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王朗撕逼,我感覺王朗說的好有道理,怎麼辦?

時蜂lelm9585

答 | 江隱龍

你覺得王朗說的有道理,那就對了。王朗對諸葛亮,那叫辯論說理;諸葛亮對王朗,那叫人生攻擊。《三國演義》第九十三回的回目是“武鄉侯罵死王朗”,說得沒錯:王朗是被罵死的,但從辯論的角度來看他並沒有輸,反而佔盡了上鋒。

諸葛亮第一北伐,不論雙方的政治立場而僅從兩國關係來看,這一次的確是諸葛亮侵略,王朗說他“興無名之師犯我疆界”,沒有問題。所以諸葛亮要回應他是“奉詔討賊”。詔只能出自於天子,而曹丕與劉備顯然互相不認可對方的帝位,諸葛亮這一句意味著劉備才是正統,所以。王朗當然要從曹丕代漢的合法性開始立論。

他的立論可謂穩紮穩打:首先天命不歸於一姓,這就否認了劉備以出身論正統的原則。之後王朗歷數漢朝皇帝的昏庸無能導致天下民不聊生,而這一切是誰終結的?是紅太陽曹操。曹操指給百姓解放的道路,曹操領導漢朝走向光明。到曹丕這一代,漢帝就把位子禪讓了。注意,禪讓是合法程序,是漢獻帝親自為之的,而且曹丕稱帝后孫權、匈奴、鮮卑等外族都來派出使者發來賀電,“處中國以治萬邦”的功業兩次說明了曹丕的天命。

王朗的立論,有理有據,而且還有節:“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 民樂,豈不美哉?”這是把臺階都給諸葛亮準備好了!王朗一代文人,這麼大年紀,他對諸葛亮好言相慰,諸葛亮就算內心是拒絕的,也不至於把話說的很難聽吧?畢竟面對兩軍將士,大家都是有身份證的人……

王朗錯看了諸葛亮。一個在孫權的主場把江東群儒罵得底朝天的人,什麼話說出不口?諸葛亮先是把漢帝昏庸的鍋甩給“奸臣”,就開始罵王朗。什麼“無恥老賊”、“諂諛之臣”、“皓首匹夫”、“斷脊之犬”、“厚顏無恥”……這是文化人說的?諸葛亮簡直太有辱斯文了!於是王朗就死了。一個忠告,下次你打辯論賽,一定要學王朗,千萬別學諸葛亮,你會被趕出場的……


隱語

辯論也就造勢,有沒有道理還得看誰的拳頭硬。

君不見當年駱賓王《討武曌檄》那叫一個義憤填膺,講得那叫一個義正辭嚴,罵得那叫一個酣暢淋漓。

到了武則天這裡,武則天聽到什麼“狐媚偏能惑主。”聽著聽著就笑了:“你就不能來點新鮮的,駱賓王也是個拾人牙慧的主。”辯解都懶得辯解。

聽到“一抔之土未乾”,她說:“哎呀,丞相這麼好的人才,你咋就沒讓他來我這上班呢。”

全是談笑之詞。

因為她揮手之間就把對方滅掉了。

這是中國歷史的邏輯,也是世界歷史的邏輯,更是現實世界的邏輯。

拳頭硬說了算。

說回三國戰場。

王朗為什麼會來罵陣?

是因為諸葛亮連下三城,一出祁山,還有姜維也是這時候收的。

曹魏於是就派曹真和王朗前來迎戰。

這時候蜀軍士氣大盛,魏軍卻大有餒氣。

王朗身為軍師原想在陣前發表一番演講,鼓舞士氣。

他的武器其實就是一個“天”。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他的這個天,一是指你們漢朝不行了,這是你們的天命完了。二是我們曹魏順應歷史規律,登上皇位。證據就是我們武皇帝(追認的)曹操多厲害掃清六合,天命所歸。二是我們文皇帝曹丕是禪讓得來的天下。

這就是睜著倆眼說瞎話了。

你們掃清六合?哎呀,那劉備為啥還在四川?那孫權為啥還在江南?

