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古語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十年寒窗苦讀,有朝一日“登堂入室”,那便是“一讓人得到雞犬升天”。那麼你知道狀元,榜眼等的具體情況嗎?

狀元:殿試在唐代已經存在,至宋代才成為定製。唐代武則天時期,試貢舉之士立於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站在最前面,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

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榜眼:科舉殿試一甲第二名稱榜眼。北宋初期,殿試錄取的一甲第二、三名都稱榜眼,意思是指榜中雙眼。明、清兩代專指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

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探花:科舉殿試一甲第三名稱探花。唐代進士曲江杏園初晏,稱“探花晏”,以同榜俊秀少年進士二三人為探花使,遇遊名園,探採名花,探花之名由此而來。宋代又稱探花郎,南宋以後,才專指殿試一甲第三名。元,明、清三代沿襲不改。探花授翰林院編修。

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進士:指貢舉的人員。唐代科目中以進士科最被重視。明、清兩代,始以進士為考中者的名稱。凡是舉人(鄉試考中者)經過會試考中者為貢士,由貢士經過殿試錄取者為進士。

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舉人:原指被推薦之人,為歷代對各地鄉貢入京應試者的通稱。明、清兩代,為鄉試考中者的專稱,作為一種出身資格。中了舉人叫“發解”、“發達”,簡稱“發”。習慣上俗稱為“老爺”。

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秀才:別稱“茂才”。本指優秀人才的通稱。漢代以後,成為薦舉人才的科目之一。南北朝時,最重此科。唐代初期,設秀才科,後來漸漸廢去,僅作為對一般儒生的泛稱。明太祖曾採取薦舉的方法,舉秀才數十人,任以知府等官。明、清兩代,專門用來稱府、州、縣學的生員,習慣上也稱為“相公”。

詳解狀元、榜眼、探花、進士、舉人、秀才

中國古代科舉考試,從隋唐開始,徹底打破秦漢以來依靠血緣世襲和世族關係的用人制度,到清朝末結束,經歷了1300年曆史,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選拔人才方式。在這1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狀元人數大約是356人,其中南方236人、北方120人。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些狀元中,江蘇60人、浙江54人、河南37人、福建33人、山東30人、河北、江西29人、安徽21人、四川13人、湖北、山西10人、陝西9人、廣東6人、湖南5人、廣西、甘肅共3人、貴州、遼寧2人。

(我是四川的,還好有13人(*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