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婆媳關係的能力體現了女人的這一點

一位網友留了很長的一段話,我截取其中的一段:

我和老公初中同學,大學最後一年才互相熟悉,戀愛。

我們剛結婚的時候,而他沒有工作,整個人很頹廢。公婆會在過年時候給我們一些壓歲錢,也算是補貼,但公婆說我們要懂得感恩。而我總覺得,我是有工作的,是老公沒有工作,又不是我不讓老公出去賺錢的,幹嘛總是要拿這件事情說事,說我要孝心,承擔家裡的大事小事的。

處理婆媳關係的能力體現了女人的這一點

可是作為新時代的工作女性,我讀研又留校的,我不擅長做家務,也沒有時間做家務,我是一名大學輔導員,平時工作也很多的。

但公婆因此挑剔我,做飯不好吃,家務做不好。再後來,我有了孩子,我父母來幫帶孩子,公婆也覺得我父母做得不好。婆婆沒有文化,也不會做飯,沒事兒就是跳跳廣場舞和做美容。

但即使這樣,他們依然覺得不好。說我們夫妻不把他們當回事兒。

處理婆媳關係的能力體現了女人的這一點

如今,我爸媽去海口買了房子,帶著孩子過去住一個月了,他們看見又眼饞孩子跟姥姥姥爺親近,也要去海口買房,我公公給我媽打電話說他們要過去,意思要住我爸媽房子,那我爸媽又得伺候他們吃喝。

而老公,就是愚孝,從小受慣了道德綁架,每天被他爸媽唸叨自己不容易,他就覺得他爸媽太辛苦了,太可憐了,太委屈了,他爸媽還挑唆他,說他們委屈都是我給的。平時還好,每到涉及父母話題,我們就要吵的不可開交。

寧願離婚,他也覺得他父母不能受委屈,問題是委屈的明明是我父母啊,帶孩子多辛苦,難道誰叫喚的厲害誰就委屈嗎?我真是受不了了!

處理婆媳關係的能力體現了女人的這一點

家裡家外婚姻諮詢師晨曦的解析:

隨著社會的進步,物質文明的高速發展,女性的獨立自我意識也隨之增強,女性追求更多的自我權利,這是社會進步發展的表現。

而婆婆由於生活的年代不同,和現代女性的思想意識很多不同,這也就是俗稱的“三觀不同”!婆婆和丈夫的天然血緣關係是牢不可破的,不論丈夫和婆婆關係如何,和婆婆相處都是每個妻子都無法迴避的,婆媳問題也就成了所有夫妻都會面臨的一個難題。

本就觀念不同,又必然產生交集,能不痛苦嗎?其實最痛苦的不是妻子,而是夾在婆婆和妻子之間的丈夫,平衡妻子和婆婆的關係,也是每個丈夫的必修課。

我們在以前文章裡就討論過三觀不合這個問題,每個人的三觀都不盡相同,人與人的相處的關係不是以三觀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