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解讀默克爾總理暗示法國交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讓歐盟集體獲得這一席位?

皇家橡樹1972

這種照片的感覺就是:董事長的母親與總經理兒子之間的關係😂

從國力來說,法國確實在“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這個席位上有些不穩固,世界上本來就是靠實力說話!法國雖然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也為反法西斯勝利做出來了貢獻!但是,世界是現實的!沒有綜合國力的強大,地位肯定不穩!很早以前,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這個事情就有“嘀咕”!說:英法這倆“偽強國”有啥資格擔任?只不過是美國的附庸罷了…!這種聲音從來都沒有中斷過。這次在加拿大的G7會議上,也著實讓默克爾感受到了強烈的刺激!當時,默克爾請求特朗普不要對歐盟進行制裁……但是,特朗普從兜裡掏出兩塊糖,丟在桌子上,說到:安格拉(安格拉·默克爾)別說我什麼也沒給你……然後拂袖而去!

這顯然是對默克爾總理的極大侮辱!完全的體會到了“弱國無外交”這句話的含義!對於現在已經初登“歐盟老大”位置的默克爾來說,她清楚的知道“世界正經歷百年所未有的變革”!將來的世界完全是“巨無霸”國家的世界,連印度或許在30年,40年以後都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世界一極”,反觀歐洲國家小、資源少……整體就是“強而不大”!現在如果不進行徹底的整合,等世界格局這次調整完成後很可能就要被邊緣化!所以,她上一次說:歐洲不能再指望美國保護了……歐洲需要自己掌握命運,要有自己完全掌握的防務力量!


“總經理”

在向員工訓話,“董事長的母親”在一旁表情嚴肅的聽取“總經理”的發言!

這次,默克爾再一次的高調暗示……除了確實想讓歐盟進一步“一體化”外,她自己心裡也有“小九九”,就是德國想用這種方式間接的獲得“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但是,聯合國建立的目的是:因為打敗了“法西斯”後,要建立新的國際秩序……法西斯是誰?德國要是“大模大樣”加入了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肯定要引起不快!並且日本、印度也想加入……而目前的“五常”並不想分權!表面上支持,但都是“口惠而實不至”!所以,改變策略變相的加入最好不過了!
“總經理”


發言不錯,“董事長”拍拍肩以示表揚!

默克爾總理的如意算盤能打的響嗎?法國雖然衰退嚴重,整體國力差!但是,這個世界權利的頂峰位置,怎麼可能輕易的讓出?這可是關係到國家民族根基上的利益!權利分享是絕對不可以的!而且法國人自己也明白,這是德國在一步步“蠶食”法國的利益,乃至挖根基!也許將來的某一天德國會“鳩佔鵲巢”!真的發生這樣的事情,法國在歐洲大陸上將永久性的被德國踩在腳下!要想不發生,只能是不出讓權利!

但是,法國人歷史上有投降德國人的傳統,《最後的一課》什麼時候再上?


皇家橡樹1972

前兩天,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歐洲議會選舉”的一次演說當中高調暗示:法國應當讓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歐盟應當擁有一個統一的“喉舌”!歐盟出席安理會應當歐洲化,搞一個十個國家的委員會,輪流做莊,通過法國的否決權和歐盟,統一在安理會發聲,讓世界正在走向新秩序。

默克爾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拿法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說事?這種做法背後有何利益考量?雲石君在這一節中做個分析。

首先,法國將常任理事國上交歐盟這件事本身,如果真的能實現的話,無疑是符合德國利益的,甚至可以說是大大的利好。

雖然經濟上,德國早已成長為一個響噹噹的大國,但在政治上,受制於二戰戰敗國的身份,長期處在一個“侏儒”般的尷尬地位。這種政治地位與經濟地位的高度不匹配,一直是德國心中的一個劇痛。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一直希望能夠推動安理會改革,躋身常任理事國之行列中,甚至還曾與日本、印度、巴西等其他自認為有資格“入常”的國家合作,希望合力推動此事。

