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电视剧《走火》昨晚在浙江卫视中国蓝剧场收官,这是一部取材于公安作家、铁路警察李晓重同名小说的电视剧,让人深陷其中,欲罢不能。纵观整个电视剧市场,不难发现这类题材的作品少之又少。《走火》则独辟蹊径聚焦铁路警察,并且遵循广电总局提出的“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的自主创新方向,讴歌了坚守正义的新时代铁警精神,弘扬崇德向善的社会正能量。

《走火》自播出以来,直播关注度一路攀升,在收视普遍下降的环境中逆势增长,夺得当日榜单冠军,并在收官之际掀起一波收视高潮,最终以直0.6943%的直播关注度,电视剧榜第二名的成绩完美收官。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独特铁警视角,开辟公安题材新空间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电视剧改编自李晓重2008年创作的同名小说。原著以“走火”案为核心的故事,赋予了电视剧“七年追凶”的基本结构。不过,在改编过程中,创作团队为了体现出更鲜明的时代特色,还是选择把故事背景搬到当下的高铁时代。

跟以往的公安剧相比,《走火》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以高铁时代为背景,展现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对铁警们提出的新要求;另一个就是塑造了一群个性迥异、生动鲜活的年轻铁警形象。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小成本”下的精品之作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走火》不靠明星流量,而是靠着演员们扎扎实实的演技,以及悬疑推理剧情本身的反转魅力,赢得了观众的芳心。

实力派戏骨于毅、周放、王阳和影视圈新秀高旻睿、张皓伦、白那日苏等倾情加盟,塑造出个性迥异、生动鲜活的中青年铁警形象。人戏合一、演技炸裂的于毅,此次在《走火》中将睿智犀利、时而傲娇时而慈爱的赵队形象诠释得淋漓尽致,收割了各年龄圈层的粉丝。而由王阳、王东栋等人饰演的反派形象,个个也都被雕琢得极具层次感,可见剧组及演员对该剧的投入与用心。整容换脸后隐身市井的幕后大Boss,算是剧中最具挑战性的角色,王阳演活了孙然的外热内冷、深邃莫测,其精湛的演技博得了观众的一致赞誉。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大情怀”体现时代感共鸣

近年来,关于公安影视剧如何突破瓶颈的探讨和争论从未平息。讲好警察故事,发好公安声音。一直是公安影视创作者攀登奋进的目标和动力。但是,纵观银屏,被观众认可和感动的警察英雄形象却寥若星辰。质低虚假,严重脱离生活,夸张而苍白的。

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到了《湄公河大案》、《烈日灼心》等一批被观众热捧的公安影视作品在银屏绽放。这些作品之所以让观众接受热捧,必定是人物塑造和情节触碰到了观众心灵的柔软处。

《走火》昨晚收官,再次掀起正剧小热潮

《走火》很好地平衡了“情节”与“情怀”之间的关系,既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又充满了将“大情怀”落地的现实悲悯,兼具普世价值与深刻的社会思考。如“曲美娟家暴案”中的曲美娟,由于长期遭受身边男人的暴力威胁,最终走向犯罪深渊。《走火》借由该案,直击“家暴”这一社会痛点,为弱势群体发声,呼吁家暴受害人“不能蔑视法律、蔑视生命”,对家暴不同角度的困境式思考,触动着观众的内心。《走火》中折射社会现实的案情还有很多,比如拐卖儿童案、贩婴案等,剧中将这些反映时下新闻热点、取材现实生活的典型罪案铺陈其中,揭露了社会的黑暗面,融入对现实的关照,凸显了该部作品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感与厚重的人文关怀。

《走火》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诠释了高铁时代新一代铁警的精神面貌,并用艺术的方式宣传普法教育,传递人文关怀,彰显社会责任,赢得了观众与业内的双重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