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對太子說:我貶他爲外官,你再施與他恩惠,他必對你忠心耿耿

古代的皇帝不光要勤政愛民,正大光明,而且也要深深懂得馭下之術。駕馭得了百官,才會讓他們忠心為你辦事,不敢有反抗之心。所以一個皇帝不僅要懂得平衡之術,還要學會恩威並施。就是俗話說的打一巴掌,再賞個甜棗,所以歷史上才有那麼多被貶謫又被重新重用的臣子。李世民在臨終之際,特別擔心自己的兒子不能駕馭一位臣子,所以對太子說:“我講這個人變為地方官,帶我死後,你再重用他,將他調回來,這樣他就會對你感激不盡,對你忠心耿耿。”

皇帝對太子說:我貶他為外官,你再施與他恩惠,他必對你忠心耿耿

那麼,這個讓唐太宗李世民都頗為忌憚的臣子是誰呢?他就是李勣,他還有個更為廣為人知的稱呼,就是徐茂公。說起徐茂公,民間把他都神化了,說他既動行軍打仗,足智多謀,而且頗懂天文地理,能掐會算。他跟著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叛亂,兩次擊敗薛延陀,後來又攻破東突厥,滅掉高句麗,平定磧北叛亂。所以李勣可以說是為了李唐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是唐朝的開國名將,與大將軍李靖齊名。

皇帝對太子說:我貶他為外官,你再施與他恩惠,他必對你忠心耿耿

李勣剛開始是在瓦崗,跟隨李密,《隋唐英雄傳》裡的瓦崗軍就是這裡。在此期間,李勣出奇計打敗王世充,展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華。後來瓦崗軍內部出現內訌,投降了李唐,自此跟隨李氏家族南征北戰。

說到這裡大家肯定開始納悶了,既然李勣為李世江山立下如此大的功勞,為什麼李世民還如此忌憚他呢?這就要從李世民與李建成爭奪皇位開始說起了,當時李建成與李世民的矛盾已經越來越尖銳了,對於李勣這樣一個難得的人才他們當然都想拉攏。但是李勣就是不表態,處於中立立場,他既不表明站在李建成一方,也不表明站在李世民這一方。

當然我們都知道後來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上了帝位。李世民登基後,當然對當時袖手旁觀的李勣不滿,但是李勣像是猜到了李世民的想法,平時表現得很低調,讓李世民找不到錯處去治他的罪。

皇帝對太子說:我貶他為外官,你再施與他恩惠,他必對你忠心耿耿

我們都知道越是厲害的人控制慾越強,對於唐太宗這樣一個強勢的皇帝,對自己的臣子的把控欲更是要強。但是李勣有治國之才,但是卻讓他覺得難以控制,自己死後,他會對自己的兒子忠心耿耿嗎,唐太宗李世民是充滿擔憂和忌憚的!

皇帝對太子說:我貶他為外官,你再施與他恩惠,他必對你忠心耿耿

所以,唐太宗在臨終前,教導太子說:“我將這個人貶到地方去,等我死後,你看看是否順服於你,然後再提拔他,對他施與恩惠,到時他肯定對你感激不盡,待你忠心不二。”這是唐太宗的馭臣之道。其實在今天來看,對於一個領導亦有著教導意義,作為一個領導,既要讓下屬覺得你對他們的關心,與他們打成一片;又要讓他們感受到你的威嚴,才能帶出一個優秀的團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