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炒股如何控制风险?做一个理性的投资者

某大公司准备以高薪雇用一名小车司机,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之后,只剩下三名技术最优良的竞争者。主考者问他们:“悬崖边有块金子,你们开着车去拿,觉得能距离悬崖多近而又不至于掉落呢?”

“二公尺。”第一位说。

“半公尺。“第二位很有把握地说。

"我会尽量远离悬崖,愈远愈好。"第三位说。

结果这家公司录取了第三位。

【“欲望是无止境的,股市里面风险是第一位的,收益是第二位的,能够控制住风险的人才是一个成熟的交易者。”那么您能够做得到吗?】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不应该对抗市场,或尝试击败他。没有必要比市场精明。趋势来时,应之,随之。无趋势时,观之,静之。等待趋势最终明朗后,再动手也不迟。这样会失去少量的机会,但却赢得了资金的安全。你的目标必须与市场保持一致,顺应市场的趋势。如果你与市场保持一致,利润自会滚滚而来。如果你看错了趋势,就得使用古老而可靠的保护伞止蚀单。这就是趋势和利润的关系。

操盘成功的两项最基本规则就是:停损和持长。

一方面,截断亏损,控制被动。另一方面,盈利趋势未走完,就不轻易出场,要让利润充分增长。多头市场上,大多数股票可以不怕暂时被套。因为下一波上升会很快让人解套,甚至获利。这时候,买对了还要懂得安坐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交易之道的关键,就是持续掌握优势。

快速认赔,是空头市场交易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头寸遭受损失时,切忌加码再搏。在空头市场中,不输甚至少输就是赢。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在一个明显的空头市场,如果因为害怕遭受小损失而拒绝出局,迟早会遭受大损失,所以在股市操作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行的。

在股市中控制风险要遵循“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原则

一停:停止盲目的、无计划的买卖操作,有获利的筹码要及时兑现利润,深度套牢的股票也不要急忙割肉。

二看:就是了解股市中的各种情况,仔细研判行情的未来发展趋势,研判个股的运行规律,认真地选好股票,等待趋势的彻底转强。

三通过:当市场整体趋势重新转暖,个股成功有效地突破阻力位后,当投资者对市场的研判符合股市客观运行态势时,可以根据当时情况,适当加重仓位。


寻找中国股市最好的护城河

我们看重护城河是为了能在漫漫岁月与纷繁变化中寻得一个不变的坚实基础。护城河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础之一。但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即使在我们短暂的投资生涯中也是如此。无论多么牢靠的护城河都可能慢慢变浅或者慢慢干涸,甚至很快。因为现在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了。企业和人是一样的,很多时候无法预判未来的变化,连应对有时候也不容易。所以,我一直很希望能找到那种能最大限度地应对变化的护城河。它可以不太需要人们一直去挖深或者加宽,在岁月与时代变迁中有自己的一套。我认为它比较接近我心目中的最好的护城河。

那么,所以什么才是最好的护城河?这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之一。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物质条件

具体的、物质的东西只是门槛,不太算护城河,或者只是极浅的护城河。例如庞大的资金,只要利益足够,资金不是问题。规模或者渠道其实都是如此。渠道对应的是巴菲特说的网络经济,这方面我们身边都有足够的例子。互联网的兴起重塑了渠道,有多少在传统渠道获得优势的企业一下子遭遇到了巨大的危机,甚至一蹶不振。那么技术呢?技术在某些行业算,但依然不是太好的护城河,因为科技变迁的速度在加快。甚至在很多行业,即使掌握更先进的技术也一再失败的案例时有发生。例如之前文章谈过的上世纪90年代的硬盘行业。

无形资产

无形的一些东西,例如品牌、转换成本、自然禀赋呢?这些相对物质条件是不错的护城河。但依然不够好,建立一个良好的品牌的成本在降低。信息的极大丰富和渠道的多样化,导致人群关注点碎片化,同时多样化细分的需求也使得更针对性的品牌建设成为可能。因此,近年来很多品牌的影响力在降低。特别是二线品牌。

转换成本也是一样,信息爆炸的时代,关注度自然会发散。转换成本也可能会下降。例如家电品牌,以前可能会直接看牌子买。现在搞不好会上网查查参数对比之后在几个牌子间选择。如果从占领心智的角度看也是如此,占领心智的时间可能没以前那么长了。

