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中國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帶你去一個你曾經去過或者沒去過的地方。

老街真的老了。看著那斑駁色黑長著青苔的牆面,這是令人最直觀的感受。這裡是廣西北海市的珠海路老街。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老街形成於1927年前後,但它的起源要追溯到19世紀中葉。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英、法、俄、美強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別簽訂了不平等的《天津條約》,中國的大門被進一步打開。1876年簽訂中英《煙臺條約》,廣西北海被闢為通商口岸。自那時起,一批西洋建築陸續在北海建成。經過半個多世紀的文化融合,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見到的騎樓老街。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百年老街全長1.27公里,寬9米,是嶺南地區直線最長,保存最完好的騎樓建築,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近代建築年鑑”。這條街最大的特點是“建築風格中西合璧,文化生活中西融合”。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北海海關於1877年設立之初稱“北海關”,是廣西最早建立的海關,1883年建海關大樓。北海關雖然是清政府所設,但該海關所有的正副稅務司及海關幫辦、監察長、港務總巡等要職全由洋人擔任,故俗稱“北海洋關”,是舊中國關稅主權的外喪。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宣統三年(1911年),在北海北街開辦了我國最早的大清郵政北海分局,北海郵政分局年處理郵件達55萬件,足見當年北海經貿之繁榮。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騎樓是一種近代商住建築,這種歐陸建築在東南亞十分風靡。外廊式建築物與地域特點相結合,可以遮陽擋雨,形成涼爽環境。當年華僑從東南亞返鄉,隨後騎樓也傳入華南地區,成為廣東、海南、廣西、福建等沿海僑鄉特有的南洋風情建築,也曾經是城鎮的主要建築形式,但凡騎樓亦都有著商業氣息。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這些騎樓也並不是西洋建築的簡單翻版,在裝飾上也體現著中國傳統元素。

老街真的老了,還有隨著時光老去的老街騎樓

2007年我到北海珠海路老街時,景象破敗的很。隨著旅遊業井噴式發展,老街成為北海的旅遊觀光點。年輕人在這裡喝著咖啡,聽著音樂,或者發呆,更多的是一種小資情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