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还要从1到N:工具产品内容化是个持续的过程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内,“工具已死”的说法充斥在创投圈。因为在很多人的惯性思维里,工具类产品的使用特点就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用完即走”。核心产品被定义被工具属性,那么迟早会被淘汰或者取代。而且变现很难,因为工具型产品的用户黏性最弱,它的用户更换成本非常低。

用户在产品上投入的时间很短就决定了广告投入方面注定是有限的,而且主营功能并不具备留住用户的“强关系属性”,别说用户的深度运营了,能够留存就是个不错的结果。工具类产品使用场景天花板非常明显,拓展空间有限,可替代性也极强,例如天气预报之类的功能,在很多APP上都可以作为附带功能。

因此,无论如何工具产品要想进一步发展后期势必需要做好“去工具化”这件事。于是在这样的驱动下,几乎所有的工具类产品都开始向着“平台化”的目标靠近。

而在商业化往往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方面,对于工具类产品而言,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工具,工具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方便用户,提升效率;另一方面,工具类产品的去工具化过程其实就是内容化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降低办事效率,与工具型产品“效率至上”的原则相违背。

从0到1,还要从1到N:工具产品内容化是个持续的过程

而对于美图来说,其实一直都在以“美”为核心展开业务布局,这个属性意味着美图一直在服务同一个用户群:关注美的用户。后来基于数亿爱美用户美图又开发了美拍、美图手机,其核心卖点是自拍+美颜。

美图在其原先工具属性产品的基础上又进军美拍,其实就是一个从0待1的过程,突破了原先人们对工具产品的认识,因为对于工具类产品来说,做内容,根本不占据优势。因此美图并不是在原先工具平台上进行商业化,而是“另起炉灶”。后续的电商、手机则可视作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这两个阶段都同样重要。

然而如今,在面对抖音、快手等短视频领域后起之秀的冲击,美图居然出现了用户流失的现象,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三个方面。

首先,美拍绝对称得上移动短视频领域的先行者之一,然而却不是分蛋糕最大的那一位。

从本质上讲,其实短视频的突然爆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程度水平息息相关。在早期的美拍等短视频确实吸引了很多的用户,但似乎总感觉不是特别火。事实上从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移动短视频以模仿国外Vine模式为主,缺乏瞬间能够抓住人心理的产品功能以及有效的关系链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