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農村會養一些大型的牲口來代替勞力,一頭牲口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整個家庭的生活生產,也因為其價格昂貴的原因在選擇的時候慎之又慎。從小在農村裡見慣了各種牲畜,家裡曾經也都有養過,對此也有一定的瞭解。有這樣的一種說法,“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概況的講述了這些牲口的習性,對於人們的選擇有著不小的幫助。

農村裡幹力氣活比較喜歡用騾子,一頭好的騾子能幹二十到三十年的活,耐用性比馬和驢子更強。騾子一般是公驢和母馬雜交後的後代,體型比較大很像馬,但叫聲和耳朵卻很像驢,沒有見過的很難判斷出是驢是馬。騾子綜合了驢和馬的特點,有驢的耐力和馬的體型並且速度也不慢,另外抗病能力強,很適合幹力氣活。

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養騾子是因為它的實用性,過去的時候幾乎每家都養過。騾子力氣大幹活是一把好手,這點被人們所喜愛。可以耕地還可以用來拉車,對於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來說最合適。但騾子生性不太聽話,經常拉不住亂跑,最大的缺點就是基本不能生育。

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大都以力氣活為主,但馬沒有耐力,幹不了一會活就趴窩了。若是誰家裡養了一匹馬,通常會被人們笑話,個頭小力氣不大是個樣子貨,養來沒有什麼用。雖說馬被譽為五畜之首,更多的是具有象徵性的意義,對於農村來說不是太實用。還有民間裡大都是一些比較矮小的馬,在古代而真正的高頭大馬通常是戰略性的物資,普遍運用於戰爭如騎兵之類。

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在記憶裡農村裡養馬的一般是有點條件的人家,經常要趕車外出或者做一些生意。過去的時候還經常能見到一些“換盤子換碗”,拉著大缸小甕商販,趕著馬車走街串巷叫喊。對於農村來說馬更容易馴服,也通人性。但馬只適合一些平坦的路面,跑跑腿還行稍微高點坡路就會打滑。

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農村裡養驢的非常多,也是因為驢的價值相比其他的牲口更高。有這樣一種說法“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像一些阿膠,驢肉火燒都是從驢身上獲取的。養的驢子不僅能幹活,等以後還能賣更高的價錢,這也是人們願意養驢的原因。

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不過驢的性格最為犟,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只得它願意幹的才行,一直以來都被人們所頭疼。過去用驢子拉磨的時候,都給驢子蒙上一層眼罩,要不然轉不了幾圈就尥蹶子了。不過驢子也有自己的優勢,在下一些陡坡的時候驢子最合適,因為個頭小也更為穩當,住在畢竟高的山區農村都喜歡養。

農村老話說“上坡騾子平川馬,下坡的驢子不用打”,是什麼意思?

過去農村裡養殖牲畜的時候更看重其中的實用性,不同的環境適合不同的牲畜,這也是人們總結出來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