哪兒掃清了?你們要掃清了,就不用你在這裡嗶嗶嗶嗶了。

再說禪讓,你還好意思說?那是拿著刀子逼著禪讓的,別人不知道,你他媽能不知道?揣著明白裝糊塗。

當了婊子也就算了,立了牌坊也就算了。

你還恬不知恥在這吹。

再說了,誰說漢朝氣數盡了,四川還有個大漢皇帝的至親中山靖王之後在為漢朝奮鬥著。

所以天這玩意琢磨不定,如果你真的掃平天下了,拿著槍對著別人說:“你看我是上應天命。”

對方肯定會跪下來喊:“1313113(用英語讀)”

當然也有個別人不跪下來,開槍就是了。

這就是歷史的真正遊戲,也是現在的真正遊戲(見敘利亞)。

王朗的錯誤就是你處在弱勢的位置上你說強勢的話。

諸葛亮當然有話講了。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你說天意滅漢,我們老大是誰?

你說你們曹魏是天意,我說我家劉大哥才是天意。

因為我們一筆寫不出兩個劉字。

漢朝為什麼遭到厄運?那是因為有亂臣賊子。

你們家就是亂臣賊子的一部分(三國演義上人人都會說“操雖託名漢相,實乃漢賊)。

你們家曹操本來就是我們漢朝的人,給我們家打工,拿著我們的工資,吃著我們的飯,最後砸了我們的鍋,你居然說這是天意?

你王朗本來是漢朝的人,拿過我們漢家工資的人,現在背叛了漢朝,卻他媽拿老天爺為你背書,你無恥不無恥。

其實王朗也罷,孔明也罷,都是當時的精英階層,既然都是精英階層,你為啥揣著明白裝糊塗,大家誰也沒把那個”天“當回事,大家都知道誰的拳頭硬,誰最後才給天當兒子——天子。

倆人都劍拔弩張了,掄圓了胳膊準備開打了。

王朗你不想著怎麼排兵佈陣,使出什麼計謀打敗對方。

居然站起來要講道理,這不是搞笑嗎?



錦翼系悟空問答簽約作者


錦翼

因為你沒有站在古人的思想上看問題。只是站在今人的觀點上看問題!

你覺得他們是一家人都是中國人,這種思想不對!

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點,天下是劉家的天下,這是共識。

雖然老劉家現在不行,但是還是輪不到,姓曹的出來指點江山,他最多做個輔助,而不是所謂的天下大勢,這是天下正統之爭。

雖然當時漢朝的皇帝沒了,但是尊漢的人還是多的,而且王朗是漢朝的官兒,轉投曹家。(後面我給你改幾個詞帶入一下感情,你就明白了)

他說:

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這句話我給你改兩個詞,你看看覺得怎麼樣,日精對你說

清末,民國以來,軍閥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明治天皇,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裕仁天皇,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日本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然後你就屁顛兒屁顛兒的去建立大東亞共榮圈了,可笑不可笑!、

說回諸葛亮,他能屁顛兒屁顛兒的去建立大魏國共榮圈嗎

不可能!

所以諸葛亮說: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 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清諸位靜聽。昔日桓帝、靈帝之時 ,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以至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你世居東海之濱, 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簡單一句話翻譯過來,我大漢之所以亂,還不是因為你這種,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

用我改過的話就是,狼心狗肺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日精又有何作為?

難道你被掰彎了????????????????????????????????

五百年後咱們是一家,我真是信了你的邪!!!!!!!!!!!!!!!!!!!!!


