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爲什麼讓大家很癡迷?

鳶_戾天

張嘉佳說:“喜歡劉若英,不是她某個階段,而是整場花開的過程。”

我會唱她所有的歌,反覆多次看了她的影視作品,讀了她寫的8本書,她是那個常把“孤獨裡的小確幸”唱在歌裡、演在戲中、訴諸筆端的女生,精準洗練於“感性”與“理性”之間,孤獨又慎獨,幸運又幸福,自由又自我。

單身時她以為會一輩子孤單,不單身時她以為自己不再唱歌、演戲、寫作。她沒想到,原來還可以同時保有家庭、孩子、自己,原來快樂和單身不單身無關,而是經年滲入血脈的風致品格。

為人處世的得體

有一次訪談,主持人採訪阿信,提到了好朋友劉若英。

阿信說:“在劉若英的靈魂和為人處世裡,有一個很強烈很巨大的部分,你會非常認可,而且崇拜那個部分。”

主持人問:“那個部分是指什麼?”

阿信說:“得體。”

從她的成長經歷來看,這一路內心悅定、好人緣根源,是為人處世的得體。

在娛樂圈家世顯赫的明星不多,劉若英算是其中一個。

她的祖父是軍職,而做為將軍夫人的祖母,一生都在努力踐行“得體”。

祖母只要出了臥房門,永遠一身齊整的旗袍絲襪。

如果家裡請客吃飯,客人一上桌,會先上熱毛巾淨手,免得大家來回往返洗手間。吃到第四道菜上個冷毛巾,喝完湯再上個熱毛巾去油。最後一杯熱茶再來一條冷毛巾,讓人清爽,準備吃水果與甜品。光從這冷熱毛巾的講究,可想而知其她待客的細節。

祖母還堅持自己下廚做幾樣招牌菜,這是對客人的敬意。她的本事是一切進行得有條不紊,算好時間,出了廚房還能梳洗一番再上桌,菜沒涼,頭髮也沒散。無一處不得體。

祖母常說:“朋友來家裡吃飯是對我們的認同與尊重,我們應報以全心。”

劉若英從小耳濡目染,得體早已深深嵌入言談舉止。

劉若英團隊工作人員講過一件事情,有一次慶功宴,她徹底喝大了,醒來完全不知道自己幹過什麼,她問工作人員:“我是不是幹了很多醜事?”

工作人員說:“我送你回酒店,剛出餐廳大門,你就說,停。然後四處張望,確認沒有狗仔跟拍,你這才下樓梯上了車。車開到一半,你想吐,但怕弄髒車,趕緊叫司機停車。你使勁憋住,跑到很遠的地方才吐了出來。回到酒店,你已經站立不穩了。還要跟門童道謝,跟服務人員道謝。電梯來了,你進去後又出來了。別人問你:不上去了嗎?你說:‘我一身酒氣,怕燻著你,我們等下一趟,妹子先上去吧。’”

即便在醉酒失去意識之時,她依然保持得體。

朱光潛說:“人生的快樂有一大半要建築在人與人的關係上面。只要人與人的關係調處得好,生活沒有不快樂的。”

她在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的快樂,受益於得體的家風。

堅持自己認定的事情

劉若英9歲開始學琴。

很長一段時間,學琴和音樂是她的全部生活。高中畢業後,赴美修讀聲樂和鋼琴演奏,在美國她感覺孤獨和無助,打電話給祖父,說想放棄美國的學業回臺灣,以前有求必應的祖父,卻第一次說:“如果你大學沒有畢業,你死都要死在美國!”

這通電話深深刺痛了劉若英的神經。她暗下決心,在完成學業之前,絕不回去。她出去打工賺錢,晚上去餐廳洗碗,假日到中國城賣床墊,甚至累到嘔吐,卻再也沒有服輸過。

一個人空虛寂寞的時候很容易憤世嫉俗,但劉若英把力量轉向自己,把它當成對自己的磨鍊。

一位哲人說過,任何學習都沒有獨自面對困境學得迅速、深刻、持久。因為它能使人深入地接觸實際、瞭解社會,使個人得到提升、鍛鍊,從而為未來鋪就一條順遂之路。

她咬牙挺了過來,在美國取得了古典音樂學士學位。

她一生都感激祖父當年的反對和教育。有了美國的經歷,才有了給陳昇當助理,整整洗了三年的馬桶而暗自努力的底氣。

她的這份執著,打動著身邊的人。

1995年機會降臨,她一舉成名。

她很清楚她要做的事情是什麼,堅持認真地做著這些事情,就會獲得一種內在平靜的快樂,把喜歡的事情做到極致,所謂的成功就是水到渠成。

與其憂慮未來,不如專注眼前的生活

劉若英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她是那種即使坐錯了車買錯了車票,依然可以快樂地欣賞沿途風景的人。

