提升機輸送進入1個2500t粉庫。成品砂從砂儲存庫底通過弧形閥卸料進入皮帶輸送至2個300t砂發放庫,經噴水處理後發放出廠,石粉通過水泥散裝設備發放出廠。

8、電氣控制。全廠設備總裝機容量為6500kW,均為0.4kV設備,設備均為3類用電負荷(除計算機系統和消防為重要設備配有UPS,以保證設備安全),其餘不設置保安電源。

9、工業電視監視及自動化控制。生產線遠程視頻監控,自動化集中控制可以有效保障生產線的連續進行,減少操作人員,達到節能,節約成本的目的,是目前常用的控制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