目西

這世間有兩種事物:其一叫政治正確;其二叫具體執行。

比如說共同富裕,這是政治正確,大家要說,要宣揚;但是到具體執行上,就必須先富帶後富,你不能說一部分人掙了錢平分給大夥,那是大鍋飯,行不通的。



下面說題目相關的。

諸葛亮和王朗的撕逼我就不摘抄了,針對題主為什麼覺得王朗說的好有道理來給大夥分析分析。

第一點:

王朗的一大段話說的很實在,上來就是神器更易,什麼意思呢?就是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

這個政治正確嗎?在當時是不正確的。畢竟漢高祖劉邦說過,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誅之。這個必須姓劉的當皇帝是當時的政治正確。諸葛亮的反駁中就堅持這個政治正確了。

但是,你再政治正確有啥用,沒兵沒將你憑啥當皇帝。這就是政治正確和具體執行上的差別。



第二點:

王司徒一大段話的中心思想就是老曹不容易啊,當年天下大亂民不聊生,軍閥四起,生民塗炭。老曹是嘔心瀝血,披堅執銳才一統魏國,給老百姓粗安的生活條件。所以老曹有資格當皇帝。

這就又返回前面第一點了,政治正確是姓劉的才行,那你能讓老曹把位置讓給皇叔嗎?顯然不能。除非皇叔能幹趴老曹。所以這又是政治正確與具體執行的分別。

第三:

王司徒說我魏國國力遠強於你蜀國,現在你孔明若是投降,那大家別打了,老百姓也少受罪嘛!而且我能給你大官做哦!

這是不是事實,顯然是的,王司徒代表的魏國最終還是滅了蜀國,其軍事實力遠在蜀國之上。而諸葛亮的反駁是啥呢?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

說真的,如果真是一個姓劉的智障上去,你諸葛亮也輔佐嗎?這種不加挑選的認定血脈的行為不是愚忠到家是啥!何況你諸葛亮這麼忠孝傳家,你應該維護周朝去啊!

所以說,題主你認為王朗說的有道理是沒問題的。因為王朗說的也是實在話,真話,只是這話不符合當時的政治正確,太露骨了而已。

就如同我們現在一樣,大道理誰都要講,可是你內心認同的可就不一定了。




看到有的答主類比抗日戰爭,我想問下,你知道民族主義發源於什麼時候嗎?

古代士人多離開母國投奔他國效力,按你那種提前了兩千年的民族主義來說,這幫士人都是奸臣啊!


王斌兔斯基

玉帝:我修行了十二億五千萬年!

如來:你被猴子打過!

玉帝:我管理三界眾生!

如來:你被猴子打過!

玉帝:我有十萬天兵天將!

如來:你被猴子打過。

玉帝:……能不能不說猴子。

如來:你妹子被姓楊的睡過!

玉帝:……

王朗說的不但你覺得有道理,我也覺得有道理。任何人聽了都好有道理,王朗說的是在任何時代都通用的套話。但是我們認為他又道理沒用,諸葛亮直接抓住了王朗的弱點進行了人身攻擊。就好比在辯論場上,你覺得一方很有道理,但是輸了。原因就在於他被對手抓住了弱點打。

當王朗準備和對手坐下來好好談判的時候,突然對手直接對他進行了罵街一樣的人身攻擊。王朗完全沒有招架還手之力,王朗卒。

你讓一個辯論高手和一個街頭潑婦對陣,輸一定是辯論高手。如果這個人說的道理沒啥問題,那麼攻擊他的道德品質——如果他道德有瑕疵。那麼你一定贏。

就在王朗高談闊論後,諸葛亮沒有正面應對,這一刻他採取了批吭搗虛,採用直接打蒙對手的策咯,上來對王朗的人品就是一頓罵。

王朗和諸葛亮兩個人要通過下棋決定勝負,輸了就死。可是諸葛亮掄起棋盤直接砸向了王朗。你說王朗輸氣不!

