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奮力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

  核心要點:

■ 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徵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

■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徵,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這一我們黨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對維護國家統一和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突出點明瞭處理好“一”和“多”關係的主線,揭示了“我國的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奧秘所在。

■ 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把握其中蘊含的政治智慧、縝密邏輯、戰略視野和憂患意識,更好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謀劃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主線和衡量標準,貫徹到民族工作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一切政策舉措都由此著眼,一切資源都往此著力,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邁上更高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多次強調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黨的十九大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寫入黨章,成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中國夢新徵程上的共同意志和根本遵循。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產物,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共同心理特徵,是維繫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強大精神紐帶和推動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強大精神動力。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這一我們黨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對維護國家統一和長治久安、促進民族團結與社會和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民族工作的重大理論創新

對中華民族團結進步歷史規律的深刻揭示。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發展史上,各民族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繡河山、廣袤疆域,共同創造了悠久的中國歷史、燦爛的中華文化,共同培育了以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為基本內涵的中華民族精神,最終形成了今天的56個民族守望相助、手足相親的中華民族大家庭。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的發展史、一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的發展史、一部致力於“大一統”又尊重差異的中華政治文明形成的發展史、一部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的發展史,這是孕育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厚歷史根基。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後,我國各族人民在血與火的共同抗爭中,深刻認識到“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中華民族”成為各民族普遍認同的概念和歸屬,這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初步形成的標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各民族共同締造新中國,永遠結束了“一盤散沙”、任人宰割的歷史,開啟了中華民族繁榮發展的新紀元,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這一進程中實現了歷史性昇華並不斷鞏固強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論斷,是對我國基本國情和歷史傳統的準確把握,是對中華民族團結進步規律的深刻揭示,必將引領中華民族在更高層次上實現大團結大進步。

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始終站在社會總問題的高度來觀察、認識和解決民族問題,強調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礎上實現大團結、大聯合。我們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自覺肩負起中華民族先鋒隊的歷史使命,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解決民族問題的綱領,即對內求國內各民族之間的平等,對外求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新中國成立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團結起來”的偉大號召,前所未有地激發了各民族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民族關係基本上是各族勞動人民之間的關係”“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等重大論斷,促進了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不斷髮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民族工作領域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系統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境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論斷成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如何解決好民族問題是一個世界性課題,關鍵在於能否處理好“一”和“多”的關係。幾千年來,我國曆代中央政府重視民族事務,秉持“修其教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形成了強調維護一統而又重視差別的治理理念。我們黨開闢的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是中華傳統政治文明內生性演化的結果,並從根本上超越了傳統政治文明,較好地處理了“一”和“多”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中“一體包含多元,多元組成一體,一體離不開多元,多元也離不開一體,一體是主線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動力,兩者辯證統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突出點明瞭處理好“一”和“多”關係的主線,揭示了“我國的民族工作做得都是最成功的”奧秘所在。一些國家解決民族問題,先後走過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同化主義、文化多元主義的路子,時至今日種族問題、少數族裔問題依然是非常敏感的社會問題,引起的爭論、抗議、騷亂從未停息。在“中國之治”與“西方之亂”的對比中,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標誌的解決民族問題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和認同,必將為解決世界民族問題作出應有的貢獻。

 二、發展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根本要求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一體兩面,有機統一。百年苦難、百年夢想、百年奮鬥,各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激發出空前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匯聚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洪流。黨的十九大宣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然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當今世界面臨百年難遇的大變局,無論是應對挑戰、化解風險,還是反對霸權、引領治理,都必須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向心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確保中華民族在團結奮進中凝聚起磅礴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砥礪前行。

新時代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的內在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五個並存”的民族工作階段性特徵,先後召開民族、統戰、涉疆、涉藏等多個重要會議,推動民族工作創新發展,開啟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斷深入、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鑄牢的新時代。同時也要清醒看到,新時代我國民族工作“五個並存”的階段性特徵更加凸顯,特別是境內外敵對勢力從未放棄利用民族、邊疆問題作為突破口這一戰略圖謀,反對民族分裂、宗教極端、暴恐鬥爭形勢依然嚴峻複雜,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的任務依然繁重。我們要堅持把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作為最高利益,進一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使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堅決反對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依法嚴厲打擊分裂勢力和暴恐活動,堅決克服和消除一切不利於中華民族團結統一的消極因素。

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的動力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關心民族地區發展,制定實施了力度空前的支持政策,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黨的十九大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步走”的戰略安排,為新時代民族地區發展提供了空前機遇。當前,民族地區發展仍相對滯後。2017年,全國貧困人口、貧困村超過1/3在民族地區,民族8省區貧困發生率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一倍多,深度貧困的“三區三州”都是民族地區。我們要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發揮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使各民族同步進入小康社會、同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出黨領導下各族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和繁榮發展的人間奇蹟。

 三、進一步創新推進民族工作的鮮明主線

把牢一個方向。牢牢把握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規律和正確方向,既要處理好“大家庭”內的民族關係,更要促進“大家庭”的鞏固和發展,更加自覺地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站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的立場上想問題、辦事情,推動中華民族形成凝聚力更強、包容性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要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把握其中蘊含的政治智慧、縝密邏輯、戰略視野和憂患意識,更好地統一思想、凝聚共識、謀劃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主線和衡量標準,貫徹到民族工作各個領域各個環節,一切政策舉措都由此著眼,一切資源都往此著力,推動新時代民族工作邁上更高水平。

抓住一個關鍵。深化祖國觀、民族觀、宗教觀、文化觀、歷史觀教育,不斷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增強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傳承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建設偉大祖國、建設美麗家鄉,堅決捍衛祖國統一和領土完整,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的違法犯罪行為。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意識,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堅決反對一切不利於民族團結的言行。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始終牢記中華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作出了貢獻,推動各民族相互欣賞、相互學習、交流互鑑,堅決克服把漢文化等同於中華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於中華文化等錯誤思想。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做到“四個服從”,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發展好各族人民心向黨的生動局面,堅決克服部分領域存在的黨的領導弱化、黨群幹群關係不夠緊密、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不夠等現象。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總之,就是要使愛我中華的種子紮根中華民族每一位成員的心靈深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聚焦一個根本。毫不動搖堅持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聚焦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持續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始終成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主心骨,進一步發揮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最大優勢,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政治基礎。聚焦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進一步發揮好中央、發達地區、民族地區三個積極性,推動制定實施差別化的區域政策,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物質基礎。聚焦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增進一體,創造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社會基礎。聚焦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始終發揚偉大中華民族精神,在增強對中華文化認同的基礎上繁榮發展各民族優秀文化,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文化基礎。聚焦依法治國,堅持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講政治原則、講政策策略、講法治規範,著力提高民族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斷夯實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法治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