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節曬與父親合影 老照片滿滿的幸福和回憶


這張全家福照片拍攝於1987年,照片中的小女孩叫姚菁菁,當時只有2歲,父親32歲,姚菁菁與哥哥身穿媽媽做的新衣服,是當時最流行的喇叭褲。

姚菁菁和哥哥長大後都有了自己的新家,回到延安後在奶奶的院子裡,再一次與爸爸媽媽合影。

左圖是姚菁菁10歲時與爸爸的合影,身後窯洞是在延安奶奶家的院子裡。爸爸穿的呢子大衣至今還保留著,去年還拿出來穿在了身上,據爸爸回憶,當時一個月工資只有24元,一件大衣需要100多元。右圖是已經當了媽媽的姚菁菁,抱著兒子與63歲的父親的合影。

照片上的小男孩當時只有4歲,腳上纏著紗布,1990年與爸爸合影前的一個深夜,父親騎車帶著他回家,淘氣的他不小心把腳丫子夾在了車後輪裡,據他回憶,當時哭得跟狗一樣,到了省醫院還問醫生自己會不會死掉。

照片上的小男孩長大後以優異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大學畢業後,又在一家科研院所工作,成為爸爸的驕傲。為報答父親,31歲的小男孩開始帶著父親到世界各地旅行,目前已經去了15個國家。長大的小男孩說:他十分感激父親,尤其讓他難忘的是父親為了哄自己入睡,經常自己編故事,而且還逼著他也編故事講給父親聽,正是這種訓練,培養了他敘述和構思的能力。


可可與父親的合影拍攝於2010年的冬季,這個時候的可可已經32歲,據回憶,當時姐姐帶著女兒冒著大雪來看61歲的父親和59歲的母親,一家人在滿天大雪的銅川拍攝了這張全家福。

可可的父母特別喜歡做手工,母親每天堅持做鞋墊,父親每天做繡球,母親做的鞋墊大多都送了街坊鄰居,父親經常帶著自己做的手串和繡球到集市上銷售。

由於父親的有胃病,父親每次出去銷售時,母親都提前把飯菜、水和水果準備好。

父親帶著自己做的繡球揹著乾糧,徒步走10多里地去銷售。據可可回憶,她7歲時才和母親來到銅川,居住在崔家溝煤礦附近,一家人的生活費全靠父親,由於父親常年下井工作和倒班,老人的胃一直都不好,從記事開始可可就看著父親吃胃藥,讓她最難忘的是家中床下鋪放滿了三九胃泰那種包裝袋。

父親帶著自己做的繡球揹著乾糧,徒步走10多里地去銷售。據可可回憶,她7歲時才和母親來到銅川,居住在崔家溝煤礦附近,一家人的生活費全靠父親,由於父親常年下井工作和倒班,老人的胃一直都不好,從記事開始可可就看著父親吃胃藥,讓她最難忘的是家中床下鋪放滿了三九胃泰那種包裝袋。


可可寫道:我知道父親愛我,勝過世上任何一個男人。他的愛是無私的,無所求的。我真的很愛他們!就象我很不善表達自己的歉意一樣,我很少在他們面前表現我的愛。可是我愛他們!我的生命始終是為他們而活著的,我甚至不知道失去他們我還有什麼?從現在開始我要讓他們知道我的愛,努力做的不讓他們擔心,好好的和他們一起生活,永遠永遠…….

魏麗紅,小名娟子,17歲就離開父母到新疆當的兵,讓她最難忘的是發生在當兵期間的一段往事,當時正直春寒陡峭,父親在水渠對面幹農活,郵遞員看到壩渠父親後就高喊:“有你女兒的信。”父親聽到後捲起褲腿就過了河,拿了信,又從對面折返回來,一上渠壩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信,坐在自家的地頭,他愣是沒看到信裡寫了些什麼,因為撕開信的一剎,父親眼裡的淚水就模糊了雙眼。

娟子當兵回來很多年後,媽媽告訴她當時發生的事,媽媽說,在壩的五米不到的地方就是橋,過橋拿信比過河拿信甚至要快,可是,爸爸只看到了信,沒看到河,也沒看到橋。圖片是娟子父親當時所在的河道,幾經變遷已經失去了原有的模樣,每當回到家鄉路過這條河,娟子都會熱淚盈眶,想起父親接到信時的情景。


娟子和弟弟漸漸大了,姐弟倆先後當兵離開了家鄉,娟子退伍後,在西安落了戶,弟弟至今還在蘭州部隊工作,娟子和弟弟深知父母的不易,只要有時間回到家中,都會細心地照顧父母。

為了讓父親有事幹,娟子和弟弟商量在老家給父親開了一家小商店還給父親買了一輛新車,父親專門經營各種包包,父親十分喜歡做銷售,天天守在店裡忙碌,周圍的鄰居看到後,都說娟子的父親像個退休的老幹部。

如今父親已經63歲,每當回憶起這段往事,娟子深有感觸地說:父愛如山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她要在父親有生之年,和弟弟一起好好照顧好年邁的老人,讓他和媽媽晚年幸福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