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齡前寶寶學習哪種樂器對孩子未來發展有益?

夏至點Pic

Hello親愛的寶爸寶媽,蜜桃姐姐來咯!

首先,學習演奏樂器對孩子來說是有好處的。如果寶貝已經3歲左右了,那他大腦中對音樂的感覺已經開始成熟了。研究表明音樂課可以提高腦力。國外的一項研究表明,3歲的孩子參加鋼琴課更好。這些孩子可能比不接受音樂訓練的人更早地學會複雜的數學問題。鋼琴是一種很好的樂器,因為孩子不需要掌握任何特殊的指法,不像吉他、小提琴或其他絃樂器。

然而,另一項研究表明,音樂課能提高思維能力,但它只會影響年齡較大的孩子。香港中文大學的科學家,1998年在自然雜誌上發表了一個研究結果,顯示說,12歲之前至少學習了6年音樂的孩子比那些不學習的孩子記憶力和思維能力更棒。研究人員把16個單詞每個讀了三遍,發給60個女孩。那些學習過音樂六年的孩子比那些沒有學習過的理解更快。

蜜桃姐姐有一個朋友,她讓自己3歲的女兒上了一個藝術和運動班,鼓勵孩子圍繞音樂跳舞,然後沉浸在藝術項目中。她想讓女兒從小就接觸音樂和藝術,這樣就可以把它們融入到孩子所學的任何東西中。朋友說,這個課程培養了孩子的創造力,開拓了孩子的思維。它也給了孩子對音樂和藝術的熱愛。

底線

讓音樂成為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好的,但不要把家長的任務變成要塑造一個音樂天才。像神童莫扎特一樣在8歲就寫曲子是很罕見的。但是如果家長給孩子一個融入音樂世界的機會(特別是如果選擇不同的音樂),他很可能長大後成為一個會欣賞各種音樂的人。鼓勵孩子拿起樂器,但不要帶有強制性。就像在家裡顯眼的地方掛上一幅美麗的油畫,家長不能強迫孩子每天看它,但就掛在那裡,讓孩子不時地享受。同理,音樂的存在才是最重要的。

當家長讓孩子接觸到某種文化的時候,他就會體會到生活中的東西會給他的靈魂充電,音樂就是這樣。正如莎士比亞所說:“如果音樂是愛的食物,那就繼續演奏吧。”


蜜桃姐姐

進行一門樂器的學習可以幫助人們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運動技能以及大腦可塑性。而越早進行學習,大腦腦區間的連接就可能就越牢固。



2013年,一個發表在《神經科學》雜誌上的研究顯示,6-8歲是人們學習樂器的敏感分界期。7歲以前接受音樂樂器訓練,對人腦發育有著明顯的影響。表現為大腦的運動皮層以及感覺皮層間的連接會更加牢固,而大腦胼胝體的神經纖維也會有更多的鏈接。


等到7歲以後再開始學習樂器,這時的訓練效果就會稍差一些。此外,在7歲以前開始學習樂器的人,他們在運動上也會有更好的表現。研究也發現4-5歲的兒童參加音樂互動課程可以有效地提高注意和記憶力。


來自美國西北大學的科學家比較了一個高中裡學習樂器和不學習樂器的學生的差別。結果發現,在進行了樂器學習後,這些高中生對聲音的反應能力以及語言技能都能得到提高。學習樂器的學生每週要參加約2-3小時的樂器訓練,對照組的學生則會參加體育訓練。在隨各自的項目進行了3年的學習後,與不學樂器的學生相比,學樂器的學生對聲音細節的感知更為敏銳並且他們大腦中負責聲音的腦區也更加成熟,同時他們語言能力也提高得更多。



在青少年時期接受音樂訓練還能起到預防在老年時期語言聽力能力下降的效果。研究發現,在年輕時接受過音樂訓練的老年人,他們識別語言聲音的速度比起那些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人要快了近20%。不只是識別語言的能力,我們理解語言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不過這種語言理解能力並非是因為我們的聽力下降而衰弱的。根本原因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大腦的聽力系統中對說話聲音的特徵識別、排序、解析能力會明顯降低。


如果你在14歲前就開始接受樂器訓練,並且這個訓練週期持續了超過10年的時間。那麼這種早期並且密集的音樂訓練就能很好地鍛鍊到你大腦中支持言語識別的關鍵區域,令你在今後擁有更加具體、清晰、準確的言語識別能力。