從她的文章中,可以隨時感受得到她怡然自得的智慧。當她寂寞或必須忍受某些嘲諷時,不管別人怎麼說,不管周遭環境怎麼樣,她都找到一種讓自己快樂起來的方式,就是“專注”。

當助理時,她的薪水只有一萬臺幣,身在購物天堂的香港,也處於一種什麼都想買,什麼都買不起的狀態。但是她卻覺得很好,因為買不起,就省去了很多欲望膨脹的時間,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工作。

好朋友林亦華說,他最欣賞劉若英的就是她常一頭掉進眼前的工作,忘我快樂到這世界其它的事情都煩擾不到她。

在拍戲的時候,她常常分不清自己心裡的聲音到底是誰的,就連最簡單的泡澡,她還在想角色裡的那個人這時候在想些什麼。

專注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樂趣。

通過專注,角色深邃的思想、睿智的談吐和一切的潛力都可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出來。所以她的表演總能直抵人心。可以說真實和細膩的把握上,她無愧“影后”這個讚譽。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

劉若英在《我的不完美》中寫道:“對我而言,表現自己真實的不完美的一面,我並沒有去想很多,或者做什麼鋪墊,我只想越來越做我自己。”

許多人說她的長相不夠美,身材不夠辣,索性她就調侃,說自己擁有“長倒的瓜子臉”“留學時在餐廳端盤子練就的壯碩雙臂”。

劉若英和編劇何昕明一起創作的《易副官》獲獎,劉若英領獎時不忘自嘲年齡:“我熱愛演戲,希望各位編劇多多書寫以中年婦女為主題的本子,我們還能演!”

一堆攝影師為了把她拍得漂亮,找各個角度,圍著她團團轉!她感覺很難為情,說到:“真是不好意思,為了我的雙下巴,壯漢也要學繡花。”大家在她的幽默中氛圍中,手腳不停地愉快工作。

她不懼自嘲,甚至經常抖出自己的弱點來尋大家開心,她的不介意,當然不是沒把事情放在心上,而是早已提升了對自己的要求,明白身體表面的缺點終會如死皮般褪去,新的皮膚才會再生。

她寫文章“嘲笑”助理小梅,可是我卻讀著讀著笑出了眼淚,不知不覺地喜歡這位進城的鄉村姑娘。

她的“嘲笑”體現她對形色人物的包容和欣賞。如果她不是這樣的人絕不會有如此細微的觸覺和幽默後的快樂。

快樂的真諦

叔本華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言下之意,就是他認為孤獨也可以帶來精彩與偉大。

劉若英懂得這個道理。她勇敢地愛過,也認真地被愛過,她慶幸沒有在平庸中度過她的人生,她所經歷的孤獨,讓她懂得了快樂的真相。

從最初的孤單心痛到撞牆期後,到自然而然地掌握獨處技巧並享受它的美好,這是一種勝利更是一種成長。

孤獨是禮物,早己經成為她生命自我完善的一部分。她依靠自己的力量戰勝了孤獨中的空虛、寂寞、沒有安全感、沒自信……離開任何人她都可以過得很好,擁有了任何人奪不走的快樂。

她懂得,如果在單身期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內在問題,把快樂的主權交給另一半,那麼即使不單身了,待愛情的糖衣蛻去,所有內在的苦澀也會一一顯現,讓自己無所遁形,會更加不快樂。

她努力經營自己的孤獨,與世界安然相處。

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掛急診、一個人看唱KTV、一個人……從來沒有覺得“不快樂”過。

後來,40歲的時候,她結婚了;44歲的時候,她有了孩子;46歲的她發微博感慨:“單身不單身我都經歷過,雖然方式感覺不一樣,但都可以很快樂。”

我懂得她的那份快樂,對於一個內心豐盈的人來講,快樂是自己給自己的,和另一半無關。

“因為保有你,我感覺幸福,同時保有自己,所以能安心自由。”這是她在《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中的智慧坦露。

她的婚後生活是這樣的:夫妻倆一起出門,然後去不同的電影院看不同的電影。兩人再一起回家,進家門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去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

朋友們都說:“你倆太有距離感了。”

可劉若英說:

“最好的夫妻關係,就是在枝繁葉茂的同時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真正的愛不是佔有,而是維持Ta的本貌,保持Ta的自由。兩個人允許彼此做自己,是這段感情成熟標誌也是快樂的根本。

