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患有紋枯病,用什麼藥比較好?

玩轉農業

水稻紋枯病是水稻當前重要病害,我看了很多答題者推薦的藥劑,有些還是不合適的。我給大家推薦的藥劑,大家購買的時候,注意按照藥品名,選擇大廠家產品就對了。

噻呋酰胺

三唑類:已唑醇、苯甲丙環唑、戊唑醇、氟環唑

都是三唑類殺菌劑,性價比較高,對於水稻紋枯病有一定效果,有一定增產作用。戊唑醇等殺菌劑在水稻出穗期使用注意濃度,不要盲目增加使用量。

肟菌·戊唑醇、氟環唑·己唑醇等復配劑

登記水稻三病,對於水稻紋枯病效果不錯,這樣藥劑防治對象全面,成本較高。

結束語

水稻紋枯病重在預防用藥,在防治紋枯病同時,注意水稻稻飛蝨防治,往往紋枯病嚴重的田塊,稻飛蝨也不太好控制。


農業助手

你好。水稻紋枯病現在在市場上有許多藥劑可以用於防控,下面介紹一些藥劑以及使用方法希望能夠提供給您幫助。

首選廣滅靈水劑500-1000倍液或5%井岡黴素或粉鏽寧乳油、甲基硫菌靈或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紋枯利可溼性粉劑、甲基立枯靈(利克菌)或紋黴淨可溼性粉劑。也可用2稻腳青(甲基砷酸鋅)或稻寧(甲基砷酸鈣)或拌細土撒施。還可用田安(甲基砷酸鐵胺)水劑噴霧或對水澆潑,或用拌細土撒施,注意用藥量和在孕穗前使用,防止產生藥害。發病較重時可選用擔菌靈或用擔菌靈與異稻瘟淨混用有增效作用,並可兼治稻瘟病。還可用滅鏽胺乳劑或禾穗寧可溼性粉劑,對水噴霧,效果好並且藥效時間長。也可選用7護豐安(氫氧化銅)或綠邦98水稻專用型,分別在孕穗始期、孕穗末期各防1次,對病穴率、病株率及功能葉鞘病斑嚴重度,防效都很顯著,有效地保護功能葉片。也可選用敵力脫倍液在水稻孕穗期一次用藥能有效地防治水稻紋枯病、葉鞘腐敗病、稻曲病及稻粒黑粉病。能兼治水稻中後期多種病害。此外,提倡施用多得稀土純營養劑。


農醫生

藥劑可以選擇:愛苗、噻呋酰胺、苯醚甲環唑·嘧菌酯、拿敵穩、氟環唑、己唑醇、井岡黴素、已唑醇·嘧菌酯等。

井岡黴素是目前生產上防治水稻紋枯病的主要藥種,經多年使用,紋枯病菌對井岡黴素的抗藥性並沒有增強多少,抓住擱田覆水後和發病初期等關鍵時間用藥,必要時適當增加用藥量,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紋枯病發生重的年份,因地制宜地選用一些持效期較長的藥劑進行防治,有利於減少用藥次數,提高病害防治效果。丙環唑、烯唑醇、己唑醇 (烯唑醇、丙環唑等唑類殺菌劑對水稻體內的赤黴素形成有影響,能抑制水稻莖節拔長)等部分唑類殺菌劑對紋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較長,可以選用。這類藥劑特別適合在水稻拔節前或拔節初期使用,在防治紋枯病的同時,還有抑制基部節間拔長,防止倒伏的作用。但這些殺菌農藥在水稻(特別是有輕微包頸現象的粳稻品種)上部3個拔長節間拔長期使用,特別是超量使用,可能影響這些節間的拔長,嚴重的可造成水稻抽穗不良,出現包頸現象(不同水稻品種、不同藥劑以及不同的用藥量條件下,所造成的影響不一樣),其中烯唑醇等藥制的抑制作用更為明顯。

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愛苗)在水稻抽穗前後可以使用,不僅能防治紋枯病等病害,還有利於提高結實率,並對雜交稻後期葉部病害有較好的兼治作用,目前市面防治紋枯病效果最好得為噻呋酰胺。

封行——拔節期,結合卷葉蟲、飛蝨、葉瘟預防,防治用藥畝用10%己唑醇60克(或24%噻呋酰胺20-30毫升、30%苯醚甲環唑丙環唑20-25毫升、12.5%氟環唑40-50毫升)+有機硅10-15克,如用藥時田間發病較重,可以畝再摻如8%井岡黴素A水劑250-300毫升。破口前5-7天結合打破口藥再用以上藥劑配方防治一次。施藥時田間保留淺水層,以利藥劑的內吸傳導。

為了達到防效,施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①用足藥量水量,藥液要噴施到稻株中下部;

