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戲曲廣播 “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5月16日啟動, 22日完美收官。《夜話秦腔》主持人劉軍奔赴塞上江南張掖,對張掖市七一劇團進行實地採訪和錄音工作。本次張掖之行為張掖市七一劇團目前活躍在秦腔舞臺上的16位中青年演員靜場錄製唱腔40餘段,走訪了當地七位老一輩藝術家,同時對當地傳承600年的樂善忠義秦腔班社進行了探訪。

“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是繼戲曲廣播“陝西地市縣劇團巡禮”之後的又一次大型戲曲活動,於2016年9月啟動。張掖行是繼寧夏秦腔劇院、新疆烏魯木齊市秦劇團(新疆秦劇團)、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猛進秦劇團、甘肅慶陽市黃土緣演藝有限公司(慶陽市隴劇研究所)三地四家劇團巡禮之後的第五站。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七一劇團演藝公司全體合影

1

在張掖,我們為張掖市七一劇團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目前活躍在秦腔舞臺上的16位中青年演員靜場錄製唱腔40餘段。該公司是2012年5月文化體制改革後在原張掖市七一秦腔劇團的基礎上改制而成的市屬正縣級國有獨資文化企業,目前實際在崗人數55人,演員平均年齡35歲左右,整理編排傳統劇目20多本、摺子戲50餘折、創排綜藝節目30多個,堅持送戲下鄉惠民演出,積極承辦全市重大文化活動,並多次赴蘭州、酒泉、武威、金昌、永昌、天水等地交流演出。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左上)花臉演員高 峰 (右上)生行演員曹紅星

(左下)鬚生演員晁永和 (右下)小生演員李乾亮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左上)旦角演員孫麗紅 (右上)小生演員盧 娣

(左下)花臉演員薛軍輝 (右下)紅生演員毛亞鵬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左上)旦角演員武喜梅 (右上)旦角演員範 江

(左下)旦角演員種 妙 (右下)生行演員王滿紅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左上)旦角演員盧 皎 (右上)丑角演員何勇峰

(左下)旦角演員楊 萌 (右下)旦角演員劉 盟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左上)琴師田勝舉 (右上)琴師馮小康 (左下)鼓師謝永利 (右下)鼓師郭栓勤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上)武樂隊(中)音響師田吉泰(下)文樂隊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樂手劉軍虎

連續三天的靜場錄音工作即將結束的時候,田勝舉老師指著武場樂隊中的一個老師說:“軍虎,你也錄一段吧!”一段《賣畫劈門》味濃韻深。經過了解,才知道他是享譽西北的名老藝人王定乾先生的女婿劉軍虎,還得知王老已經在2009年的農曆八月初七謝世了……

2

張掖之行,通過田勝舉老師的熱情聯絡,我們拜訪了當地多位健在的老藝術家,王秀娥、許生錄、杜玉燕、杜虎、謝月玲、侯武郎……記錄下屬於他們的秦腔記憶。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王秀娥,生於1938年,陝西三原人,出科於建國社,原名王建娥,參加1956年陝西省第一屆戲劇觀摩演出大會獲三等獎後,就被人“偷”到了張掖。老伴焦志忠(已去世),和西安焦志信是親兄弟,均為著名琴師。老太太去年患病,康復的不錯,記憶卻大不如前。唸叨著還想回趟陝西老家……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杜玉燕,生於1930年,陝西蒲城人,早年參加部隊文工團(秦腔隊),後一路西行到達張掖。一生演戲百餘出,戲路寬,秦香蓮、王寶釧等青衣戲最為拿手,曾為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演出。如今88歲高齡的杜老,身體健朗,還會上網“連連看”“偷菜”。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杜虎,1941年生於陝西華縣,自幼學戲,工花臉。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全家能吃上“商品糧”舉家調到張掖。和杜老師聊著過往的點點滴滴和鄉音鄉情,聽著“票友”杜阿姨唱的韻味濃郁的《斬韓信》,喝著阿姨自己釀的南酒,酒韻戲韻,韻味悠長。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從杜老師家裡翻看了很多精彩劇照,可都是張掖當地的名演員!認識嗎?裡邊有張玉蓮(旦角)、王定乾(鬚生)、張振忠(花臉)、杜玉燕(旦角)、杜虎(花臉)、劉伯榮(小生)、吳麗霞(旦角)……雖然無緣觀看他們的演出,一張張珍貴的老照片依舊可以讓我們領略他們昔日的風采。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侯武郎,生於1937年,西安市人。九歲從藝,師承靖正恭、賀吉慶等,老人家身上的玩意太多太絕了,吃魚拷寇抱妝盒,沒有他不會的。老伴謝月玲也是劇團旦角演員。

值得一提的是,侯武郎老師起初並不願意接受我們的採訪,田勝舉老師反覆給老先生做工作依舊不行。逼得田老師沒辦法,就說:“你看你這人,人都在門口了。”侯老趕緊換衣服穿鞋……進屋後,和侯老相談甚歡,聊戲說戲。當天下午侯老還親自陪我們前往位於臨澤縣的河西民俗博覽園參觀自己捐贈的“最後一個戲班”陳列室。

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經過張掖市七一劇團任志玲總經理的積極聯繫和安排,田勝舉老師陪我驅車前往高臺縣找到縣文化館趙懷麒書記,一同前往高臺縣宣化鎮樂二村追尋600年前的秦腔遺址。

據《中國戲曲志·甘肅卷·班社與劇團》記載:“因好樂(唱戲)、好善(信佛)之民俗相沿未改,故堡名‘樂善’,戲班子亦名‘樂善’。又因為樂善班是亦農亦藝,以藝為主的江湖班子,故又稱‘樂善忠義班’。”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樂善劇團的鬚生演員盛世祥,生於1942年,今年已是75高齡,身體健朗。70歲最後一次登臺演出《闖宮抱鬥》。傳承了六百年的古老劇團,前途堪憂,空留下老人的一聲嘆息!記者手記│“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行

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西北五省區秦腔院團巡禮”張掖之行完美收官,收穫頗豐。感謝劇團任志玲總經理的精心安排和協調以及王力軍、高峰、田吉泰等老師的認真配合。田勝舉、郭栓勤、謝永利老師以及馮小康等所有樂隊老師的辛勤付出。尤其感謝田勝舉老師為了錄音工作能夠順利完成,加班加點為演員記譜順唱,還要幫我聯繫諸位老藝術家並親自帶我一一拜訪。(文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