這就是劉若英,在得體、堅持、專注、幽默中穿越孤獨;在快樂的孤獨中,相遇、成熟、完整、幸福。

本文為十點讀書籤約作者李曉木創作。


十點讀書

要說起最喜歡的明星,莫過於奶茶劉若英了。不因為她的才華,而是因為她的坦然。我從沒見過有哪一個明星能像奶茶這樣如此自若。

“我和大家一樣,一樣去市場買菜,一樣為了5塊錢殺價而沾沾自喜,一樣去排隊打出租車,一樣為了兒子發燒該不該吃退燒藥而煩惱。我們都一樣,面對各自平凡卻不簡單的生活。”明明身處紛繁複的娛樂圈卻依舊保持最平和的心態,時刻都知道自己要什麼,自己處在一個什麼樣的位置,對生活的參悟宛若哲人般睿智。

想唱歌了,就出專輯,將自己的心聲與經歷全都放進歌詞中,然後大膽地唱出來。覺得自己能演戲,就全力付出,然後抱著獎項回來。這一切都看似極其勇敢與自信,但是隻有她自己知道“我跟很多正在努力的你一樣,會覺得自己極度缺乏自信,但這讓我不斷地想要試探,去認識從未預見的自己。 我希望大家看到我,就像看到自己一樣。”

舞臺上的盛放,對音樂地痴迷,對錶演地喜愛,都贏來無數的掌聲,奶茶卻說:“我從來不是一個偶像,不是讓你們來崇拜或羨慕我的,我們是來陪伴彼此的同溫層。”

敢為愛痴狂,每次遇見愛都全身心投入,奶茶的安全感從來不來自他人。

1991年遇見陳昇,奶茶的人生髮生了變化,開始步入了一條不同於之前規劃的人生之道。對待恩師既有感恩又有喜歡,但是這種喜歡只能深藏於內心之中,每每遇上流言奶茶都淡然笑之。她再明白不過:清者自清,不越界也不解釋,喜歡你是我的事,不打擾也是我應該堅守的原則。

後來奶茶遇見了陳國富,等了21年,付出了一個女孩最美好的青春,也沒有等來結果。還好,她遇見了瞭解她的鐘小江。

廖一梅說:“在我們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鍾小江也許沒有陳昇與陳國富的才華,但是鍾小江足夠了解奶茶。鍾小江給奶茶的是一種“敢於躺在懷裡孤獨”得自若。即使結婚了,依舊能夠出了門轉身走進兩家不同的電影院看著各自喜歡的電影。

很多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結了婚,女生就是圍繞著灶臺與丈夫孩子轉,沒有了自我空間。奶茶的婚後生活卻給我們展示了不一樣的狀態,不覺驚呼原來還有如此一種生活方式。奶茶說:“我沒有改造他,我們既然互相選擇變成彼此的伴侶,就是因為我相信彼此身上都有這個特質,如果他不能接受這樣的我,我也不會嫁給他。”

當我們為了戰勝孤獨與寂寞而去相識一個人,找一個人陪伴自己過一生的時候,奶茶選擇了別樣的孤獨,“窩在愛人懷裡孤獨”,並在孤獨中提煉出自由與幸福。

如果說奶茶像誰,我能想到的就是三毛了,那個追尋自己靈魂的人。奶茶亦如三毛,都是有靈魂的人,雖然不是標準的美女,卻是像一杯溫暖的奶茶,雖沒有紅酒的高貴典雅,沒有咖啡的精緻摩登,卻有一種溫潤香濃的芬芳,有著茶的清淡與韻味。

真實而非遙不可及,從青澀蛻變到成熟,歲月在她的身上留下的是更多的睿智。願你也如奶茶一般: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活出自己理想的樣子!


韶韶生活

初知劉若英是在課間的時候聽到她的歌,

“請允許我塵埃落定,用沉默埋葬了過去,滿身風雨我從海上來,才隱居在這沙漠裡、、、”覺的很好聽。

後來才知道她是奶茶劉若英。她的聲音很有辨識度,像講故事一樣娓娓道來把你帶到她的歌裡。《後來》、《為愛痴狂》風靡一時,很經典的歌。

她演的電視劇《粉紅女郎》裡的方小萍’結婚狂’深入人心。

喜歡她的歌聲,喜歡她的才華,喜歡她的淡然,喜歡她的為愛痴狂。

她與老師陳昇的事情轟動一時,我想那是由崇拜演變的愛慕吧。

在奶茶最火的時候陳昇放她走,讓她在演藝圈自己發展,後來演了電影,電視劇,為動畫版梁祝祝英臺配音,成就了天后劉若英。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66070004665d555b2639\