但天不遂人願。且不說這些國家,都有大量死對頭存在,就憑他們四國本身的實力,也遠不能跟五常相比,更不足以逼他們妥協分攤權力。在折騰了幾次後,德國雖然嘴上沒放棄,但心裡也逐漸明白,這種玩法不可能行的通。

當然,提高政治地位,不僅僅限於入常一途。實際上,相對於入常這種高難度動作,歐盟才是德國提升自家影響力的主要平臺。通過推動歐洲一體化,再借助自身在歐洲一體化中的核心地位,德國成功的將自己包裝成歐洲領袖,借歐盟這個“殼”,實現了自身江湖地位的抬升。

但是,歐盟不光德國一個大哥,而是英法德三駕馬車並駕齊驅,德國雖然經濟地位高,但英法也差不太多——而且後兩者都是常任理事國。所以德國雖然成功借殼上市,但卻也受到嚴重掣肘,這個老大其實當的憋屈的很。

現在,英國退盟,歐盟內能與德國媲美的只剩下法國一家。德國在盟內的領袖地位已經穩固太多,如果法國的常任理事國再上繳歐盟,德國在歐盟中的領袖地位,以及控制力都會大大增強。

而且,法國上繳常任理事國地位,也會讓歐盟本身力量大增。畢竟歐盟雖然體量巨大,但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而只是一個國家聯合體而已,這種內部的先天性分裂基因,使得歐盟的組織和發動能力都因此受到嚴重限制。但如果法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上繳歐盟,歐盟組織無論是對內號召力,還是對外影響力都會大增。而德國作為歐盟領袖,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殼強了,德國這個借殼的無疑是第一個沾光的。

只不過,這只是夢想——甚至可以說是幻想罷了。且不說安理會未必同意歐洲的這種權力轉移,就算安理會答應,法國也不可能答應。

就歐盟內部而言,法國在德法二元核心中已經屈居下風,它的影響力,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其傳統政治優勢維持——而所謂傳統政治優勢,最重要的就是五常席位。把它上交給了歐盟,法國在歐盟內部的話語權將嚴重下降,在國際上的存在感也會大減——雖然歐盟影響力的增強,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法國本身的損失,但這種眾人分攤,怎麼也不如自己一家獨享來的強。

當然,法國也不是完全沒有幹這種權杖上繳的可能性。在兩種條件下,法國是可以這麼做的:

要麼,法國的實力已經冠絕歐盟,形成絕對優勢,這種情況下,法國並不擔心大權旁落,反而希望進一步整合歐盟,激發這個聯盟組織的潛力,進一步全球範圍內擴大影響力,這時候,法國是可以考慮上繳五常席位的。

而另一種,則是法國陷入嚴重危及,社會高度動盪,騷亂傢俱,急需德國以及歐盟組織的強力支援來續命,這時候迫於無奈,也有可能繳出五常席位,作為德國和歐盟出手相救的買命前。

但毫無疑問,這兩種條件,現在一條都不符合——法國既沒強到睥睨天下,也沒弱到要拿賣五常席位換救命糧的地步。

既然明知法國不可能答應,那德國這時候提出這茬,又是何居心呢?在雲石君看來,默克爾此舉,是出於以下幾點考量。

首先是默克爾緩解自身麻煩。默克爾現在正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近期,默克爾的主要政治盟友——基社盟因難民問題,很有可能會與其攤牌。如果這個可怕前景變為現實,默克爾政府很有可能會分裂甚至垮臺。

默克爾之所以會面臨此窘境,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堅定的維持歐洲一體化——這在歐盟順風順水時,意味著德國可以借歐盟之勢自抬身價;但在歐盟危機四伏的當下,這就意味著德國必須為了挽救那些難兄難弟而承擔更多的責任,消耗更多的資源。而由維持歐洲一體化而引申出來的對難民的開放態度,更是讓德國元氣大傷,內部社會矛盾也因此激化。這種情況下,默克爾作為歐洲一體化和歡迎難民的代表,自然就會因此承受巨大的反對聲浪