自然禀赋可能是不错的护城河。例如茅台,涪陵榨菜,自然禀赋很难发生改变。能酿茅台酒的地方只有茅台镇。能生产合适的大头菜的地方也不多。但后者更危险一些,技术的变化可能使得自然禀赋护城河变浅。至于茅台,情况肯定更加复杂,他的护城河并不仅仅是自然禀赋。但依然存在着一种可能——有一天人们的偏好发生了比较根本的改变。这种概率虽然可能很小,但并不是没有。对自然禀赋挑战最大的还是科技的进步。所以,它依旧不是最好的护城河。

背后的东西

单一的物质基础或者无形资产比较难构成稳固的护城河,自然禀赋除外。但结合条件看则有所不同。例如低成本不是太好的护城河,但低成本+稳定盈利+极大的规模,可能就是不错的护城河。这个具体例子代表的企业就是申洲国际。在纺织行业树立了自己牢固的护城河。

单一的技术也不一定是好的护城河,但技术实力+迭代速度+强大渠道销售可能就是不错的护城河。代表企业例如华为。还有很多例子,不一一列举。为什么这些企业能做到结合?

我觉得很大的原因要归功于一个良好的管理能力,而良好的管理能力背后更本质的是企业文化。


中国股市到底经历什么?

1990年~1996年:散户江湖时代

一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的股市,很多人可能会想起1994年那部电影《股疯》——上海街头,汹涌的人流提着板凳去排队等待第二天证券营业部开门,开门的一刹那,因为拥挤,很多张脸被挤贴到玻璃上而变形……

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股市的投资主体主要为中小股民。有调查显示,25岁到55岁的适业人群构成了个人投资者的主体;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杨百万”是这批投资者中成功的典型代表,他凭借着对政策的敏感、善于利用不对称的市场信息,能吃苦耐劳,从而在当年国库券倒卖风潮中发家。1990年,“杨百万”在别人还对国库券大感兴趣的情况下转战股市。1990年12月19日,他购买的500股电真空股票,成为交易所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2002年:机构坐庄投机时代

在“327国债期货事件”后,国债期货市场被关闭,大量资金流向股市,直接导致了1996年大牛市的出现。

可以说,1996年到2002年是中国证券市场上最为沸腾的岁月,与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股市相比并不逊色,内幕交易、庄股文化盛行。这段时期内,“垃圾股”得到了极大的追捧,ST股票甚嚣尘上。这段时期也是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以及诸多形形色色的资本系最为活跃的年代。

2002年~2007年:内外资机构群雄争霸时代

这一阶段,可谓是中国证券市场上群雄争霸的年代,QFII、险资、社保基金、阳光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纷纷崛起。

我国在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加入WTO后,证券业开始进入对外开放全新阶段。2002年7月,中国证券市场引入了QFII(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作为先进投资理念的导入者,QFII在A股多次扮演跑在市场曲线前面的角色。让市场称奇的是QFII屡屡精准的抄底技术。

2003年1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开始实施,国内保险资金运用开始进入快车道,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占保险公司总资产比重由10%上升到15%。2004年10月24日,中国保监会和中国证监会联合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直接进入股市。

2007年至今: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双格局时代

2008年的股市大跌,早已远去,但究竟缘何大跌,其实业内并没有共识。很多人认为是受海外金融危机传导的结果,亦有人把二级市场上大小非的解禁抛售行为作为“罪魁祸首”等等。

近乎整年的市场大跌,各方面的因素必然有之。但我更倾向于从市场的参与者角度来分析——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是主要原因。

2007年10月到2008年4月这6个月中,以大小非股东减持为代表的产业资本,不计成本抛售解禁股,话语权骤然增加,成为参与中国证券市场价值重估的新生力量。而金融资本则被迫通过杀跌来压低整体估值,使得产业资本在抛售过程中收益大幅降低。最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双向博弈加速了市场的寻底过程。

经过2008年的大跌,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力量并非是减弱了,其实是增强了,而那场大跌的最终胜利者其实是产业资本。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庄家让散户亏钱的手段

庄家常用手法1,利用涨跌板进行诱多或诱空。有些股票由于盘子小,庄家很容易将股价拉到涨停板,或跌停板,特别是在高度控股的情况之下。在强者恒强的观念下,在这种情况之下,放量涨停,特别是在高位的时候,要格外小心。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庄家常用手法2,尾市拉高,真出货假拉高。在分时图上,经常会看到在收市的前几分钟,某个股票放量拉升。其实,这样的拉升往往是由于庄家资金面不够多,尾市拉升对资金需求不高,因此,这类股票要注意。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庄家常用手法3,在高位放量突破。股价上涨在高位,任何的放量突破,都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其大概率都是出货的情况。当股价上涨高位的时候,利用巨量吸引接盘者,这样的票上涨的力度不大,时间不会太久。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买入技巧口诀

