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樣本:20多家單位重組省信息中心

省直事業單位改革,遼寧動靜不小,但外界對其內部實踐瞭解的並不多。

7月1日,《遼寧日報》就介紹了一個“省信息中心重組”的案例。

“各自為政、條塊分割、煙囪林立、信息孤島”曾是遼寧省政務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報道稱,省直各部門幾乎都建有信息中心,每家單位都有一班人員、一套系統、一條線路,不僅浪費資源,而且無法有效地實現信息共享。

辽宁省直事业单位改革样本:20多家单位重组省信息中心

要打破這種“畫地為牢”的局面,必須進行跨部門資源整合。6月1日,遼寧省委、省政府召開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方案實施動員大會,會上決定重新組建省信息中心。新的省信息中心由省發展改革委所屬的省信息中心及信用中心、電子政務管理中心,省工業和信息化委所屬電子政務中心,省委辦公廳所屬信息中心,省委政策研究室所屬信息中心等20多家單位組成,為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承擔政務信息服務和信息數據綜合應用等職能。

6月4日,遼寧省信息中心籌備組建工作領導小組正式成立。次日,籌備組成員即開始集中辦公。在現場調研、全面調查、座談研討和密集研究的基礎上,6月20日完成了《遼寧省信息中心組建實施方案》和“三定”規定草案的編制工作。目前各單位資產清查工作相繼啟動,項目劃轉承接、事業單位法人登記、人員轉隸任職、檔案移交等工作的時間節點也已確定。

遼寧省信息中心籌備組成員唐抑非還介紹,“在新的省信息中心組建的同時,我們第二輪政務信息系統遷移工作也已啟動,到今年年底所有部門的政務信息系統都將整合在一個平臺上。”

這一次,遼寧省直事業單位改革涉及部門多、整合力度大。6月初,省長唐一軍對此就提出,要把問題考慮得更復雜一些、辦法考慮得更細緻一些、預案准備得更周全一些、工作做得更周到一些。

以省直公益性事業單位為例。據《工人日報》7月1日報道披露,遼寧現有事業單位3.5萬餘家,其中省直公益性事業單位990家,去掉醫療、高校、地稅系統為659家。2017年開始,遼寧加大力度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對經營性事業單位應轉盡轉,對公益性事業單位嚴格管控。此次事業單位改革重點是解決“有的人沒事幹、有的事沒人幹”。

本輪改革中,遼寧省直機構659家公益性事業單位將整合為65家。“優化整合是這次改革的突出特點。”遼寧省編制辦副主任陳相元介紹,改革將破除原來事業單位由部門管理、服務部門的體制機制,實現跨部門整合、服務社會。

報道稱,上百萬遼寧“事業單位人”,在2018年夏天將迎來人生軌跡的轉變:有的是隨著單位轉企,轉為企業身份;有的是原單位註銷,進入到一個新的單位。

報道稱,眼下的遼寧,經濟築底企穩,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正在進行。經營性事業單位一律轉企,公益性事業單位撤併整合,行政類事業單位政事分開、剝離“二政府”……這場改革涉及除醫療、教育、稅務系統之外全省幾乎所有事業單位,從省直到100個縣區。改革不僅有任務書、路線圖,還有時間表,8月底之前,省市縣鄉四級事業單位改革要完成。

這場事業單位改革的硬仗,是遼寧破除體制機制障礙的關鍵之戰。原則上,屬於市場的劃到新組建的企業,該保留事業單位屬性的“瘦身健體”。實踐中,省直60多家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連省委會議中心、遼寧人民會堂這樣的老牌事業單位也一併轉企,劃歸新成立的企業;保留下來的650多家公益性事業單位,則根據功能相近劃轉、合併、整合為65家大型事業單位集團。

報道還指出,以遼寧此次大刀闊斧改革的省直事業單位來看,小、散、弱是通病。省直80多個部門,平均每家有近10個事業單位,最多的一個部門擁有30多家;省直黨群部門下屬99家事業單位,10人以下的佔2/3,5人以下的佔1/3,最少的兩三個人。這些事業單位有的名存實亡,有的重複設置,有的管理混亂,有的以費養人,成為改善營商環境的絆腳石,必須以改革除障破弊。

“遼寧事業單位改革,才剛剛拉開大幕,效果還有待觀察。”上述報道表示,但不管怎樣,此次改革決策的魄力之大、涉及的範圍之廣、發生變動的人數之多、操作的難度之大,都是遼寧相關領域多年來所未有的,效果令人期待。開弓沒有回頭箭,唯有敢拔硬釘子、敢啃硬骨頭、敢為天下先,才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也唯有頂層設計科學、中層實踐順暢、基層落實到位,才能打贏事業單位改革這場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