王朗說的是很有道理,可是為啥還被諸葛亮罵死了?原因就是諸葛亮採用了一個方針:你說你的,我說我的

。王朗自我標榜正統、天道之類的,這既是他的說理的根基也是他的弱點。你記住一句話:如果你把自己標榜的太有道理,碰上高手你會死的很慘。

諸葛亮罵王朗的話翻譯過來大概意思就是:你活了七十多歲了,還是個有奶就是孃的貨,你一看親爹(漢)被仇人(曹魏)打到了,你居然不幫你親爹說話,立刻認了仇人當親爹,還罵養育你多年的親爹;你這種不仁不義不忠不孝(古代罵人最狠的話,尤其是對士人)。

這就是諸葛亮的厲害之處,兩軍對陣的時候,要結合當時的環境。不是誰講的話再歷史上有道理,而是誰能把對方說死——很明顯,諸葛亮贏了。


嘟嘟讀讀

首先,能問出這個問題,說明講理(起碼是願意講理)的人還是挺多的。其次,能回答這個問題,說明蜀漢黑也是挺多的。

以下是回答。

我個人認為,兩個人能辯起來,很大程度是因為兩人的三觀不同而不完全是政治立場的問題。

先說王朗。王司徒之所以“膽敢”在兩軍陣前公然和把江東一眾儒士說得啞口無言的諸葛村夫玩一把饒舌,多半是建立在其偉大信仰上的自信給予了他莫大的精神支撐。那王司徒的信仰是什麼呢,自然是“正統”二字。二十四史中,雖然那本書名叫《三國志》,但魏卻是根正苗紅的王朝更迭產物,而不像吳和蜀漢那樣是憑空出現的。所以即使魏武帝魏文帝(也就是曹操和曹丕)父子倆是用多麼卑鄙下流骯髒的手段奪取了皇位(當然曹操是追封的,曹操名義上一輩子都是漢臣,這大概也是王朗能理直氣壯的一個點),魏都是有資格在正統朝代脈絡上留名的。更何況王朝更迭哪個不是用大規模流血犧牲換來的,也沒見湯、武王姬發、秦始皇和劉邦被罵成(夏商周秦)賊的,魏替漢可是基本沒費掉幾條人命就和平解決了,你還有什麼可罵的?然而你一個地方武裝勢力(咳咳)主動來犯我正統的邊境,我給你講講道理,把你說走也就是了,你要是個講理的人,願意從地方投靠到中央來,我們也十分歡迎。這大概是王朗的核心價值觀,這麼一看,完全是個李菊福的觀點。

那麼諸葛村夫呢,他的觀念和王朗的不同點恰恰也是在你魏國是否是正統上。按照諸葛的觀念(大概也代表了吳和蜀漢這兩個國家),你這個正統之名來得可沒那麼正。打個比方,我是你家一個的管家,類似阿爾弗雷德之於蝙蝠俠那樣。你知道我一直惦記你這點兒家產,你也知道我要是真想跟你搶你壓根就搶不過我,但我和你長久以來一直保持著一個看破不說破的狀態。直到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我終於安耐不住,把你五花大綁,一把冷森森的刀正抵在你的咽喉之處。我掏出一份有法律效益的財產轉讓書逼你簽字,你誓死不從並大聲求救,卻發現你家的女傭園丁廚子司機甚至連你最牛逼的兩個保鏢都被我收買了,身陷囹圄的你此時多半也只能選擇破財保命了。你淨身出戶(這麼說似乎有點不合適,領會精神吧)之後廣撒江湖令,說誰要是能幫你奪回家產,你願意把其中99%的東西奉上,但多數人屈於我的淫威不敢幫你。這時你的一個遠方表叔得知此事後立刻不幹了,挺身而出說要打官司幫你,而表叔的理由自然就是“你是在逼迫下籤的轉讓協議,我們才是站在正義的一方”。這就是諸葛亮的核心觀點,雖然有點道貌岸然,但復興漢室和自立為王,蜀漢的口號可一直是前者。