參考文獻:

  1. Adam T. Tierney, Jennifer Krizman, and Nina Kraus. Music training alters the course of adolescent auditory development. PNAS, July 2015 DOI: 10.1073/pnas.1505114112
  2. G. M. Bidelman, C. Alain. Musical Training Orchestrates Coordinated Neuroplasticity in Auditory Brainstem and Cortex to Counteract Age-Related Declines in Categorical Vowel Perception.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5; 35 (3): 1240 DOI: 10.1523/JNEUROSCI.3292-14.2015
  3. Bernhard Ross, Masihullah Barat, Takako Fujioka. Sound-making actions lead to immediate plastic changes of neuromagnetic evoked responses and induced beta-band oscillations during perception. 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7; 3613-16 DOI: 10.1523/JNEUROSCI.3613-16.2017
  4. C. J. Steele, J. A. Bailey, R. J. Zatorre, V. B. Penhune. Early Musical Training and White-Matter Plasticity in the Corpus Callosum: Evidence for a Sensitive Period.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2013; 33 (3): 1282 DOI: 10.1523/JNEUROSCI.3578-12.2013

酷炫腦科學

雖然關於寶寶學樂器,家長首選都是鋼琴,但根據現在的大趨勢來看,很多家長更青睞給自己的孩子學習傳統樂器,所以我的建議是:學古箏吧!

一般寶寶4歲半的時候就可以報名學習古箏了。

寶寶學古箏的好處:

1、古箏彈奏出來的音色更加動聽,能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想讓寶寶嘗試一件事情,最大的前提就是感興趣。我想大多數孩子都知道鋼琴,卻不一定知道古箏,我見過很多孩子被古箏吸引的,他們可能是在電視裡看到有人彈古箏,然後就對媽媽說自己喜歡、想學~

2、古箏入門簡單。

寶寶可能5分鐘就能學會彈奏一首曲子,入門級別真的是超級簡單。當然,這並不表示古箏就是一門簡單的樂器,任何樂器的學習到後期都是越來越難的,需要耐心和毅力堅持下去。

3、提升個人氣質魅力。

這個可能對於成年人來說更明顯一點。但寶寶學古箏,通過常年的耳濡目染,氣質完全可以融入自身,由內而外的散發,而不是成年後特地去改善或學習氣質的表現。

4、培養孩子良好的協調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都說音樂能培養人的想象力,開拓思維。學古箏還有個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協調能力,比如說手眼協調能力、身體協調能力、與他人合奏時的協調能力等等。

5、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

當孩子學古箏以後,要學會自己戴指甲、自己給古箏調音等等,通過這些自主能力的培養,相信孩子在家也能鍛鍊自己,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薯條媽媽育兒日記

關於學習什麼樂器,我建議您從以下幾方面考慮,您也可以關注我,看我發表過的文正,有對各類樂器優劣勢的分析。

首先:從學習目的考慮,這個很重要,有的人為了讓孩子走專業道路的,那麼一定要從小選擇好樂器,制定好發展方向,需要苦練童子功的。有的人是為了提高孩子的藝術修養,當做最簡單的興趣愛好培養,那麼就簡單很多,孩子感興趣的樂器,年齡段又合適的都可以選擇。有的人是為了升學多一個籌碼,那麼就要考慮好目標學校需要哪類樂器的特長生,根據學校需求進行學習,這一點雖然不好,但是現實生活中的確是進入好學校的一塊敲門磚。特別是初中階段,特長生是優先錄取的。最起碼我這裡還是這樣的。不知道您所在的城市是否如此。

其次:考慮孩子的興趣,也要考慮家長的興趣,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原始驅動力,所以孩子喜歡很重要。但是家長也要喜歡,否則孩子學習,練習,天天在你身邊演奏你不喜歡或者反感的樂器,長期以往,家長可能會有不良情緒,或者說家長乾脆就不想和孩子一起了解,那麼對孩子的學習一定是有影響的。

最後:考慮一下家庭的經濟狀況,家長的時間情況。學習樂器、買樂器都需要花費金錢的,而且長期學習,費用不菲。家長的時間情況也很重要,是否有時間陪學,陪練。最起碼初期學習的時候還是需要的。要在時間上保證孩子的學習,不能三天打魚於兩天曬網的。