某種程度上,現在的默克爾,已經站在了懸崖邊上,再往前一步就是萬丈深淵。如何化解這種麻煩——辦法之一就是把矛頭轉移到法國身上。

畢竟歐洲一體化對德國的好處也是很明顯的。只不過現在德國因為維護歐洲一體化而消耗了過多的資源,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所以才變得有些反感而已。如果不是這些現實困難,就本心而言,德國人其實也也是持支持歐盟的。

這種情況下,默克爾有必要適度的把節奏帶向法國——法國坐享歐盟二元核心之一的江湖地位,在解決歐盟問題方面出的力卻遠不如德國。這樣一來,民眾對歐洲一體化——實際上也就是對默爾克自己的不滿,就轉移到對法國的不滿上頭。如此一來,自身的壓力,就可以緩解許多。而五常席位,作為一個十分敏感的由頭,正好拿出來帶節奏。

既然是帶法國的節奏,那除了給自己金蟬脫殼,默克爾也確實是有著逼法國加碼的心思。現在歐盟正與美國在貿易戰上劍拔弩張,急需籌措資源應對。而且隨著美歐的交惡,以及歐洲內部右翼的抬頭,歐盟已經危機四伏,急需進一步深化內部整合力度。

這時候,法國的態度就很重要了。法國畢竟是二元核心之一,它願意為歐盟付出多少,對貿易戰,以及歐洲一體化的維護都十分重要。德國有必要想方設法刺激它一下,讓它多肩負些責任和義務,緩解德國的壓力。

當然,這一招的使用,也得看情況。如果現在的法國本身也是右翼得勢,那這樣做只能是適得其反。但正好馬克龍雄心勃勃,法國內部雖然也有右翼勢頭,但整體而言依然是聖母情懷當道,歐洲一體化佔上風。只不過,法國由於近年內部麻煩多多,所以在歐盟事務方面雖然嘴巴上喊的挺兇,但掏出的乾貨卻不多。

這擱在平常也就算了。可在歐盟艱難,德國獨木難支、默克爾甚至有可能垮臺的當下,默大媽當然很難容忍法國的這種小心思。這時候拿五常說事,實際上是變相帶節奏施壓。鑑於法國不可能拿出五常席位,但它又必須維持自己在歐盟中的威信,所以為了安撫一眾歐盟兄弟,就有可能拿出更多真金白銀。

最後,默克爾此舉,也確實是為歐盟的長遠著想。

這些年的金融危機,以及難民問題,將歐盟內部的分裂充分暴露。而美國不顧同盟之情,在貿易問題上赤裸裸的對歐盟大棒施壓,更是擺明是看穿歐盟空有其表,難成大器。歐盟如果真的想成為一支世界級的力量,就必須進一步深入整合,儘可能的減少內耗,不然就是這一撥節奏僥倖逃過,將來還有第二撥、第三撥,一輪輪下來,歐盟遲早也是撲街的命。

而要整合,就必須樹立歐盟這個組織機構的權威,展現它的影響力和號召力,讓大家知道,只要各國能夠鼎力支持,這個組織和機構有能力為大家帶來更大的利益。

而五常席位收歸歐盟,毫無疑問會大大提升這個組織體系的話語權和國際影響力,使得它在國際事務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謀取更大的收益。

在歐洲右翼勢力高漲、社會對歐洲一體化懷疑情緒越來越嚴重的當下,這種戰略方向的提出,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凝聚人心,帶來希望,將大家的精力,圍繞到想辦法逼法國交出五常席位,給歐盟增加實力上頭。如果沒有這樣一個世所公認的能夠拯救歐盟的解決方案,以當下人心渙散的大環境,各國很有可能就會對歐盟前景徹底失望。一旦這種氛圍形成,那接下來各國就肯定會趕緊打起小算盤,紛紛做好開溜的準備,這樣一來,歐盟的潰爛之勢就真的不可阻擋了。

