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在人工智能潮流全面掀起的今天,智能音箱成了中國廠商在智能家居領域用來試水的產品。在過去的半年裡,智能音箱新品的發佈會頻率,似乎有趕超智能手機產品發佈會次數了。智能音箱在硬件配置上越來越高,功能越來越多,似乎都顯示著這個市場的火熱。然而,這一切的背後都離不開語音技術的支持。近日,全球知名創投研究機構CB Insights就中國語音助手的崛起對智能音箱市場的競賽進行了分析,從這一新興市場的參與者、合作伙伴及其商業模式展開了論述。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2014年,亞馬遜發佈了由人工智能助手Alexa提供語音技術支持的智能音箱Echo,標誌著家庭智能化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四年來,Echo也一直不負眾望,主導著智能音箱市場。

然而,隨著智能音箱的普及和高度商業化的進行,它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的現象。早期的領導者亞馬遜也正在逐漸失去其市場份額——不僅僅是因為競爭對手谷歌的日益強大,還有來自中國新玩家的有力威脅。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可以說,目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僅在2016年就達到了4.3萬億美元的消費支出(參考數據,同期美國第一,為12.5萬億美元;日本第三,2.7萬億美元)。根據Juniper Research的數據,中國智能家居市場在2018年有望達到230億美元,其中智能音箱和AI語音助手正成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換句話說,隨著中國智能家居市場不斷升溫,諸如谷歌、亞馬遜等老牌企業正面臨著新的挑戰。

亞馬遜谷歌缺席中國市場

對於中國市場,其實是國外品牌“嚴重缺席”的市場。因為不管是Amazon Echo還是Google Home都沒有進入中國。除了監管原因外,還在於中國語音的複雜性(包括130種方言和30種書面語)。目前,在美國的產品中,只有蘋果手機的語音助理Siri是支持普通話的。

所以,它們的缺席就為本土的科技公司留下了巨大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智能語音變成了中國對人工智能技術重點關注的四大領域之一(餘下為智能醫療、智慧城市和自動駕駛)。

新的商業模式模糊了競爭界限

目前,涉足智能家居市場的中國企業為了搶佔全球市場份額並在國內擴張,均部署起了一種雙重商業模式——在與美國科技公司合作,進入國外市場的同時,在國內與語音AI初創公司合作,展開在國內的銷售。下面舉幾個例子。

聯想——牽手亞馬遜進入美國市場

為了進入智能音箱市場,聯想選擇與亞馬遜牽手,在美國推出了內置Alexa的智能音箱。當然,這一舉措與亞馬遜的發展戰略是相一致的,即與第三方硬件製造商合作,將Alexa語音軟件作為一項服務出售,從而擴大Alexa的滲透市場和用戶基礎。

為了進一步提高其硬件能力,聯想還與三星子公司、音頻設備製造商曼卡頓展開合作,生產高音質的音箱。與此同時,曼卡頓與亞馬遜也有合作關係,它會銷售搭載了Alexa的智能音箱。這就進一步模糊了全球市場的競爭界限。

至於在中國,聯想搭載了本土智能語音創企AISpeech的語音識別軟件來組建智能音箱。

出門問問——抱谷歌“大腿”,進軍智能市場

2015年,谷歌對出門問問投資了6000萬美元,這是谷歌在中國進行的首次直接投資。出門問問主要生產支持語音的手錶、音箱、鏡子等智能產品。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出門問問的產品TicHome內置了谷歌助手,在全球範圍內銷售。由於谷歌在中國面臨嚴格的審核,所以出門問問則內嵌自己的語音對話軟件進行國內銷售。

小米——微軟還是亞馬遜,搖擺不定

小米,作為一個後起之秀,除了不斷在手機市場發力外,也在致力於擴張自己的智能生態系統。目前,它正在與亞馬遜合作研發自己的AI助手,還有可能集成微軟Cortana,形成新的智能音箱產品線。而小米與微軟的合作可能縮小微軟與谷歌、亞馬遜之間的差距。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除了手機和智能音箱,小米的智能產品還包括智能電視、掃地機器人、智能燈具等等。

BAT的語音佈局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阿里——天貓精靈的主場

自2017年7月以來,阿里已經銷售了超過100萬臺“天貓精靈”。它搭載了AI助手AliGenie,對標亞馬遜的Alexa。與Alexa相似的是,用戶可以在阿里的電商平臺上添加超過100個技能,實現語音購物。

此外,AliGenie還可以通過手機的攝像頭識別物體,包括4萬個藥品包裝、兒童書籍封面等,其醫療保健功能特別針對中國老齡化現象和視力障礙患者進行了設計。阿里不僅把智能音箱定位在智能家居領域,還給10萬個萬豪國際酒店客房配備了智能音箱,提供禮賓服務。

騰訊——雖最晚入局,卻有用戶基礎

中國智能音箱的崛起:內外合作尋求全球發展!

中美的市場爭奪戰

總的來說,智能音箱市場的爭奪戰一刻都沒有放鬆。中國企業的低價戰略對美國企業的威脅會越來越嚴重,並迫使它們更加專注於人工智能的研發。實際上,中美雙方的科技巨頭瞄準的是同一個戰場,甚至是同一個合作伙伴(比如與聯想和亞馬遜均有關係的曼卡頓)。

而在小智君(ID:Aiobservation)看來,智能音箱作為智能家居控制中心的關鍵入口,已經成為了巨頭們佈局智能家居市場的必爭之地。而入口又往往會決定整個生態系統中智能硬件的選擇,選擇了某個控制系統的用戶,很大程度上也必然會選擇與之配套的智能家電等硬件,這也是為什麼谷歌、亞馬遜、蘋果等巨頭都在積極擴充自有控制系統的支持品牌陣列。

誰入局時間更早,誰擁有更大規模的第三方智能硬件支持力度,誰就能在智能家居市場佔據更多的主動權。在國內的情況來看,或許又到了一些軟硬件製造商站隊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