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葬場見一副對聯,上聯:「餓死不殺下蛋雞」, 下聯一出無人不服

對聯是我國的傳統文化之一,是中華語言獨特的表現,每家每戶逢年過節,或者店鋪開張都要寫上一副對聯,這樣才能有好的彩頭,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也都喜歡對對聯,清朝皇帝乾隆和名臣紀曉嵐就經常對對子,比較經典的有:乾隆說:兩碟豆,曉嵐答:一甌油。乾隆說:我念的是: 林中兩蝶鬥, 曉嵐道:我念的是: 水上一鷗遊。

火葬場見一副對聯,上聯:“餓死不殺下蛋雞”, 下聯一出無人不服

對子不是讀書人的專利,古時候農民一般都窮的沒錢唸書,但是對子還是要寫的,所以也湧現出很多引人深思卻簡單明瞭的好對子,這種對子現在也是廣為流傳,比如前段時間特別火的一副對子,是一個酒店門前所貼,上聯:“窮也罷富也罷來吧”下聯:“愁也罷樂也罷喝吧”非常有趣。

火葬場見一副對聯,上聯:“餓死不殺下蛋雞”, 下聯一出無人不服

前段時間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好對子,我開車出去玩的時候偶然路過了火葬場,看到這樣一副對子,立馬停車把它抄了下來,上聯是:“餓死不殺下蛋雞”,這個上聯很有意思,下蛋的雞講的是家裡的收入來源,不能為了一時的痛快就斷了收入,這樣的話餓死的只會更快,倒是很契合火葬場的性質。

火葬場見一副對聯,上聯:“餓死不殺下蛋雞”, 下聯一出無人不服

這樣一個上聯怎樣對下聯呢,有朋友給我對了個下聯:“再窮不賣看門狗”,看門狗是指對自己忠誠有幫助的人,不能因為窮困就出賣這樣的朋友,感覺很有道理。但是當我看到火葬場的下聯時,才是真的服了,下聯是:“再富不宰耕地牛”,耕地的牛是指幫助自己發家的朋友,即使自己以後再富也不能過河拆橋拋棄這些人,如果你這樣做了,以後當你再出現困難時就不會再有人願意幫你,這樣只會死得更快,也是非常契合火葬場的性質。

火葬場見一副對聯,上聯:“餓死不殺下蛋雞”, 下聯一出無人不服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看到火葬場這幅對聯我是真的服了,大家有沒有更好的下聯,或者其他更好的對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