(一)巨阳入海,放心购买

股价跌到低位后,某日大幅低开,当天收出一条巨大的阳线,这条阳线就叫巨阳落海。从理论上讲,该图线是多方发起攻击的一个重要信号,尽管开盘时,空方拼命打压,但多方早就做好了反击的准备,当空方的脚跟尚未站稳时,多方就全力以赴,展开战斗,将空方一网打尽,形成一条特大的阳线。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二)天上雨来急,多头应进场

股价加速下跌的走势;地下水亦涨,指的是成交量逐日增加的形态。两者联系起来看,就成为“天上雨来急,地下水亦涨”的一幅江南水乡春雨图。

(1)该形态出现前,股价应由一断较深的跌幅,基本跌到了底部。

(2)形成该形态的图线至少要有三条,总跌幅应在10%以上。

(3)该形态中的每条阴线应相连,中间不能插入阳线。

(4)该形态形成过程中,成交量也应相应增加。具备上述特征的走势,就是可信的“天上雨来急,地下水亦涨”形态,是可信的买入信号,可以放心做多。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三)三军会师,看好后市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所谓“三军会师”,就是5日、10日、30日(也可以是20日)三条移动平均线,从高位向下运动到低位后,抬头向上,而且会合在一起。

三线走到一快,意味下降行情的结束,新一轮上升行情的开始,此时买入,是难得的赚钱机会。

5日、10日、30日三条移动平均线在低位会合时,表明短中长线投资者的持股成本渐趋一致,除短线有微薄的利润外,中长线均无获利盘,上挡抛压不重,股价容易上升。所以“三军会师”图线是信的过的买入信号,应趁回档之机,逢低介入。

(四)五阳上阵,股价弹升

中国股市已经“穷途末路”,救援军将全军覆没,惨状堪比15年股灾

“五阳上阵”,是指股价跌到低位后连续出现的五条小阳线的走势形态。这五条阳线,像五位英雄战士,整装待发,以便攻城夺地,取代“空军”,表明后市将是 多方的天下。此时可随“五阳”一道,参加夺城战斗,分享未来的胜利成果。五条阳线在低位出现时,表明底部做多的力量较强,连续五天都是多方取得胜利,“空 头”已被打的无立身之地,后市股价就会趁机上升。


交易的最后需要什么?

有所为,有所不为:什么时候参与交易,什么时候不参与交易,什么机会可以交易,什么机会可以主动放弃(譬如最近坑杀最惨烈的区块链,在炒作进行到第二天之后的每一天,每前进一步都是有极大的风险,而风险来自于监管层的不断施压。第三天,第四天仍在参与的大多数是遭遇了重大挫折。而优秀交易员的交易标的过滤系统标准肯定是比大多数人要高出很多的,这样的好处是过滤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也屏蔽了很多不确定的无效交易,当然缺点是因为标准太严格确实会漏掉一些套利机会。这就像信奉龙头战法的金田不会像无影脚一样重金天天怼首版,无影脚也不会像欢乐海岸那样在龙头或者妖股的第四版第六版或者第八版甩出那霸气侧漏的万手单联排,成都帮大多数时候在尾盘群体而动搞挖掘补涨不会像淮海中等在早盘大手笔万手单猛攻接力板);

懂取舍,知进退:在风险来临时,弃卒保车还是负隅顽抗还是卧倒装死,尽力尽量做出能力范围内的最优化抉择(譬如决不让赚钱的交易变成亏钱走,决不让可以及时止损的交易变成第二天跳空低开走);

会反思,要总结:反思自己的失败交易并吸取教训,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有失败的交易都是有意义的,都会教会一些东西的。总结自己的成功交易,并将成功交易发生时候需要具备的一些细节条件加以优化完善(譬如说是根据集合竞价,盘中异动,板块人气,尾盘情绪转折,技术形态等等);只有这样,你的每一次交易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变得更加的有意义。时间一长,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慢慢积累下来的沉淀下来的东西才会转化为你最后破茧成蝶的力量。

最后知行合一:这个过程,我用了八年。才真正算得上是想通了,并做到了。

行文至此,心中不禁万千感慨:可叹当局者迷,可叹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庐山真面目。

路漫漫,其修远。

江湖路远多险恶,有缘人得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