學齡前學習的樂器還是有很多的,比如鋼琴、電子琴、古箏、尤克里裡、非洲鼓……


樂器空間

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也是我們現在這些當家長的,都面臨的一個問題,現在大部分的家長都會給孩子報特長班,比較女孩子學學舞蹈,男孩子學學武術,就像這樣家長一樣想給孩子報一個樂器班的也很多,我也算是有經驗的家長了,孩子四周歲多一些,正在學習鋼琴,說實話,我沒這位家長考慮的遠,什麼孩子的未來發展啊,還沒在我的考慮範圍之內,個人感覺藝術類的特長想用它來當做以後的謀生方式,能成功的都是些非常有天斌的孩子而且還要有機遇,大家應該聽說過朗朗,他的成功經歷也有很多人看過吧。

在朗朗剛剛3歲的時候,爸爸帶郎朗去學習鋼琴,每次學習一兩個小時,卻不覺得累非常喜歡學,他的爸爸發現郎朗不僅有音樂天賦,還能吃苦。在郎朗9歲的時候,爸爸讓郎朗去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學琴,於是給單位領導寫了一封辭職信帶著孩子去求學,在北京他們經歷了非常大的痛苦,一度精神崩潰差點跳樓,他父親為了孩子能專心學琴8年沒讓孩子見過媽媽。

朗朗成功了,但是為此也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覺得現在孩子學習特別,主要是陶冶情操,多領孩子看看各種學習班,讓他學些自己感興趣的項目,只有孩子愛學,才能學得好,慢慢發掘孩子的天斌,行行出狀元,說不定你家的寶寶就是以後的藝術家呢,還是那個觀點,適合的才是最好的,不跟風、不聽信謠言、自己去理智分析。

感謝謝大家能看到最後,一家之言對錯與否自己判斷。


雞西達人



按理說學齡前寶寶學些樂器對寶寶大腦發育有好處,但是你也要看寶寶喜歡不?我兒子學齡前什麼樂器都不學,不喜歡。現在上一年級了 ,我們讓他學吉他,他說吵得很,不喜歡。學不學樂器有幾種情況:1.小孩喜歡,如果喜歡的話,他就不覺得吵,反而是享受。練習再苦再累,他都能堅持下去。2.家長安排的,為了寶寶的身心發展 ,硬性給寶寶報名的,寶寶也不反抗。這種是父母有計劃地培養他的興趣愛好。3.父母給寶寶報的,寶寶不是很感興趣,這種效果不是很好。



綜上所述,要看父母想給小孩怎麼規劃未來。現在很多小孩都學鋼琴、吉他、架子鼓等。不過主要是看小孩的,我個人認為學鋼琴要有點天賦才行,對音樂極其敏感。不是所有小孩都適合的。


宏泓的明天

學齡前孩子,家長沒必要就早早幫他規劃他的人生。吃飯的技能任何時候學都不晚,真的不急。哪怕是20多歲的大學生,畢業之後從事本專業的學生也不到30%。

育兒最主要的不是技能的培養

孩子上初中之前,家長教育的重心應該全部都是孩子性格的養成(教他做人)——包括自身基本素質的培養、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為人處世的觀念……

這些才是跟隨孩子受用一生的財富,學習一門技能,不過2—3年的事,大學之後再學也為時不晚……而且他知道他自己要什麼,學起來更快,更可能獲得“成功”。

所以學齡前寶寶學什麼?還是找一些樂器的視頻,讓孩子看看,諮詢孩子的意見

沒必要逼他,他喜歡就讓他學,學的好就鼓勵及肯定,學不好或是要放棄也沒必要責備,對他而言,這不過在玩一場好玩的遊戲而已。他能從其中獲得與其他孩子交流的環境、獲得表現的機會、體會成功失敗的體驗……這些過程才是他的財富。


建議家長朋友多看看“正面管教”方面的育兒觀點。時代不同了,社會發展瞬息萬變,你需要給孩子更多的難能可貴的“品質”,不管社會如何變化,他長大後都能遊刃有餘、立足社會

我是藕芽媽咪,你身邊的育兒專家,趕緊關注我吧!!!


藕芽媽咪

不是對孩子有益,而是孩子喜歡哪個。對孩子我益的東西很多,不一定要是樂器。選擇孩子有興趣的才是王道。讓孩子去上上體驗課,讓他感覺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