七色花彩虹雨

劉若英這兩年已不常出現在大眾視野,好像沉寂消失了一般,喜歡她的人有些遺憾,不喜歡她的人歡天喜地。

關於劉若英與陳昇的故事,許多人說她“小三”還“小三”的這麼理直氣壯,這麼冠冕堂皇聖女一般。實際上只是劉若英一人用力愛過,這兩個人並沒有發生過什麼越界的事,陳昇對劉若英的那份理智讓她痛苦與痴狂,卻也只能靜靜的站在原地。愛一個人並沒有錯,真實的感情是一段人生的故事。曾經主持人問陳昇:你喜歡劉若英嗎?陳昇說:“我當然喜歡她,要不我為什麼為她做這麼多的事。可我的喜歡,也只能到此為至。”劉若英也做得很好,到此為止。

可能也正是這樣的感情帶給她的痛苦,讓她能唱出那麼多的情歌,傷痛、不捨、得不到與無奈都在她的歌裡,無關唱功好壞,就那麼淡淡的靜靜地唱出心聲,像一個有著治癒嗓音的女生唱著治癒不了自己的歌一樣。對劉若英的痴迷,大致就是因為這些伴隨青春回憶的歌,不同於現在快節奏的流行音樂,歌曲的綿長回味就像一杯經久餘溫也在的香濃奶茶,溫暖著身心,陪伴在無數個孤獨難眠的夜晚。

“奶茶”這個代號至今最認同的就是劉若英,她在自己的《我敢在你懷裡孤獨》中寫道:“人的一生,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相處則是儘可能地縮小,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這樣看透人生淡然處世的態度,叫人怎能不喜歡呢?


星光邦


1.始於教養:優良教養滲透進她血脈裡。

2.行於夢想:劉若英從小喜歡音樂,為了實現音樂夢,高中畢業後她放棄戀人,依然選擇了美國加州州立大學,主修聲樂。

3.獨立且有度:劉若英和鍾石散步結束進家後一個往左,一個往右,原來兩人有各自獨立的臥室和書房。有人說:“這樣是不太有距離感了。”

可劉若英說:“最好的夫妻關係,和睦也能保有完整的自我。”

4.她最主要原則就是——不違背內心。她不違背自己,努力追求精神品位,所以具備很高的人生質量。



你覺得剛看過的回答怎麼樣?
謝謝你為回答打分!
極差
較差
一般
不錯
很棒
感謝你的打分,你的打分對我們很重要!

重新打分


大愛動物控

知道劉若英是源於她的那首《為愛痴狂》,當年有個戰友每到休息的時候就用放卡帶的隨身聽循環播放,是的,就是那種翻來覆去的單曲循環,那時感覺好聽到爆,同時也知道了一個叫劉若英的臺灣女歌手。

我不追星,但多年來一直保持對她的厚愛。劉若英給我的感覺她根本不像娛樂圈的人,就像一位鄰家大姐姐那樣的存在,沒有娛樂圈的紙醉金迷,更沒有明星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即使是和陳昇的無奈之愛,也是那樣的乾淨,讓人愛憐。她有一種讓人感到接地氣的親近感,特別是穿著白襯衣牛仔褲的時候,她似乎就是你我的朋友。

劉若英是個歌手,同時也是演員,更重要的她還是個作家,很好的文化素養和大家閨秀的涵養,造就了她如沐春風的溫婉氣質,不張揚,沒有攻擊性,而且又可愛隨性,我想這應當就是她討人喜歡的地方!

聽她的歌,就彷彿在讀一篇優美的短文,剝開歌詞就是美麗的或悲或喜的故事。

我一直期望她能來我們城市開一場演唱會,聽她那些為愛痴狂的故事以及後來的後來!


元芳有看法

喜歡回答關於劉若英的問題,更喜歡劉若英其人答過多次。總結一句話:

劉若英的眼淚-------娛樂圈的道德典範。

劉若英------女人的典範。


硯田散人

劉若英樸實自然不做作,最重要的是,她活得簡單。

除了奶茶妹妹章澤天,如今京東劉強東的妻子,其實娛樂圈還有一個奶茶妹妹,她叫劉若英,是一個特別溫暖的女人。

試問娛樂圈那些作死的女星,有幾人敢這樣自拍自曬的?這樣的劉若英,你能看出她已經年近50了麼?

奶茶不算漂亮,出道多年,拍片產量不多,演出卻勇於嘗試不同戲路,挑戰自己,也挑戰影迷對她的肯定,感性知性兼具,演技獲得各界的肯定。

而且人緣好,開個演唱會,湯唯、周迅、桂綸鎂都去了。

誰能比?


大叔貴梗

沒有原因,就是喜歡奶茶



金萊集團懂事局局長

她的音樂素養很高歌都很好聽,她的文章寫的也很美,更重要的是她沒有像娛樂圈的其他明星四處宣傳自己刻意打扮自己生怕觀眾忘了自己。她一直都是努力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演戲或唱歌。她帶給大家的是真誠淳樸,就像鄰居家的小妹一樣可愛。她的愛也是那麼真那麼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