所以,雙方的觀點都沒有錯,而且似乎諸葛亮方本身就更有“氣急敗壞”的理由。試想當你面對一個擺了你一道還對你笑嘻嘻的卑鄙小人之時,你是會選擇跟他心平氣和地擺事實講道理,還是罵他無恥呢。這大概就是很多網友口中諸葛亮對王朗人身攻擊的原因。

思考的角度不同導致處理問題的方法也不相同,我承認諸葛亮人身攻擊確實有失風度,但想用這一點來黑諸葛亮甚至整個蜀漢的朋友,我只能對你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鯤Cloud兒

《王朗為何會被孔明罵死,原來王朗沒有抓住論點,被孔明忽悠跑題了》:

三國時期作為群雄並起的時代,一方面各個勢力既想擺脫漢室的影響,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聽從漢室的號令,雖然只是名義上的。而經歷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各個勢力開始直接反對漢室的號令,曹操則打著匡扶漢室的名號,大肆的攻伐其他諸侯。漢室的影響力從這一刻開始就已經是形同虛設,各股勢力之間紛紛興兵攻伐,共同爭奪地盤和人口,三國亂世就此進入了高潮之中。

等到曹丕篡漢,漢室正式宣佈滅亡,劉備則宣佈繼承漢室於西川,與曹魏開始了對抗之中,就此天下三分。而諸葛亮也開始了北伐恢復中原的征途,諸葛亮北伐過程中幾乎沒有親手殺死過人,但是卻罵死了一個王朗,王朗也成為了諸葛亮斬獲的唯一敵將。不過今天來看王司徒說的那段話,實在是有理有據,比諸葛亮的言語有理有據多了,但是為何王朗還是被罵死了呢?

王朗被罵死其實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沒有抓住論點,被諸葛亮忽悠到跑題了。首先王司徒就拷問諸葛亮為何興無名之師,而本質上諸葛亮也確實是師出無名,但是諸葛亮卻只用一句奉旨討賊就給回應了。而這時王司徒就開始被諸葛亮帶離了論點,諸葛亮不是論事,而是開始了抨擊王司徒的生平,也就是兩個人的出發點不同。

而王司徒聽到這個後,還只是開始同諸葛亮辯論曹魏篡漢是順應天命,包括蜀漢劉備不也是稱帝了嗎?並且王司徒還得意洋洋的開始炫耀曹魏的強大,也就是說王司徒的論點一直是關於曹魏篡漢是順天命而為,而諸葛亮北伐則是逆天而行。其實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民心其實早已經不屬於漢室了,也就是說王司徒那番話一點錯都沒有。

但是諸葛亮卻直接繞開蜀漢北伐是否是順應天命這個問題,直接抓住王司徒的生平來說事,也就是開始對王司徒展開人身攻擊。直接不談曹魏和蜀漢的國事了,直接說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然後就突出王司徒身為漢臣,不思報國反而助紂為虐。經過諸葛亮這麼一說,無論王司徒如何辯論,諸葛亮都可以從王司徒的人生汙點進行反擊。

最後諸葛亮一句:“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徹底讓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抨擊王司徒,可憐的王司徒無論說什麼都於事無補了,最後活生生的被諸葛亮給罵死了。其實只要王司徒抓住論點,繼續深入的抨擊蜀漢逆天而為,孔明雄才偉略依舊只能無功而返。這樣也不至於留入下風,可是孔明實在是套路深,一步步把王司徒給帶陷阱裡了。


小司馬遷論史

瀉藥!

