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100年前的分析指標,如今交易者仍爲之癡迷,它魅力何在?

这是100年前的分析指标,如今交易者仍为之痴迷,它魅力何在?

道氏理論(Dow Theory)是市場技術分析和研究的鼻祖,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任何人想要拿到技術分析師的證書,考試中必定會遇到道氏理論的知識點。即便沒有要考證書的想法,道氏理論依然能幫助交易者更好的理解價格如何波動、以及為什麼它們會這樣波動。

儘管道氏理論的形成距今已經100多年,但是它奠定了如今金融市場技術分析的基礎。無論是艾略特波浪理論還是安德魯音叉線,其實都可以追溯到道氏理論。

不管是日內交易者還是波段交易者,只要你的交易中不可缺少技術分析、抑或你想要更多利用技術分析,那麼瞭解道氏理論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從這個理論中,你能更好的認識市場。

道氏理論”是什麼?

道氏理論也稱為“道瓊斯理論”,是由查爾斯·道(Charles Dow)提出的一種交易方法。這種理論被用於外匯、股票、期貨等多個金融市場。然而,形成“道氏理論”這個名字的,並非查爾斯·道,而是在他去世後,威廉姆·皮特·漢密爾頓 (William Peter Hamilton)和羅伯特·雷亞(Robert Rhea)等人繼承了他的交易理論,並在其後有關股市的評論寫作過程中,加以組織與歸納,才形成如今的道氏理論。

这是100年前的分析指标,如今交易者仍为之痴迷,它魅力何在?

Charles Dow

雷亞在所有相關著述中都強調,”道氏理論”在設計上是一種提升投機者或投資者知識的配備或工具,並不是可以脫離經濟基本條件與市場現況的一種全方位的嚴格技術理論。根據定義,”道氏理論”是一種外匯技術理論;換言之,它是根據價格模式的研究,推測未來價格行為的一種方法。

道氏理論的6個定理

道氏理論有6個定理,它們一起形成了市場分析的完整圖像。

  • 價格反應一切市場行為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所有需要知道的市場情況都已經反應在價格上。基於這一原則,市場價格能夠反映出所有事物,包括對未來任意事件的結果預期。

  • 市場有3種走勢

道氏理論認為市場有3種走勢,而這3種走勢可以同時出現:

  • 最重要的長期趨勢:整體向上或向下的走勢而稱為多頭或空頭市場,期間可能長達數年。
  • 難以捉摸的中期趨勢:它是主要多頭市場中的重要下跌走勢,或是主要空頭市場中的反彈。修正走勢通常會持續三個星期至數個月。
  • 短期走勢:它是每天波動的走勢。
这是100年前的分析指标,如今交易者仍为之痴迷,它魅力何在?

道氏理論認為市場的3中走勢

  • 市場有3個階段

不管市場趨勢如何,道氏理論指出,趨勢總是有3個主要階段:

  • 累計階段:通常出現在股價下跌趨勢盡頭;
  • 大眾參與階段:趨勢逐漸明朗,開始吸引市場大眾和技術分析人員的注意。價格一路上漲,而大眾的參與加速了這種漲勢,形成買入熱潮;
  • 細分階段:趨勢接近高點,這時候精明的資金經理開始賣出,而大眾還沒有意識到趨勢將見頂而繼續買入。
这是100年前的分析指标,如今交易者仍为之痴迷,它魅力何在?

道氏理論提及市場的3個階段

  • 均線必須彼此協同一致

道氏理論指出,當工業生產加速併產出更多商品時,鐵路活動也會相應的增加。則工業均線和鐵路均線彼此協調一致,並形成上漲或下跌趨勢的新高或者新低。

  • 交易量與趨勢相關

查爾斯·道認為,交易量應該是價格的二級指標。他認為,價格在一個主要趨勢中波動時交易量一定是上上下下變化的,而交易量在不斷減小,那就意味著趨勢反轉的到來。交易量是技術分析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 在反轉趨勢確定之前,主要趨勢會持續發揮影響

主要趨勢是持續性的動作,直到出現外力作用,否則趨勢不會改變。這個概念類似於物理學上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道氏理論的買賣信號

在道氏理論之後,市場上湧現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測試,以證明道氏理論是否有效。1934年首個測試的人Alfred Cowles認為,道氏理論的回報率普遍較低。不過,這一觀點很快被一個網站否定。該網站認為Alfred Cowles的分析並不充分。它在持續跟蹤道氏理論的買賣信號後發現,道氏理論的盈利率可以達到11.4%。這打敗了買入持有投資組合的10.6%的盈利率。

这是100年前的分析指标,如今交易者仍为之痴迷,它魅力何在?

道氏理論提及的買賣信號

對於日內交易者來說,道氏理論最重要的概念是什麼?

不管交易者是不是信賴道氏理論,它所定義的一些技術分析基礎對日內交易者有重要的意義:

趨勢——趨勢是交易最重要的基石。如果不瞭解市場是上行趨勢、下行趨勢還是其他形態,交易者無異於在黑暗中行駛。包括移動均線在內的技術指標都傾向於尋找趨勢。

收盤價——這是交易中關鍵的數據之一,它最常被用於交易分析和建立技術指標中。從日內交易者的價格走勢角度來看,收盤價相比開盤價和當日高低價所包含的市場信息更多。

交易量——對於股票日內交易者來說,交易量常常用於確定市場供需或者支撐/阻力水平。

聚散指標——這是因道氏理論而流行起來的一個概念。原本的概念是比較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運輸指數,後來日內交易系統中出現了很多演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