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陸「通吃」,廈門自貿片區吸引產業集聚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廈門自貿片區掛牌三年多來,持續推進改革創新,積極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架起了廈門與國際市場更便利通道,為廈門“引進來”、“走出去”,注入了新的活力。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傍晚5點半,每週一、週五都靠泊廈門的麗星“雙子星”號郵輪如約而至。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從今年4月開始,“雙子星”號開啟了在廈門長達半年、共53個航次的郵輪運營季,刷新了單一郵輪在廈運營時間跨度和航次數量兩項紀錄,也助力廈門郵輪母港今年接待郵輪艘次衝刺新紀錄。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同時,郵輪母港的硬件設施改造工程也在加快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就能完成泊位改造升級,到時候將具備接待世界最大22萬噸級郵輪、以及同時接待三到四艘中大型郵輪的硬件能力,使廈門國際郵輪母港具備“亞洲領先、世界一流”的接待實力。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而在廈門自貿片區海滄園區,一列縱貫亞歐大陸的中歐(廈門)班列正在開行,它將沿著“絲綢之路經濟帶”前往歐洲東大門波蘭羅茲。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自首條中歐(廈門)班列開通以來,海、鐵兩張物流網絡攜手發力,先後拓展出廈門到德國漢堡、俄羅斯莫斯科、中亞五國等多條班列線路,進一步凸顯廈門“一帶一路”陸海樞紐城市的優勢地位。中歐(廈門)班列也發展成為全國運行質量最好的班列之一。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據統計,班列(歐洲線)的市場售價、單櫃貨值、重載率三個指標均居全國第一,本地貨物比率、海鐵聯運貨物比率、直攬貨比率三個指標,也在全國領先。

自中歐(廈門)班列開通到今年5月,班列累計發運314列,超過2萬個標準集裝箱,累計貨值超過50億元人民幣。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據相關部門統計,掛牌三年來,廈門自貿片區以更多創新的舉措、更優質的營商環境,吸引了航空維修、融資租賃、航運物流、國際貿易等產業集聚,呈現對外開放發展新格局。

截至今年4月,廈門自貿片區新增企業3萬5千多戶,註冊資本總額超5500億元,其中新增外資企業數2087戶,註冊資本近千億元,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顯著增強。

點擊視頻,觀看報道《廈門:自貿片區構建開放發展新格局 吸引產業集聚》↓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海陆“通吃”,厦门自贸片区吸引产业集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