這個問題很有趣,我們分析這場罵戰,要從戰略和戰術上分析。這場罵戰中,王朗先出招,一出手便是大招:

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自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

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於管仲、樂毅,何乃強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然而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王朗這段話,放到當時的對話情景中來細細分析,可以說所運用的戰術很高明,威逼利誘都用上了,乍一聽很有道理,總結一下就是勝者王侯敗者寇,傻子都知道,你們乖乖投降吧。但是他的戰略上卻犯了一個大錯誤,他一昧採取攻勢,吹噓自己的實力,卻忘了天下仍然是老劉家的天下,曹操這邊名不正言不順,“逆天理,揹人情”的大帽子隨便甩給人家,有一定實力的老劉家代表諸葛亮當然立刻便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來看看諸葛的反擊:

“我原以為,你身為漢朝老臣,來到陣前,面對兩軍將士,必有高論,沒想到,竟說出如此粗鄙之語!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昔日桓帝、靈帝之始,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李厥、郭汜等接踵而起,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遍地之間,禽獸食祿;致使狼心狗行之輩,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塗炭之苦。

  值此國難之際,王司徒又有何作為?王司徒之生平,我素有所知。 你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諸葛亮的策略便是反擊,他先抓住王朗的漏洞,你曹操不是很強大嗎?在我看來,和董卓、李厥、郭汜這些狼心狗行之輩沒什麼分別,天下大亂也都是因為這些人劫持漢帝,心懷不軌引起來的,如今造成遍地的生靈塗炭,你眼瞎嗎?虧你還是打著孝廉入仕的名頭,沒想到卻幹出反助逆賊這等不要臉的事來。分析諸葛的反擊,不難發現諸葛用天下生靈,百姓社稷為切入點,一下子就把王朗給懟得啞口無言。

但是諸葛亮這邊得理不饒人,立刻又將對王郎的人身攻擊作為切入點:

住口!你這無恥老賊!豈不知天下之人,皆願生啖你肉!安敢在此饒舌!
  你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還敢在我軍面前妄稱天數! 皓首匹夫!蒼髯老賊!你即將命歸於九泉之下,屆時,有何面目見漢朝二十四代先帝?! 二臣賊子!你枉活七十有六,一生未立寸功,只會搖唇舞舌,助曹為虐!一條斷脊之犬,還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這就不用講什麼戰術了吧,反正什麼不好聽就來什麼唄,王朗失了先機,本就急怒攻心,一大把年紀又被諸葛這麼辱罵一番,不死才怪!題主說王朗所說很有道理,其實就像是兩個人吵架,貌似誰說的都有道理,就看如何運用戰略了吧!


小郝話歷史

王朗與諸葛亮罵戰,實際上是雙方互相勸對方投降。王朗的勸降詞是:“自桓帝、靈帝以來,黃巾猖獗,天下紛爭,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我世祖文皇帝,神文聖武,繼承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這豈非天心人意乎?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比管仲,樂毅,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爾等腐草之螢光,如何比得上天空之皓月?你若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

王朗說的,冒似義正辭嚴,但卻給人尊嚴上以打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被他說成“此非以權勢取之,實乃天命所歸也”;曹丕篡漢,被他說成“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治萬邦”。頗有點強辭奪理,雖然天下大勢真的是那麼回事。但如果以這個理由勸降諸葛亮,還真讓人聽不進去,接受不了。想投降的,王朗這麼一說,跪地投降,王司徒,你說得對啊!不想投降的,王司徒這麼一說,就有點汙辱人格了。“何乃要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豈不聞古人云: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難怪諸葛亮會反罵回去。從王朗與諸葛亮的罵戰來看,他對文字的駕馭水平和邏輯思維能力,比諸葛亮還真是差點。有道理的一段話,讓他也給演砸了。


春秋史社

由於唐國強的影響力太大,我們說起諸葛亮和王朗的辯論,腦海中往往浮現的是諸葛亮的義正言辭臉:

事實上,這兩人的對話中,蘊含著很精彩的攻防戰。要說明這一點,我們必須先了解兩個前提知識,我姑且稱之為“忠君觀”和“天命觀”。

背景知識

中國古代是提倡臣子忠於君主的,在當時的時代而言,這是有利於社會穩定的——要是人人都起來造反,這世界就亂起來沒完了。所以這一道德觀在某種程度上,有利於社會整體的發展進步,因此被當時的人普遍接受。

