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出20%乾股直接送給事業合伙人 福晟集團要做什麼?

拿出20%乾股直接送給事業合夥人 福晟集團要做什麼?

他們站在臺上,面帶著笑容,從福晟集團董事局主席潘偉明手中接過了“合夥人”的授牌。

這些人包括福晟集團副董事長、福晟地產集團副董事長潘俊鋼,福晟集團副董事長、福建六建集團董事長林棟,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何建華,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福晟商業集團總裁吳洋,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吳繼紅,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郭國強,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上海福晟錢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志華,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深圳區域集團總裁曾輝強,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廣州福晟集團董事長黃韶海,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上海福晟集團總裁朱蕾,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副總裁郭陽春,福晟集團董事、福晟地產集團副總裁譚文華,福晟集團董事、福建六建集團總裁陳育新,福晟集團首席法務官黃德陸,福晟地產集團副總裁、福晟生活服務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荊志偉,一共15人,全部是福晟各業務條線的重臣,支撐著福晟未來的發展。

這一幕發生在6月27日福晟集團事業合夥人機制發佈會上。這一日,他們的身份從職業經理人變身為了企業發展的合夥人,在未來的發展中,要與福晟“共識、共擔、共創、共享”。

當天,潘偉明發表了幾千字的演講,意思是“人才戰略高於一切”,這樣的觀點這幾年來他一直在講,從未改變。當然,人才戰略也使福晟脫穎而出,使它成為了業界重點關注與研究的對象。

目前,福晟集團所施行的人才戰略主要涵蓋三個方面:第一,其將人視作企業最大的資本、資源和財富;第二,人才戰略優於土地戰略;第三,人力資本增值目標優先於財務資本增值目標。

而福晟集團要在2016年至2025年10年之間實現總計1.68萬億元銷售,更需要大量的人才隊伍的支撐,它們也正在開始廣招人才。

拿出20%乾股直接送給事業合夥人

“不是說給一份股權就是合夥人了。”吳繼紅表示。

翻閱福晟事業合夥人制度可以發現,它是一項在現有的薪酬體系及跟投制度下創新的長期共享激勵制度。這個機制與薪酬及跟投,並舉而行、疊加運行,是一項更具體、更具落地性的共贏共享措施。

在具體實施方面,福晟集團將拿出20%乾股直接送給事業合夥人,其中,12%是區域平臺,8%在集團平臺。

為什麼拿出真金白銀去做這樣一件事?

在現場,潘偉明給出了答案,他說,馬雲在阿里巴巴僅持有7%的股權,馬化騰在騰訊僅持有10.92%的股權,華為任正非的持股比例則更是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只有1.01%,你看他們的事業有多大。

他提到最近接觸的溫氏股份企業給其很大觸動。這是一家總部位於廣東省雲浮市新興縣的傳統家畜養殖企業。這家公司從2015年上市以來,堅持實行合理的現金分紅,讓分紅成為股東最大的投資回報之一,更是讓溫氏集團用25年時間成長為足以與華為媲美的中國最偉大的、最好的公司之一。“溫氏的經驗告訴我們:股份共享是事業做大和事業成功的重要前提條件之一。”

誰能成為事業合夥人?福晟有自己的一套“識別臉譜”:

要有企業家的精神;

能夠創造價值,在房地產行業,資源是發展的最大的核心競爭力,包括資本資源、土地資源,還包括創建團隊,共同努力帶隊的資源和能力;

格局高遠,要有遠大的遠見和格局,站在一個高度對整個行業和市場進行判斷;

戰略統籌,要有戰略統籌的思維能力,思全局才能謀天下;

具有冒險精神,引領變革;

可以協同共贏。

“我們最終所需要的事業合夥人是能夠共創共享共擔,能夠支撐戰略轉型和落地,能夠高度認同並傳承企業文化,能夠持續激發奮鬥激情,能夠保障企業基於未來的核心能力的一群人。”潘偉明表示。

潘偉明的合夥人願景是,到2025年,將有超過30位福晟事業合夥人,一大批福晟事業奮鬥者和戰略伙伴成為福晟的股東,共享價值成果。

“商業大道”

潘偉明是睿智的。

公開資料顯示,兩年來,福晟依靠併購拿下123個項目,總佔地面積達到2100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6000萬平方米,總貨值高達8800億元;其中,僅深圳區域有2000畝更新改造項目,鄭州區域擁有2萬畝一、二級聯動項目。佈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和環杭州灣大灣區為戰略支撐,以海西城市群為戰略銜接,以長沙、武漢、鄭州、天津等核心城市為戰略支點。

這些項目的取得與福晟“飛虎隊”有關。飛虎隊是福晟集團2015年成立的一支王牌軍,主要職責就是併購。

對於未來,福晟集團已定好發展目標,2016年至2025年銷售收入累計要達1.68萬億元,其中地產板塊8800億元,建築板塊8000億元。

這些區域的拓展及萬億收入的實現,都需要強有力的人才梯隊的支撐。

“這相當於賦予了職業經理人一個‘老闆’的身份,老闆對老闆,開疆拓土必然事半功倍。

”事業合夥人、福晟地產集團執行總裁兼廣州福晟集團董事長黃韶海表示。

黃韶海於2017年5月正式加入福晟,力拓廣州。廣州福晟成立不到一年,就在其下轄的城市簽約了10個項目。

對於廣州福晟至今取得的業績,黃韶海認為主要有三點:

第一,飛虎隊IP打造成功,歷時兩年多時間搭建,飛虎隊戰鬥能力完備,秉承“靠譜”文化,在業內積累優秀的口碑。

第二,廣州福晟於成立之初就積極展開資源整合工作,系統梳理各類合作伙伴的資源,拓展獲取土地信息的渠道。

第三,金融等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

黃韶海所取得的成績印證了福晟集團事業合夥人的所希望達到的效果。

廣東倍智測聘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許鋒表示,千億規模的地產公司需要聚焦打造三類人才:擁有領導能力的複合型經營人才、拿地能力的拿地人才、有可持續能力的後備人才。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人才是第一資源,人才戰略高於土地戰略,人才儲備重於土地儲備。”潘偉明表示,我們的事業合夥人機制也一定要勇於放權、敢於捨得、樂於分享,這樣才能真正找到推動福晟事業大步發展的“核武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