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樓市,剛需買不起,炒房客賣不掉

矛盾的樓市,剛需買不起,炒房客賣不掉

據相關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調控達百餘次,僅5月份就有40多個城市超過50次的調控,而限購限售的政策不僅讓房價維持在了一個相對較高的位置,就連炒房客也被圍堵住。一邊是過高的房價,不同剛需已經難以購買,一邊是賣不掉的房產,對於真正的購房者來講,今年還能買房嗎,這樣的矛盾樓市還要持續多久。

一二線城市的房價本就過於遙遠,其實大部分購房需求還是在三四線城市,畢竟當初的去庫存就是為了去掉三四線城市的庫存,而一二新城市無論是庫存還是價格,似乎都是合理的水平,畢竟購買的人群較多,只能通過價格加以控制。但是,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講,大部分普遍三四千的工資水平,在面對過萬房價的時候只能通過六個錢包才能購買,房子已經壓垮了大部分家庭。

而對於炒房客來講,一部分炒房客早已經退出市場,剩下被套牢的無非是跟風的投資者,諸如燕郊的例子畢竟是少數,而且也是炒房最瘋狂的地方。但是相對其他區域,炒房客並沒有想象中的難受。一方面是雖然限購政策限制了交易,但大部分房產都是和房企簽訂的合同並沒有進行網籤,也就意味著可以交易。另一方面是購房者觀望情緒嚴重,市場進入僵持狀態,炒房客不願低價賣房,買房者不願高價接盤,於是市場就這樣處在一個沒有交易的高位狀態。

目前,整體房價還是在持續上漲,從發佈的70城房價數據就能看到,每個月的房價都在穩步的上漲,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個別上漲較快的城市也一定會迎來多面的調控。

另外,今年上半年的土地出讓金也持續走高,尤其是較去年同期相比上漲了50%以上。對於地價催生高房價的言論層出不窮,那麼地價交易持續升高,房價交易必然也會走高,百強房企的誕生,千億房企數量的增加,萬億房企的衝刺都是建立在了高房價上。如果拿百強房企的銷售面積和銷售額進行一個簡單計算的話,或許你就會發現這些房企賣的房價平均都在萬元以上。也就是說全國樓市買房已經進入萬元時代,雖然只是平均的數據,但是和平均工資同樣計算的話,每一個買房人承擔的壓力都是一樣的。

現在,普通剛需已經談房色變,炒房客也不再賣房,而房企還在積極拿地開發,接下來的樓市該如何走,只能交給市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