但除了第一個王朝,其他王朝的老大,都是幹翻了上一任老大才上任的,要是一味堅持忠君觀,恐怕不好解釋。再者,要求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老百姓,還忠於頭頂上那個暴君,也未免太強人所難了。於是又有另外一種理論,認為誰當皇帝的依據,是“天命所歸”,是上天的旨意。老天爺的權威要強過皇帝,在“天意”的指導下,造反就變得理直氣壯了。

至於什麼是“天意”,理論上,“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老百姓的利益,就是老天爺的意見。但實際操作上,就只能“你懂的”……

這兩個理論出現都很早。有人曾經問孟子:“堯把天下讓給了舜嗎?”我們都知道,儒家是主張堯舜禪讓說的,然而孟子回答:“不是。”為什麼呢?“天子沒有權力把天下讓給別人。是天意要讓舜當這個天子,堯只不過是順應這個旨意而已。”

這就是典型的“天命觀”,誰來當天子,那是老天爺的旨意,不是靠人力強搶來的。

至於選擇哪種理論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當然要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那個。

王朗發言

好了,準備工作已經做過了,我們來逐句分析兩人的對話。首先是兩軍對陣:

孔明暗忖曰:“王朗必下說詞,吾當隨機應之。”遂教推車出陣外,令護軍小校傳曰:“漢丞相與司徒會話。”

這就是平常的一句對話開場白,但其中暗藏殺機,點明一個“漢”字,就是先樹立起自己一方的立場——在三國演義中,蜀漢是漢室的正統繼承者,而曹魏是篡逆。蜀國在這方面是佔據道德優勢的。

王朗縱馬而出。孔明於車上拱手,朗在馬上欠身答禮。朗曰:“久聞公之大名,今幸一會。 公既知天命、識時務,何故興無名之兵?”

這也是正常開場白。不過和諸葛亮一樣,王朗在開場白當中,也樹立起自己一方的立場。

要知道在當時,“忠君觀”是得到普遍承認的,要不然曹操也不必“挾天子以令諸侯”。曹魏畢竟是篡位,這個問題儘量不要提,於是王朗說諸葛亮“知天命”,這就表明了他要從“天命觀”入手。

孔明曰:“吾奉詔討賊,何謂無名?”

這句也是過場,信息含量不大,但諸葛亮始終站在“漢室正統”的立場上:你們是“賊”!

朗曰: “天數有變,神器更易,而歸有德之人,此自然之理也。

先拋出我方觀點:皇帝應該是得到“天命”的人來做。既然如此,那不一定始終要老劉家的人來當嘛。

曩自桓、靈以來,黃巾倡亂,天下爭橫。降至初平、建安之歲,董卓造逆,傕、汜繼虐;袁術僭號於壽春,袁紹稱雄於鄴土;劉表佔據荊州,呂布虎吞徐郡:盜賊蜂起,奸雄鷹揚,社稷有累卵之危,生靈有倒懸之急。

把漢朝末年的崩亂局勢述說一遍,強調當時的糜爛局面。這是為了下一段做準備。

我太祖武皇帝,掃清六合,席捲八荒;萬姓傾心,四方仰德。非以權勢取之,實天命所歸也。世祖文帝,神文聖武,以膺大統,應天合人,法堯禪舜,處中國以臨萬邦,豈非天心人意乎?

既然天下大亂,民不聊生,那麼太祖武皇帝(曹操)、世祖文帝(曹丕)兩代父子掃清亂世,安定百姓,眾望所歸,這就是莫大的功德了。當皇帝豈不是理所應當嗎?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耶?

