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緝令畫那麼抽象,能捉到人嗎?官府:我們畫的其實不抽象

現在古裝電視劇看多了,人們也熟悉了裡邊的套路,尤其是在捉拿犯人的時候,官兵們就會拿出一張畫像,四處的詢問路人到底有沒有見過這個人或者說是在各個繁華鬧市區張貼一張畫像,上面也是畫一個人頭,底下然後就有一群人圍著這張告示。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電視劇裡面凡是捉拿犯人的畫像,基本是抽象派藝術。我們不禁要問,你真的確定這張畫可以捉到犯人嗎?現在我們科技這麼發達,到處是高清攝像頭,可是有時候捉拿犯人還得靠網絡上通緝。那麼這畫的這麼抽象,到底能不能捉到犯人呢?

古代通緝令畫那麼抽象,能捉到人嗎?官府:我們畫的其實不抽象

古代通緝令畫那麼抽象,能捉到人嗎?官府:我們畫的其實不抽象

其次就是,古人並不是光靠畫像來捉拿犯人,當時還有一項制度,就是保甲制度,這個保甲制度很簡單,就是官府將所轄地區劃分為好幾塊區域,每一塊區域劃分出來就是一個保甲。就好比我們現在所居住的小區一樣。一般一個保甲的人都是相互熟悉的,一旦有陌生人進來就很快可以被人們發現,如果官府再提供懸賞金額的話,估計整個保甲的人,看到這犯人就像看到一個移動的金子一樣,都會撲著上去幫助官府抓人。

古代通緝令畫那麼抽象,能捉到人嗎?官府:我們畫的其實不抽象

但是如果要是一個保甲的人,看到犯人沒有前去稟報,而是我窩藏起來的話,那麼整個一保甲都會受到牽連,這就是所謂的保甲連坐制度。

古代通緝令畫那麼抽象,能捉到人嗎?官府:我們畫的其實不抽象

再一個就是所謂的路引,也就是現在的身份證。這個還得從秦朝時候的商鞅說起,當年的商鞅為了防止秦國有外來人口進入。就發明了這玩意兒,在這上面寫了你的戶籍和屬於哪個保甲,然後就是你的大體外貌。古時候住店就靠這個玩意兒,有的地方沒有這個不讓住店,一旦出示這個就暴露你的行蹤,然後官府就會很快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