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长、板材均衡发展 结构优化助盈利提升!

公司业绩创历史新高,降本增效助推盈利能力上升。2017年马钢钢材产量1860万吨,同比增加5.14%,炼钢产能利用率达85.77%,较2016年提升6.9个百分点,产能利用率相比于南方钢企还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公司的长材、板材毛利达49.93亿、51.30亿,年增幅230%、23%。公司的费用控制在较低水平,明显领先于行业平均。吨钢毛利与费用改善叠加产量增长,马钢净利润增长较快,2017年净利润达50.72亿元,同比增长303.62%。

板材、长材均衡发展,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重点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中高端板材产品且淘汰部分落后长材产能,板材占比由2013年的41%上升到目前的51%,长材占比由2013年的58%下降到目前的48%。公司钢材细分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17年汽车板、家电板、高效电工钢等高附加值品种钢占钢材生产比例的49.3%,相比2015年上升26个百分点。

安徽省钢企龙头,区位优势明显。公司的钢材产量占安徽总产量的62.68%,在安徽地区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36%。安徽为我国汽车、家电的重要工业基地,且近两年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投资增速显着高于全国平均。在优良的供需格局下,安徽省的钢价以及毛利水平在全国处于高地。加之马钢处于长江之滨且靠近入海口,进口铁矿石及销售钢材的运输成本低廉。

汽车板产量行业领先,逐步走向高端化。2017年公司的汽车板产销量约250万吨,在国内排名第5。2018年,马钢提出汽车板280万吨的销售计划,销量再增12%,至五月已完成118万吨。同时,2017年马钢高强度钢产销量84万吨,年平均涨幅达38.46%。公司的汽车板产品不断升级,客户群体不但发展,已与通用汽车、一汽集团等十几家中高端客户达成密切合作。

轮轴市场龙头企业,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释放。目前公司轮轴产品产量仅占钢材总产量的1.04%,对总利润贡献较低,未来业绩有望进一步上升。高铁建设的快速发展推动轮轴需求上升,我们估计未来三年每年高铁动车组车轮需求量约为2.3万吨。公司于2017年作为国内首家公司打入高铁车轮市场,高铁车轮订单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风险因素。汽车板竞争程度超预期;公司在高铁车轮市场的份额提升不达预期;行业需求不达预期以及供给超预期而导致钢材价格下跌。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8-2020年EPS分别为0.70/0.76/0.80元(2017年为0.54元)。公司是安徽省龙头钢企,产品结构均衡且不断优化。2018年热轧板材平均盈利水平提升较多,将提升公司板材整体的毛利率。未来冷轧板材利润水平的合理回归也将进一步增厚公司的盈利。考虑到公司稳健的盈利能力以及持续优化的产品结构。我们给予公司2018年7倍PE估值,对应目标价4.90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