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紀實文學《梁家河》
核心要點:
■ 《梁家河》一書是習近平七年知青歲月的真實記錄。習近平在梁家河學到的“大學問”,就是他在這裡找到了民族的根與魂,就是人民立場,就是與人民同甘共苦、奮發進取的血肉聯繫。
■ 習近平說:“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
■ 在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背後有著更加深厚的文化價值根基,它源於5000年的中華民族精神傳統,這是支撐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宗旨,也是中華民族賴以全面復興的文化依據。
2018年5月,由陝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紀實文學《梁家河》,讓梁家河這個陝北黃土高原上的普通村莊,又一次引發全社會矚目。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2月13日回梁家河村看望鄉親們時說:“我人生第一步所學到的都是在梁家河。不要小看梁家河,這是有大學問的地方。”
梁家河,距中華人文始祖黃帝陵215公里,距作為中華文明象徵的黃河乾坤灣75公里,距孕育了新中國的革命聖地延安75公里。中國共產黨的第一代領導人、習近平的父輩們就是從這裡走向新中國。20世紀60、70年代,習近平在這裡度過了七年知青歲月。《梁家河》一書便是這段知青歲月的真實記錄。它通過對梁家河鄉親和一起插隊的知青採訪,以及習近平1993年、2015年兩次重返梁家河、一次在延安調研時的圖文記錄,全面而生動地講述了習近平的知青歲月:從“北京娃”到“村裡娃”;從一個15歲的“黑幫”子弟由派出所轉到少管所,最後來到梁家河;從當“逃兵”到當梁家河的黨支部書記;從當“山頂洞人”、過“跳蚤關”、捱餓、跳到冰水和糞坑中勞作,到對村裡的鄉親們能吃上一頓肉的期盼;從對智障青年靈娃的呵護到對得了骨髓炎的呂侯生的一路幫扶;從為梁家河的百姓能過上好日子帶頭打水壩、制沼氣,開鐵業社、縫紉社、代銷點到堅定為鄉親們做實事的人生信念等等。
書中記述的這些感人至深的經歷,處處都表現出青年習近平與老百姓的血肉聯繫,對人民群眾的熱愛和奉獻精神。從那時起,習近平對自己一生的價值定位便是為老百姓做實事,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他說“陝北高原是我的根,因為這裡培養了我不變的信念:要為人民做實事”。他說“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了這裡”。其實,習近平在梁家河形成的這種價值觀,早在梁家河鄉親們的嘴裡就已經被說出來了:“近平這後生仁義。”
梁家河七年的知青歲月,是習近平與民同甘共苦、辛勤勞作、捨生忘死、開拓創造的過程,是他生髮對老百姓熱愛和奉獻精神的過程,也是他形成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觀的過程。習近平在梁家河學到的“大學問”,就是他在這裡找到了民族的根與魂,就是人民立場,就是與人民同甘共苦、奮發進取的血肉聯繫。
從《尚書·周書·泰誓》中的“民之所欲,天必從之”,到孟子的“仁者愛人”;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到以人民為中心的治國理政思想;從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到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梁家河的故事告訴人們,在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背後有著更加深厚的文化價值根基,它源於5000年的中華民族精神傳統,這是支撐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核心價值觀,是中國共產黨人不變的宗旨,也是中華民族賴以全面復興的文化依據。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們感動著習近平知青歲月中與普通的老百姓結下的患難深情,讚歎著這位正在影響世界文明進程的中國領導人當年帶領老百姓走出貧困的堅定意志,千千萬萬讀者從梁家河的大學問中感受到了責任、擔當、激勵、信心的偉大力量。
閱讀更多 求是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