逼法國交出五常,這是德國的根本利益,也是歐盟的根本利益。而具體到這個時候挑出,也是形勢所逼,不得不為。現在的大環境,默克爾、德國乃至歐盟體系,都已經到了一個十分艱難的關口。而作為歐盟能夠用來穩定人心的一件戰略級大殺器,法國的五常席位,這時候必須要被拿出來用一用了。


雲石君

這個說法是默克爾歐盟改革計劃當中,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一項德國方案中外交方面的改革倡議。這個方案意在強化歐盟統一的外交與安全政策,力求整個歐盟用一個聲音說話。德國版本的改革計劃是一種“平權式”大歐洲思路,讓整個歐盟內部各個成員國都能平等的享有參與歐盟決策的權力。這與法國所倡導的“主導式”的改革方案相矛盾,所以馬克龍明確表示他的反對意見。

(馬克龍與默克爾)

默克爾安理會席位的這個倡議,如果說成是德國想“借殼上市”,有點過了。不過用這種方式確實可以讓德國在歐盟外交與安全事務上取得更多的話語權,擴大自身的外交和政治影響力。其實它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加強歐盟內部的團結,畢竟這是一個分蛋糕的倡議,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夠讓像歐盟內部意大利、西班牙、波蘭、瑞典等這樣不大不小的國家有了“主導世界的”權力。這對於這些國家內的不論是親歐的還是疑歐的政治勢力都是一個不小的“誘惑”,以此將各國籠絡住。然而,這實際上就是讓法國交出歐洲外交和政治主導權,很閒然高傲的法國人事肯定不會同意的。

(歐盟共同外交與安全政策代表莫蓋里尼)

德法之間關於“平權”與“主導”的爭論,也涉及到關於如何建立歐洲統一的防務安全體系,其核心就是建立一個所謂的“歐洲軍”。德國主張建立一個各國都參加的防務機制,法國則主導建立一個有幾個歐洲大國參加的防務機制,並暗示由其主導,很顯然德國不可能同意這麼做。所以默克爾對於關於建立所謂“歐洲軍”的計劃表示冷淡,並且強調北約框架的重要性。

(歐盟總部)

現在默克爾本人所領導的執政聯盟發生了內訌,並且有分裂倒閣的危險。姊妹黨巴伐利亞基社盟向默克發難要求默克爾就限制移民流動,停止接受那些在歐盟其他國家登記的難民進入德國。默克爾本寄希望於在本月24日的“歐盟小峰會”上就移民問題與各國商議,達成一個可行的方案,爭取各國同意管控好本國接受的移民,然而結果令她很失望。默克爾政府的命運何去何從,現在看來還是未知數。歐洲的民粹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極右翼政府紛紛上臺,他們正在借難民問題撕裂歐洲。這樣看來就算是法國能夠“讓出”安理會席位,估計也很難籠絡住人心,歐洲各國之間都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

(難民衝擊歐洲一體化)


古姿

6151

春風十八子

完全正確!

法國是聯合國五常裡面,最沒有資格的存在!

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西方文明的代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從二戰以來就是巨無霸存在,國土廣闊,戰略縱深寬廣,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位列五常之首無可爭議!

中國是綜合實力世界第二,東方文明的代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都是獨立自主,完整且自成體系!國土幅員遼闊,資源豐富齊全,人口第一,戰略縱深廣闊,至少第二把交椅無人撼動!

俄羅斯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完全獨立自主,國土資源最豐富潛力巨大,軍事科技強國,人口眾多,老三非他莫屬!

英國老牌強國,現代文明創始國,曾經的日不落帝國,現在依然底蘊深厚,雖然本土人口國土資源劣勢,但是憑藉英語圈和英聯邦,特別是文化科技軟實力仍然影響深遠,佔據第四理所當然!

既然五常,這現在的老五法國,其實是吃老本上來的。主要是工業革命起始階段,和英國一起積累的經濟軍事文化科技老本!但是,後來一直是陪太子讀書,不管是哪一項,沒有拔尖的!與英國全球鬥爭失敗,和德國二戰速敗,論影響力,在政治上誰聽他的?只好玩點浪漫,弄點服裝紅酒鵝肝,裝裝破落貴族的門面!

