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均《山中雜詩》:山中美景心中寂寞

吳均《山中雜詩》:山中美景心中寂寞

丁啟陣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

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1

這首詩的具體寫作時間,無從考證。但根據詩意,不妨猜測,這是吳均人生失意時期暫居山中,見景生慨,寫下此詩。

2

想要更好地理解這首詩,不能不對吳均其人有所瞭解。

吳均(469—520)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縣)人。這裡將《南史·吳均傳》的記載轉述如下:

家世寒微,但是好學有俊才。沈約讀到吳均的詩文後,讚賞有加。梁武帝天監(502—519)初年,柳惲做吳興縣令時,聘請吳均擔任主簿一職,天天跟他一起吟詩作賦。吳均在柳惲手下做主簿,覺得不稱意,於是給柳惲留下一首詩,離他而去。過了一段時間,吳均回去找柳惲,柳惲並不介意,對他的態度是一如既往。不久,又把吳均推薦給臨川的靖惠王。靖惠王在梁武帝蕭衍面前盛讚吳均的才華,梁武帝當天就下令召吳均進宮,當面作詩,很是賞識。於是,給了吳均一個待詔著作的職位,後來根據資歷累遷為奉朝請(有朝見資格的閒散官職)。

起初,吳均想要通過撰寫歷史著作名揚天下,流芳後世。為了撰寫《齊書》,向皇家藏書機構借閱齊朝的皇帝起居注和記錄群臣事蹟的書籍,梁武帝不同意。於是,私自撰寫《齊春秋》。寫成後,獻給武帝。書中稱梁武帝為齊明帝佐命,武帝恨吳均據實記載,未予避諱、美言,藉口說吳均的史書記載不實,讓中書舍人劉之璘提出數十條質問,結果,吳均支支吾吾,沒能作出條理清楚的答辯。武帝於是下令有關部門將書稿焚燒,並免去吳均的官職。

不久,武帝又下詔,讓吳均撰寫通史,從三皇(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是伏羲氏、神農、軒轅)開始,一直寫到南朝的齊。吳均完成了《本紀》、《世家》的初稿後,著手寫作《列傳》的時候死了。

吳均身後,留下不少著作,有:范曄《後漢書》注九十卷,《齊春秋》二十卷,《廟記》十卷,《十二洲記》十六卷,《錢塘先賢傳》五卷,《續文釋》五卷,文集二十卷。

從上邊敘述,可以看出,吳均的一生,是坎坷不得志的一生;他有遠大的理想,但是,由於出身寒門,仕途不順;他是歷史學家,但是著史垂名的願望,沒能如願以償。不難想象,吳均的人生,充滿了失意和落寞。

3

這首《山中雜詩》,語言通俗易懂,無需註釋。但是,其中的藝術手法,有必要說一說。

《南史·吳均傳》說吳均“文體峻拔有古氣”,在當時頗有影響,有人效仿他,號稱“吳均體”。細讀這首《山中雜詩》,的確可以看出吳均非凡的藝術造詣。有人在評價這首詩的時候,給出了語言清新優美、文字簡練、條理分明、表現角度多樣、寫景狀物生動逼真、寓情於景、意境幽遠、使人如臨其境、令人悠然神往之類的評語。我認為,這類評語基本上是似是而非,不得要領。

這首詩的最大好處是:景物之間重輕、虛實、鉅細、遠近、動靜、虛實的強烈反差,造成了詩歌語言的巨大張力,充滿了反諷的力量。山——煙,一重一輕,一實一虛;竹——日,一細一巨,一近一遠;鳥——簷,一動一靜;雲——床,一動一靜,一巨一細。整首詩表現的山中景象,是怪異、扭曲、魔幻的,不是一個正常有序的世界。

我們知道,充滿張力的語言,其中的意思不是各詩句字面意思的簡單相加,而是需要讀者在感到驚奇、受到震撼之後,加以深思,才能真正讀懂,準確理解。意境悠遠、令人神往云云,簡直是隔靴搔癢,南轅北轍。實際上,吳均這是在宣洩內心的不平情緒。一個有追求、有理想的人,怎麼可能安心住在山裡看雲霧,看落日,看飛鳥,看雲朵呢?

4

為了更好地瞭解吳均詩文語言的反諷藝術,我建議大家認真讀一讀他《與宋元思書》中的寫景文字:

風煙俱淨,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裡,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石。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返。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南史·吳均傳》“清抜有古氣”五個字的評語,雖然並不準確,但感覺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