毛宗崗在這句後面批註說“但言逆天數則可,若雲逆天理則不可”。所謂天理,指的是理當如此,也就是從道德層面上看,就是我們上面說的“忠君觀”。所謂天數,就是歷史局勢如此,不是人力能改變的。也就是從實力對比層面上看。

所以毛宗崗吐槽說:“勉強將一‘理’字換卻‘數’字,又勉強添一‘人’字倍卻‘天’字。”——老王也覺得一直用“天數”這詞顯得重複,所以用“天理”換了“天數”,又拉上一個“人情”做陪襯,以免顯得單薄。說來說去,他的中心論點也就是一個“天數”。

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毛宗崗又吐槽:“究竟只好歸重‘天’字上去。”因為他只能從這一方面立論……

今我大魏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

道德高地搶佔完畢,接下來該說點實際的了。我軍實力比你們強太多,還打什麼,早點投降吧。

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火力越集中越有效,所以最後開始把重點轉到諸葛亮身上,用高官厚祿利誘。

縱觀王朗這一番話,曉之以理,威之以兵,誘之以利,可以說是很不錯的勸說範本。題主會覺得王朗說的有道理,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人家確實說的不錯。

但王朗這番話也有一個缺點:篡逆這事畢竟洗不清楚,所以他從頭到尾都避而不談。但他不提,別人可不放過啊。

好了,正方辯手王朗立論完畢,接下來該反方辯手諸葛亮發言了。

諸葛亮發言

孔明在車上大笑曰:“吾以為漢朝大老元臣,必有高論,豈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諸 軍靜聽:

還是緊扣一個“漢”字,意味著我要從道德層面對你進行打擊了。

昔日桓、靈之世,漢統陵替,宦官釀禍;國亂歲凶,四方擾攘。黃巾之後,董卓、傕、汜等接踵而起,遷劫漢帝,殘暴生靈。

這段歷史是客觀存在,諸葛亮也不能無視,但他沒必要替曹操宣傳,所以說的比較簡單。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蒼生塗炭。

這段說,漢朝解體以後,朝廷上當官的一直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以至於蒼生塗炭,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這段話明面上是罵曹魏朝廷,其實裡面另有玄機,隱藏著一個厲害殺招:既然現在的朝廷如此不堪,那曹操統一北方也談不上什麼功績了。既然對百姓無功,那你又怎麼好意思說“天命所歸”?

這樣一來,就把王朗“天命觀”的基礎打掉了。

平心而論,曹操統一北方,在歷史上確實是有功的。諸葛亮這睜著眼睛說瞎話,也是情勢所迫,可以理解……

吾素知汝所行: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輔國,安漢興劉;何期反助逆賊,同謀篡位!罪惡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願食汝肉!

反駁對方觀點之後,諸葛亮也把火力集中到一個人身上。王朗既然對忠君這事避而不談,諸葛亮就抓住不放,大談特談。

今幸天意不絕炎漢,昭烈皇帝繼統西川。 吾今奉嗣君之旨,興師討賊。

重申我方立場,順便打擊對方立場。昭烈皇帝才是漢室的正統繼承人,既然漢統不絕,你們又怎麼好意思說“天命”在曹魏那邊?

汝既為諂諛之臣,只可潛身縮首,苟圖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稱天數耶!皓首匹夫!蒼髯老賊!汝即日將歸於九泉之下,何面目見二十四帝乎!老賊速退!可教反臣與吾共決勝負!

仍然是集中火力,進行道德層面的打擊,從生前罵到死後,可以說十分刻薄了。


總結

雙方辯手都申明瞭自己的立場,諸葛亮辯手由於有後發優勢,針對對方的缺點進行了猛烈的攻擊。王朗辯手可能是年紀大了,有心腦血管之類的疾病,一時間情緒波動過於劇烈,導致病情發作,當場猝死,嗚呼哀哉也。

由於一方辯手退場,我們判定,本次辯論的獲勝方為諸葛亮。

在央視版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發言做了一些改動,弱化了辯理邏輯,而強化了情緒氣勢。考慮到這是電視劇,我認為這個改變是合理的,而且從實際效果來看,也十分成功。

有B站的無數鬼畜可以為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