②用藥時田間必須建立淺水層3-5天,確保防效;

③高溫季節注意安全用藥,宜在上午9點前或下午5點後施藥


雲眾地

目前,抗紋枯病較強的水稻品種較少,紋枯病發生時,可使用井岡黴素和廣滅靈進行防治,注意適時適量。

水稻紋枯病是一種真菌性病害,又被稱作花腳杆,由瓜亡革菌寄生產生。這種真菌由菌核和菌絲兩部分組成,菌核越冬後次年,能夠產生菌絲,一般地,22~30攝氏度是最適宜菌絲髮育的溫度。菌絲入侵葉鞘後,在葉鞘上形成紋枯病最早的表象特徵。當然,這種病害不僅僅常常發生於水稻上,在小麥、玉米、大豆和穀子上也時有發生。從分櫱至孕穗,紋枯病幾乎貫穿於水稻整個生育期,尤其是在孕穗時期。紋枯病發病後,近水面葉鞘上最先出現水漬狀的橢圓形斑點,邊緣為褐色,後逐漸向葉片、葉尖和稻穗發展,常常會造成灌漿不滿,空殼率增加,當病害蔓延至上端時,很容易造成大面積倒伏。

目前,具有紋枯病強抗性的品種十分有限,不能完全依託品種來防治紋枯病。要加強栽培技術管理,改善植株群體,秧苗期淺灌多排、分櫱期多曬、孕穗期保持土壤水分充足,使水稻不帶葉、不徒長、不貪青。同時,要加強藥劑防治,做到適時適量,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一般地,植株分櫱後開始重點排查紋枯病染病情況,當發病率超過20%時,可以考慮用藥劑進行防治。目前,紋枯病用藥多以5%井岡黴素為主,每畝地用水劑150毫升,兌制溶液50公斤,進行噴溼。或使用廣滅靈水劑500~1000液進行防治。


水土博士

水稻紋枯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早稻上發生的較多葉較重,直接影響到稻子的產量。水稻紋枯病發生主要是由於水稻種植密度過大,田地裡有積水造成水稻間空氣不流通,導致水稻間溫度高、溼氣增大,為紋枯病滋生提供了體檢,從而導致紋枯病的發生。


防治辦法:①加強田間管理,把帶有病菌的秸稈帶出田地,採取深埋或焚燒的方式處理並進行深耕作業。同時還要施基肥以及磷、鉀、氮肥。

②選擇水稻品種除了考慮高產、優質之外,還應選擇水稻株型緊湊的,葉面比較窄的品種。這樣可以降低廕庇,增加通風和透光,降低溼氣,減少病害的滋生。


③種植水稻要注意水稻的播種量,合理控制水稻的密度,切忌密度過大。

④在出現紋枯病時,可以採用藥物防治,比如用丙環唑、烯唑醇等對紋枯病的防治效果特別好,還有一種紋曲寧對紋枯病的防治效果持續時間比較長,使用這些藥劑時,要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控制藥量,超量使用或者長期使用對水稻的拔節。抽穗都會造成影響。


農事天地專注三農,每天更新三農文章和天氣預報。關注農事天地,關注天氣變化哦。


農事天地

1.水稻對於紋枯病的低抗性低與病原菌互相作用的一系列繁雜的物理、化學反應結果。水稻植株是具備有蠟質層,硅化細胞是抵抗與延遲衰緩病原菌浸進的以中俄機械阻擋,是對比品種抗病性的標準。同時辨別品種品種迅速的手段。水稻相對於紋枯病抵抗性高的資源比較少,在各地應該因為地合適選擇比較抗耐性病品種。

2.在尋找菌核,削減菌源,需求每一季加大面積尋找而且還帶出田外埋藏。增強栽培的打點,施加足夠的基肥,追加肥料早些施加,不可以只單單施加氮肥,增加施用磷鉀肥,採取依據處方配比的處方施加肥料的技術,讓水稻在早期不披葉、到了中期不徒長,之後到了後時期不貪青。在灌溉水分的時候要做到分櫱淺水、夠苗露田、曬田促進根部,肥沃田需要重曬,瘦田要輕度曬,長穗潮溼而滋潤,不早點斷絕水源,預防早衰竭,需要掌管住“前淺、中曬、還有溼潤”的原則”。

3.把握住預防與治理使用時間,分櫱到了後期病穴率高達15%即可施藥預防與治理。首要選擇300克苯甲*丙環唑乳油5000倍液。又或者是5%井岡黴素100毫升,兌水60-90斤噴霧或者是兌水400升潑澆。在孕穗開始期間與最後時期使用300升苯甲*丙環唑乳油2000-3000倍液各預防與治理一次,不但治病的效果好,還可以起到明顯增加產品作用。


鄉村淳樸

換塊田種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