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12年能搞出兩彈一星,爲何耗時70年卻搞不定小小晶片?

我們用12年能搞出兩彈一星,為何耗時70年卻搞不定小小芯片?

我國的“兩彈一星”被譽為20世紀下半葉中華民族創建的輝煌偉業,從1958年立項上馬,到1970年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僅僅用時12年,中國從此成為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反觀芯片業,同樣起步於1958年,70年來我國發展半導體芯片,卻沒有收穫應有的成果,自主研發生產的芯片和美國差了三到四代,每年的芯片進口額達2000多億美元,遠超石油。最近爆發的中興被罰事件,更使很多網友納悶,這到底是為什麼?

落後者吃土

客觀地說,主要緣於“兩彈一星”和半導體芯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行業,前者是軍工,後者是民用消費品。軍工的客戶是軍隊和政府,解決的需求問題是“從0到1”,關注的是基本需求,成本不是首先考慮的問題,所以可以用舉國體制辦大事的方法完成。就“兩彈一星”戰略規劃而言,它在當時要解決的是我國有沒有核武器的問題,所以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即達到基本的目標,至於小型化方面和美國的差距問題,反而不是很急迫,後面可以慢慢做。也就是說,軍工行業迭代更新非常慢,F22裝備美軍20多年,各項性能基本上保持不變,所以軍工企業的壓力較小,基本是賣方市場。

我們用12年能搞出兩彈一星,為何耗時70年卻搞不定小小芯片?

而且,半導體芯片遵循摩爾定律,同樣的價格下,每18個月芯片的性能翻番。這意味著落後一年半就落後整整一代。我國花了70年時間,依然沒有解決半導體芯片高度依賴進口,國產芯片落後歐美的問題,其中的原因之一,就因為半導體芯片是一個技術升級迅速的行業,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給追趕者加大了難度。

也曾佔有優勢

應該說,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錯失過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導致差距不斷拉大。在1958年到1980年代初期,中國半導體芯片產業並不落後於世界,在某些領域還佔有一定優勢。

1958年9月,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室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批鍺合金擴散高頻晶體管,頻率達到150MHz,為109丙型計算機提供了大量晶體管元器件。109丙機在我國核武器研製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65年,上海華東計算技術研究所與上海冶金研究所、上海元件五廠等單位合作,攻克TTL集成電路。1969年在上海無線電十三廠投產,定名TQ-6型計算機,每秒運算100萬次,配備磁盤操作系統,語言編譯程序。

1971年,上海復旦大學自主研製719計算機。

我們用12年能搞出兩彈一星,為何耗時70年卻搞不定小小芯片?

1975年復旦大學研製FD-753計算機,對標美國IBM360/370、歐洲TSS、日本FACOM等計算機系統。

1979年上海元件五廠和上海無線電十四廠,聯合仿製8080八位微處理器成功,比德國西門子公司仿製成功8080芯片還早一年。8080芯片是英特爾公司1974年推出的第二款CPU處理器,幫助英特爾佔據了電腦芯片的霸主地位。

由於上海擁有良好電子產業基礎,上海冶金研究所研製的離子注入機還曾出口日本,1980年日本還派代表團到上海訪問。

殲10總師擺攤賣麵條

但是,短短十年之後,上海電子工業全面破產倒閉。上海的情形是全國的縮影,當時科研部門全面經商,自負盈虧,科技項目下馬風盛行,科研人才隨之大面積流失,自主研發的人才生態悉數破壞。彼時,“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甚至據說殲10總師宋文驄也不得不擺攤賣麵條謀生,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埋首實驗室潛心科研?飯都吃不飽,哪有心思搞研究,這就是本土科研人才面臨的窘迫狀況。失去人才支撐,從此國產半導體芯片業全面落後歐美,雖經三十年市場換技術,以及後來出臺各種利好政策,仍無多大起色。我國半導體芯片業從此只有吃土追趕的份兒。

我們用12年能搞出兩彈一星,為何耗時70年卻搞不定小小芯片?

與此同時,對岸的寶島臺灣,臺積電的第一座工廠在新竹科技園落成,這一天是1989年4月3日,距離成立剛剛兩年。和大陸的本土電子產業悉數潰敗不同,臺灣砸下重金扶持半導體芯片產業,二十年後成長為日本、韓國之外的半導體產業第三極。今天,臺積電已經是半導體產業最大的代工廠。

國產半導體芯片的落後,重點不是缺錢(國家大基金建立後,錢已不是主要問題),而是人才缺口,既缺高級人才,也缺基礎人才,整個缺口大概在40萬。落了三十年的課,要補上來非一朝一夕能完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