與呼風喚雨的上述四強比,就顯得有點底氣不足!不管政治經濟軍事科技文化,以及國土資源人口,別說四大高手比,就是與德國,日本,印度,,等也沒有優勢!

所以,踢出安理會五常是可以的!因為是目前唯一說話沒份量,沒人聽的五常成員!那至關重要的一票否決權,因為他無足重輕的地位,跟屁蟲的角色,沒有獨立自主的政治決策和影響力,在它手裡就算白費了!

那麼,目前為止,德國日本經濟可以無獨立自主政治決策權,印度巴西意大利加拿大及其他國家,都沒足夠的政治影響力,,

所以,唯一有足夠獨立自主政治話語權,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全球影響力,還真非歐盟莫屬!有歐盟掌握一票否決權,絕對可以和中俄平衡美國為所欲為的霸權!

創建於2018.6.26


春風十八子

德國能說出讓法國退出換歐盟進入這番話就證明了歐盟的不團結!起碼德國不認為法國能代表歐盟發聲!或者說是德國和法國在歐盟話事權的爭奪!畢竟英國退出後歐盟只剩下德法這兩巨頭明裡暗裡的競爭了。至於法國更不會蠢到放棄自己的權利,現在去法國大街上隨便拉幾個法國人問問他們關心的只是法蘭西的危機和法蘭西的復甦,有幾個關心歐盟的?歐盟各國的內心深處從來沒把歐盟當做一個真正整體來看待!

文字語言文化的不統一歐盟永遠都是一個鬆散的政治經濟軍事聯盟,沒有強大威脅的時候大家都好過,不管內外部出現重大威脅的時候就會各懷鬼胎,各自為政,大難臨頭各自飛了。可以參考咱們春秋戰國的歷史!也可以參看歐盟自進入危機以來各國的表現!都是想方設法保住自身的利益和歐盟討價還價!更極端的案例就是英國的退出!

所以表面上來看默克爾這番話好像是為了歐盟的整體利益考量實際上還是歐盟內部不團結的危機表現!


鉛華洗盡染塵埃

首先,德國覬覦這一位置已久,希望借殼入常。德國剛剛當選非常任理事國,野心昭昭,若不是歷史原因,一定希望在聯合國框架下擁有更多權力,以獲得更多利益。但由於二戰原因,德國無緣擔任常任理事國,因此才舉薦歐盟入常,輪流坐莊。

其次,這顯示了戰後的國際秩序正進入調整和變化期。美國領導力的下降和地區強國出現,以及國際主流價值觀的變化,使世界發生變化,人們正在尋找建立新國際秩序的領導者。這期間,新的國際秩序正在形成。德國入常的訴求,體現了戰後秩序的鬆動,和德國希望在新秩序建立中分一杯羹的願望。

但德國能借歐盟之殼成功入常嗎?

難!

五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首先就不會同意,這是其一。只要法國行使一票否決權,這事兒便沒得談。更不要提其餘四國,誰都不希望打破目前的平衡,增加常任理事國內的歐洲力量,增加維權成本。

其二,如果歐盟整體入常,這代表著常任理事國將從五國的數量,增加了十幾個歐盟國家。常任理事國存在就無意義。再者,如此一來,聯合國行政效率將更低,無助在聯合國框架下解決問題。


小溪解局

德國覬覦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由來已久,早前的入常四兄弟就是德國和日本搞出來的,不過經過幾年的嘗試默克爾知道這種法子根本就行不通,這不,打上法國的主意了。



德國身為二戰戰敗國,自身的定為和日本一樣非常尷尬,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經濟大國,但是卻並不是一個政治大國。歐盟體系中的德法核心就是德國發揮經濟影響力,法國發揮政治影響力。誰不想當第一而屈居第二呢,更何況以德國的經濟實力,如果不是被限制住早就領導歐洲了。



