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院慶專題|曹來賓教授:學問一生博深 爲人一世楷模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曹来宾教授:学问一生博深 为人一世楷模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曹来宾教授:学问一生博深 为人一世楷模

曹來賓(1926年-2012年),山東省昌邑市人,放射學教授,我國骨放射學的奠基人和帶頭人,在國內放射學界被譽為一代宗師,曾被國務院授予首批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並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多次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才、青島市先進生產者等榮譽稱號,曾當選山東省第六、七屆政協委員。

妙手回春創奇蹟 精勤不倦攀高峰

曹來賓教授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從事地方性氟中毒、職業病塵肺和潛水病的研究,親自到地方病氾濫的邊遠地區實地考察,收集數據。《氟骨症X線診斷學》首開我國氟骨症X線研究的先河,在國內醫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引起全國廣大氟病地區的重視,並建立相應機構進行氟病的研究和防治,對全國地方性氟骨症的研究起到了帶頭和推動作用。

為研究職業病塵肺,曹來賓教授付出了極大心血。他帶領老一代職業病診斷組的同志們不辭辛苦,不顧危險,深入礦山坑道實地勘察,親臨青島石棉、炭黑、滑石、水泥廠及採石場瞭解情況,兗州、淄博、坊子等煤礦、萊西石墨礦、招遠金礦都留下了他的身影。20多篇研究論文系國內首先發表,填補國內空白,為國家制定職業病和地方病診斷標準做出了巨大貢獻。《成人股骨頭壞死的X線診斷》獲1992年中華醫學會論文一等獎。

半個多世紀的研究隨訪,曹教授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中藥治癒骨肉瘤、骨轉移瘤、尤文氏瘤、上頜竇癌、胸骨肉瘤等疾病的珍貴臨床資料和照片。在1978年國際骨肌影像大會上,曹教授的中藥治癒骨肉瘤的學術報告震驚了世界各國影像專家,填補了國內外此領域空白。2008年,中藥治癒骨肉瘤影像學徵象研究獲青島市科技進步二等獎。曹教授為我國中醫中藥攻克骨惡性腫瘤作出了巨大貢獻。

曹來賓教授一生出版專著十餘部,發表科技論文180餘篇,曾是論文數量國內排名第4的醫學專家。主編、主審和參編專業著作15部,兩次獲全國科技大會獎,18項科研成果填補國內空白,2項填補國際空白。其中《骨關節X線診斷學》再版3次,共發行5萬多冊,被公認為我國第一部大型圖文並茂的骨放射診斷學工具書和高級專業參考書,並於1978年獲全國科學大會二等獎。

大醫精誠德為先 心繫患者情一片

除了精湛的醫術和豐碩的科研成果,曹來賓教授獨特的行醫、育人風格也一直為患者、學生和同行所讚譽。

通過幾十年的潛心鑽研與總結,曹來賓教授在骨關節X線診斷方面,尤其是在診斷少見病、罕見病和疑難雜病方面,具有獨到的經驗和見解,診斷水平為國內外同行所稱道,以致在國內放射學界同道中有“看骨雜病找青島曹來賓”之說。來自全國各地的會診像片源源不斷,曹教授有求必復,其中他接診13歲貴州患兒的情形令人記憶猶新。

桃李無言下成蹊 嚴師慈父育人才

跟隨曹教授學習和讀片,不失為一種美的享受,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曹教授淵博的學識、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洞察力、清晰的思路、巧妙的關聯和幽默的語言,使枯燥無味的放射學理論變得生動有趣,令一些複雜疾病的徵象變得簡單易懂。特發性瀰漫性鈣質沉著症的“龍蟠柱”、晚發性脊椎骨骺發育不良的橫置“牛奶瓶”椎體、石骨症的“夾心麵包椎”等等,都是教授首次應用的表述術語。跟隨曹教授讀片和會診,能從中獲得許多指導診治疾病的道理及疾病的背景知識和社會知識,使參與者對奇特古怪的疑難病症茅塞頓開。

曹教授對學生在學業上要求嚴格,在生活上關懷備至。每位研究生畢業論文的撰寫和指導都花去了他無數個晝夜。每一數據、表格、字詞和標點,他都親自推敲,反覆修改,要求必須做到語句通暢、簡單明瞭。他常說:“內容和形式的精煉是論文的核心要素,多一字嫌多,少一字嫌少,是論文的基本功。”縱觀曹教授的學術文章,確如行雲流水,遣詞造句無不恰到好處。

學問一生博深,為人一世楷模。2012年1月22日凌晨1:30,曹來賓教授因病搶救無效不幸逝世,享年86歲。曹來賓教授治學嚴謹,視患如親,待人寬厚,提攜後輩,為我國放射學事業傾注了畢生精力,是我們的好榜樣、好師長,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青大附院院庆专题|曹来宾教授:学问一生博深 为人一世楷模

長按二維碼關注青大附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