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晉僖:太極養生操作用及練法

太極養生操,也叫關節活動操,它是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國家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陳正雷大師根據自己多年練拳經驗,總結的一套既得功快又健身的功法,通過肩臂、腰胯、膝、肘、腕、踝等關節活動,使肌肉、筋腱松馳,關節舒展,血脈暢通,促進氣血運行,對練功者是練功前的準備活動,可以振奮精神,強化練功效果;對患有高血壓、冠心病、骨質增生、神經衰弱、胃腸官能症等慢性病者,通過練習均有較好的療效。方便宜學,不受場地、時間等條件限制,男女老少皆宜。

張晉僖:太極養生操作用及練法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拳照

一、名稱(從上到下)

旋轉頭頸、活動腕關節、活動肘關節、活動肩關節、單手掄臂、架臂轉腰、擴胸振臂、掄臂拍打、上下揉腰、旋腰轉胯、提膝擺胯、弓步壓腿、活動膝關節、並步壓膝下按、左右跪膝、活動踝關節、僕步壓腿、引體向上和放鬆彈抖。

張晉僖:太極養生操作用及練法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二、作用

1、拳之基石,研練獲益

太極養生操是練好陳氏太極拳的築基功。人們往往認為它簡單易學,枯躁泛味,不注重練習,忽視它的作用。經常研練,它不但疏通筋絡,預防關節,還能催掉關節各部位僵硬,變鬆為柔,由局部的活動引動周身,保持協調。太極拳肩胯關節最不容易打開,如果按要求練習,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活動肩關節,是為了拉開鎖骨、肩胛骨和胸骨,達到沉肩墜時、含胸塌腰,練出松活彈抖的肩靠、胸靠和背靠及柔化勁。活動胯關節,是為了拉開胯骨與骶骨,使上下部位氣血疏通,達到以腰為軸帶動周身運動。因此,太極養生操對練好太極拳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張晉僖:太極養生操作用及練法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2、舒筋活絡,氣血疏通

現今常見的疾病和亞健康現象反映的多是經絡出現堵塞等病,很多都是由於身體無法將內部的垃圾排出去所造成,原因有氣血不足,傳輸通路淤塞等。往往很多人在活動的時候有些關節咯咯發出響聲,形成響聲的可能有兩個原因,一是身體缺少鍛鍊,關節處的軟組織老化,二是由於當今人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體的臟腑器官時常處在緊張被提起的狀態,而普通的體育運動只能是運動肢體,無法深入五臟六腑。太極養生操能夠以簡便易行的方式去拉伸和疏通這些通路,使內臟器官得以疏解放鬆,起到舒筋活絡,氣血疏通之作用。

3、事前熱身,預防損傷

正常人們往往依靠跑步、打球去鍛鍊身體,如果松不到位,久而久之會產生運動傷害等病。人體平時長時間處在單一的體態姿勢下,很多關節肌肉很少得到運動,運動時如果沒有把身體各部位充分活動開就進行運動,很容易就會受傷。如果在運動前做一下太極養生操進行熱身,使身體的柔韌度增強,充分放鬆身體各個關節和肌肉,就能夠避免運動時的運動傷害。

4、舒緩運動,心態平和

太極養生操是一種舒緩的有氧運動,平和的韻律使內臟容易放鬆,“調和”的感覺進入到裡面去,內心就可慢慢舒緩下來,如此由身體而及心靈地放鬆,與單訓練肌肉的一般體育運動完全不同。因此,經常練習太極養生操,很容易使人在心態上慢慢趨於平和,達到強身健體之功效。

張晉僖:太極養生操作用及練法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5、持之鍛鍊,增長智慧

太極養生操是一個系統化的鍛鍊過程,需要把全身的每一個關節部位都要運動到位。久而久之,慢慢的就能體會到如何協調地運用最小的能量完成一個動作,體現出動作的美感。如此,持之以恆的鍛鍊就能養出有系統、有計劃做事的習慣,智慧漸漸就生出來,增長智慧和見識。

三、練法

太極養生操練時要做到以下要求

1、松

松是指形體而言,不但機肉要放鬆,連同骨髄、內臟、皮膚毛髮都要放鬆,全身各處無絲毫緊張趕。只有“松”,才能拉開身體的筋絡,使身體能夠氣血通暢。而放鬆也有一個順序,即從頭頂百會穴開始,面部表情、脖子、肩膀、胸背、肚子、腰、胯、腳踝、手肘、手腕等一節節放鬆下來,把重心松到腳後跟,前腳掌放鬆地十指抓地。

2、靜

靜是指意念而言,做到思想清靜集中,排除一切雜念,一心一意練習,才會取得良好效果。

3、順

嘴微閉,舌抵上顎,用鼻子呼吸,動作與呼吸配合自然,不要憋氣,做到氣沉丹田。氣沉丹田是通過膝蓋微曲使得橫膈膜打開,腹部放鬆下來,呼吸自然,下盤穩固,避免了憋氣、上重下輕、重心不穩的毛病。

4、正

立身中正,不前傾不後仰,不左右搖晃東倒西歪。在膝蓋微曲的前提下,通過鬆胯、扣尾閭達到立身中正。尾閭,即脊柱最後一節,平常人們的脊柱為“S”型狀態,要尾閭微扣,腰部自然地向身後方向放鬆下來,脊柱自然伸直,上身即變成一塊光滑的平板,可以緩解腰背的疲勞,並且促進氣血的循環暢通。“微”扣尾閭,講求的是尾閭放鬆,只要能夠讓脊柱伸直即可,不要將臀部過度地往裡縮。這樣才能氣沉丹田,立身中正。兩眼要平視前方,不左右亂飄。目光太低讓人感覺沒信心,太高又顯得傲慢目中無人。同時也要下顎內收成為習慣,這樣才能心神合一,精氣合一,因為脖子是神經系統的中樞,神經都要經過這裡。

5、緩

動作節奏要舒緩、平和、勻速,不能過於激烈,不能用猛勁、蠻勁,只有慢才能肌肉放鬆,從而才有可能進一步使五臟六腑得到放鬆。

張晉僖:太極養生操作用及練法

正雷太極書院張晉僖老師授課中

6、圓

所有動作要圓,直者自然直,不能僵直,彎者,自然彎曲,手臂身體皆遵循最自然的弧線。五指也是自然直,不要僵直,也不要太過於蜷曲,不要用力張開,也不要收緊並在一起。

7、敬

要中規矩守規矩,每一節動作都有一些基本的要領,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所以需秉持恭敬的心態認真對待每一個動作要領,仔細揣摩之精髓。

8、養

練完後不能馬上坐下休息,可以先站一會或散個步,進行對周身各部位由上向下拍柔打放鬆。這時一定要注意避風,不能進入空調房間或用電風扇對著吹和洗涼水澡,同時大風天氣不要在戶外練習,否則容易受風寒感冒。

9、量

練習時間每次20分鐘至40分鐘,逐漸增加,運動量要根據個人身體素質靈活安排,以練完後身體稍感疲勞但精神舒暢為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