默克爾這個輪流理事國的法子最近一直在宣傳,今時不同往日,現在馬克龍野心勃勃,他很想讓歐盟一體化更加的向前一步,因此需要德國的幫助,

默大媽這時候說出來有點趁火打劫的意思。



當然了,我並不覺得馬克龍真的會共享常任理事國的地位,這可是法國一直能在德國頭上耀武揚威的資本之一,如果真的放出常任理事國,那麼法國在歐盟內的優勢將會被削弱一大半,這樣的買賣這麼說都是法國比較吃虧。


鐵腕時局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但描述中的省略號太多,表達的意思不夠完整。現在和將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法國都不可能向歐盟讓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可默克爾為什麼明知不可而提出呢?


德國希望藉此向法國施加壓力,協調歐盟的對外立場尤其是對美政策

作為一個政治家,默克爾早就不會天真地以為德國可以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也不會指望法國願意向歐盟讓出常任理事國的席位,至於輪流坐莊更不可能,只是為了拉攏歐洲小國向法國施加壓力而已。德國和法國作為歐盟的兩大發動機,大方向一致的情況下也有不和諧的音符:比如在貿易戰上,由於國家利益的不同,德國比法國更加強硬;在敘利亞問題上,法國想更多地軍事介入敘利亞而德國則保持希望保持距離;在對俄製裁上,德國去年就想解除或減少“損歐利美”的經濟制裁措施而法國不同意。在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的政策指導下,美國和歐洲盟友的分歧越來越大,利益衝突和對抗升級,而任何一個歐洲國家即使是法國和德國這樣的大國都無力對抗美國來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在美俄衝突加劇的情況下,受制於北約,歐洲國家承擔了大部分的經濟和安全成本卻沒有什麼收益。

在重大的國際事務中,歐盟確實需要一個聲音一致對外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可以增加這種聲音的分量。


不要把默克爾的說法當作笑話來看,她不僅為歐盟也為法國提供了一個新思路

默克爾提出這樣的主張自然有其國家利益的考慮,德國一直在謀求一個大國的地位。但她為歐盟也為法國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從法國來看,雖然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它已經和第一集團的美俄中拉開了距離,作為二流國家只有通過聯合歐洲國家才能夠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地位可以和歐洲國家作出更多的利益交換從歐盟來看,政治一體化進程遠遠滯後於經濟一體化進程,在國際政治事務中歐盟作為一個整體的發言力度不夠,如果法國的一個常任理事國、加上歐洲至少兩個非常任理事國(目前是德國和比利時)的席位再加上24個成員國席位能夠在重大國際事務中協調立場一起發聲的話,那將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當年歐洲煤鋼聯盟成立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兩個打了近百年戰爭的國家能夠化解恩怨聯合起來;當歐洲共同體成立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能夠發展成現在有27個成員國的歐盟。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經濟一體化達到一個新階段的時候,對政治一體化就提出了新要求;在英國這個“攪屎棍”脫離歐盟和特朗普“美國優先”的大背景下,歐盟政治一體化的進程正在加快,默克爾的表態正是順應了這一趨勢,法國的常任理事國地位可以成為這一進程的粘合劑。


大笨蛋6703

在幾年前歐洲內部也有學者提出過類似的問題,讓英法的職位可以在歐盟國家之間內輪流,但根本沒有被上升到一國高層討論的程度。

(圖為歐洲幾年前提出過的安理會改革方案)

如今默克爾公開提出來讓法國把安理會常任理事國職位讓給歐盟,應該是很罕見的舉動了。剛剛“脫歐”的英國估計很後怕吧。哈哈!

