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泥鰍,又叫真泥鰍,學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鯉形目鰍科泥鰍屬的小型魚類,分佈廣泛,我國各大水系都能見它們蹤影,日本韓國等國家亦有出產。泥鰍體小而細長,近長圓柱形,身長10cm左右,體表分泌粘液,滑溜溜的,徒手抓很難,因此有“泥鰍要捧,女人要哄”的俗話。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成語說“渾水摸魚”,我想古人摸的應該是泥鰍吧~是的,泥鰍適應力強,對水質環境要求並不高。一方面,它們屬於底層雜食性魚類,水田、溝渠等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層是其樂土,它們經常會上竄下鑽的,攪動水層。另一方面,泥鰍是極其耐缺氧的魚類,普通魚類只能用鰓呼吸,而泥鰍還能用腸呼吸。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在悶熱缺氧的時候,尤其是在夏天下大雨之前的低氣壓天氣中,它們會集體竄到從水面吸氣,然後通過腸道進行呼吸,再由肛門排出廢氣,藉此應對水體中溶氧量的減少。“泥鰍跳,雨來到。泥鰍靜,天氣晴。”正因為有如此習性,使得它們像天氣預報員一樣,只不過用的是“手舞足蹈”的肢體語言。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市面上被叫做泥鰍的其實有兩種,即真泥鰍和大鱗副泥鰍Paramisgurnus dabryanus,長得真是讓人臉盲!那如何分辨這兩者呢?從分類地位來說,後者是鰍科副泥鰍屬的;從外表上來看,除了看尾部是否有明顯黑斑之外,大鱗副泥鰍同等性成熟的個體,個頭要比真泥鰍大好多,而且鱗片也很明顯,如果你有興趣數一數,它們的縱列鱗數目在130以下,而真泥鰍是150以上。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還有個辦法,看它們靠近尾柄處的皮褶稜,大鱗副泥鰍尤其發達,突起的程度使得它們首尾體側的寬度幾乎等長;真泥鰍則不然,尾部體側寬度逐漸縮小。如果有小販向你鼓吹這是臺灣來的泥鰍,別覺得高大上了,一般指的也就是大鱗副泥鰍。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泥鰍雖小,但是肉質細嫩,味道鮮美,全國人民都喜歡,因此很多用泥鰍做的家常菜就這麼誕生了。鮮活的泥鰍在缸裡養幾天,滴點油,讓它們把泥沙吐乾淨,注意要上蓋,否則會跳的一地都是。而後的料理方式隨意,四川的做法是掛麵油炸,炸到外皮金黃酥脆後撈起瀝乾,鍋裡爆香姜蒜辣椒,放入炸好的泥鰍,加點白酒去除土腥味兒,再撒上鹽巴,一鍋噴香四溢的辣子泥鰍就燒好了,外酥裡嫩,香辣可口!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然而泥鰍肉少,很多人懶得吃,所以煲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廣東那邊習慣用泥鰍、紅蘿蔔、瘦肉、雪耳、枸杞和蜜棗一起煲老火湯,不吃肉,只喝湯,味道鮮美,難以言喻。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泥鰍雖說小而不起眼,難登大雅之堂,但也有一道名菜非泥鰍不可,流行於河南周口地區,菜名甚為文雅,名喚“青龍鑽白雲”,實則“泥鰍豆腐湯”,據說古時當地有位漁民,打漁時常捕得一些泥鰍,大的賣掉,小的自己烹食,有次他嫌棄小泥鰍太難收拾了,就索性和豆腐一起放鍋裡煮,擱點姜段蒜瓣。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過段時辰揭蓋一看,咦,泥鰍都鑽到豆腐中去了,只留魚尾在外面,想必這泥鰍為熱氣所逼,鑽入冷豆腐內躲藏,卻被燙死在裡面了,造成了“泥鰍鑽豆腐”的殘酷美味奇觀。此餚湯頭甚為鮮美,泥鰍肉嫩,豆腐爽滑,不過要達成此效果,非常不容易,燒過這道菜的人都知道,除非人為,否則泥鰍乖乖鑽進豆腐的概率極低,很多時候,泥鰍在沸水裡翻滾到死,都不會把豆腐當回事。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由於泥鰍生命頑強,生龍活虎,加上“以形補形”錯誤食補觀念的慫恿,有很多人居然選擇生吃泥鰍!殊不知,此舉很有可能會感染惡性的寄生蟲病——棘顎口線蟲病。棘顎口線蟲的卵經過宿主貓狗排出的糞便進入到水域中,如果正好被一種名為“劍水蚤”的小魚蟲吞噬的話,蟲卵就能在其體內順利孵化,劍水蚤又被泥鰍吃了,而後想獲得某種能力的人們又吃了泥鰍,那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生吞泥鰍才是大補?你簡直不要命了!——泥鰍

因為人並不是其最終宿主,所以棘顎口線蟲不能發育為成蟲,就會在人體內“挖隧道”一樣地亂竄,輕則皮膚出現腫塊,瘙癢難忍;重則蚴蟲鑽入到各大臟器,引起嚴重感染;最可怕的就是出現在中樞神經系統,那生命就岌岌可危了。不單單是泥鰍,所有淡水魚都要儘量避免生食,以免病從口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