在木叔看來,說到底,默克爾的這個表態還是談聯合國改革的問題。此前聯合國改革的各種建議都被討論十幾年了,德國一直是呼籲改革的主力。這次默克爾沒有提德國入常,而是用歐盟“捆綁”安理會改革,顯然是“以退為進”的一個策略。

首先,德國單獨提出入常已經有10多年,但一直沒有下文。

木叔在2005年做記者時就寫過一個報道,內容就是德國、日本、印度、巴西組成一個“四國聯盟”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當時真的熱鬧了一陣子,不過各國不可能輕易對戰後國際秩序做這麼大的變動,因而“四國聯盟”就沒有了下文。

在後來,這四個國家從“抱團取暖”變為“單打獨鬥”,開始逐個爭取入常的資格。但是安理會改革是聯合國整體改革的一部分,無論是討論還是分配都是非常麻煩的問題。這麼多年一直沒有實際進展。

默克爾的這種說法,也是德國焦慮心態的反應,更是希望以此能讓聯合國改革邁出實質步伐。

其次,整個歐盟為一個整體進入安理會,比德國法國等單獨國家在安理會更有代表性。

默克爾的提議雖然是個提議,但在理論上歐盟確實比法國更有代表性。

德國如今是歐盟最大的領頭羊,法國其次。英國已經離開歐盟就不提了。那麼法國佔有安理會席位,德國沒有,自然有些不符合現實。而默克爾沒說用德國取代法國,而是歐盟27個成員國輪流坐莊來代表歐洲的安理會席位,這當然會比法國一個國家代表27個歐盟國家,代表性大得多。

第三,歐盟國家未來可能都可以在安理會有一席之地,因此能獲得更多支持。

默克爾的提議,顯然是“以退為進”的策略。因為德國單獨申請加入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有很快實現的可能。因而,退而求其次,歐盟一旦能接替法國的席位,德國又在歐盟中處於領頭羊地位,實際上這個職位也能為德國利益服務。

(圖為一個敘利亞兒童,席位聯合國能更公平)

不過還是那句話,法國作為常任理事國是既得利益者,他們肯定不願意將位子拱手讓人。另外安理會和聯合國的改革要從一個戰略高度處理,是一攬子的事情,不是歐洲一家的事情,改革要統籌全面考慮。

特別是聯合國改革就要將二戰後的國際秩序重新排列組合,是一個系統工程,不是默克爾一兩句話,或者法德兩家商量好就能改變的。因此默克爾此舉也只是一個說法,成為現實短期內不大可能。


你怎麼看待這個表態?

認為默克爾的說法能實現嗎?


木春山


默克爾這個老太太之所以能夠穩定德國政局,得到德國選民持之以恆的支持,帶領強大的德國負重前行,就在於這個老太太確實非常精明。

作為世界經濟實力排行前五,精密工業更是名列前茅的德國,由於戰敗國身份一直沒有機會成為聯合國當家人之一,確實是耿耿於懷,也對安理會五常的位置眼饞不已。


但是通過一系列操弄,看上去離實現德國進入常務理事國的路途還非常遙遠,甚至可以說是渺茫,因為現行國際體制是通過慘烈的二次世界大戰來奠定的,要想改變這種權力格局,恐怕只有人類再來一次徹底洗牌,那種洗牌方式不太可能非常平靜。

以前英國在歐盟的時候,歐盟有兩個常任理事國,默克爾自然不好意思說讓他們把位置讓給歐盟,兩票合成一票。單獨叫哪個讓位,恐怕不但不能如願,還必然得罪人,所以也就只好作罷。



終於,歷史上的宿敵英國退出了歐盟,三駕馬車變成了兩架,而這兩架馬車實際上還是德國權重更大,這個時候默克爾可算是找到了由頭。你法國不是口口聲聲支持歐洲一體化嗎?不是贊成歐盟團結嗎?那歐盟這麼大體量是不是應該進入常任理事會?硬塞目前是不太可能的,就只有法國做一點犧牲,讓歐盟統一在安理會發聲,無論影響力還是權重都比安理會五常地位最勉強的一個法國強。


所以,默克爾表露出讓法國將安理會五常的席位讓位於歐盟,可以算是精確盤算,還會讓法國非常為難。不讓不利於歐盟團結,可能寒了二十多個盟友的心;讓了看似給了歐盟,實際上等同於給了在歐盟實力相對不斷增長、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德國,實在不甘心。默克爾,這一招實在是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