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鎮東坑村實施「五個先鋒工程」

“自從村裡建起便民服務點,我們辦事情就便利了很多,如諮詢農村醫療保險的問題,就不用專程跑到城裡。”日前,和平鎮東坑村村民黃振雄如是說。

為將黨建與經濟、民生相結合,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水平,和平鎮東坑村以黨建為引領,實施“服務、富民、和諧、生態、發展”五個先鋒工程的舉措,便民服務點是就是其中之一,該村以創建城郊新型農村黨建示範點為目標,找準基層黨建與“強富美”鄉村建設的結合點和著力點,探索“黨建+”引領模式,全面實施 “五個先鋒工程”,推動基層黨建與美麗鄉村建設互促共進。

該村圍繞服務發展、服務農村、服務群眾的要求,“服務先鋒工程”推行農村黨員聯繫農戶工作機制,印製“黨群聯繫卡”,實行黨員上門服務、民事代辦等制度,進一步提升黨員聯繫群眾工作實效。同時,創建“紅土先鋒黨員工作室”,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便民綜合服務平臺。通過每名黨員幹部經常入戶走訪,積極瞭解傾聽群眾訴求,及時化解矛盾糾紛,主動為民服務,架好黨群“連心橋”。

為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實施“發展先鋒工程”,東坑村將近年來的徵地補償款村集體提留的300多萬元及扶貧資金50萬元投資入股相關企業,可為村集體經濟創收幾十萬元。同時將村內現有場地、林地進行出租,每年可增收數萬元,預計到明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可從16萬元增加至30萬元以上,有效緩解村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

村裡富了,百姓更要富,“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這樣的新路子,就是東坑村實施“富民先鋒工程”積極探索出來的,通過不斷壯大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引導菜農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有效增加村民經濟收入。目前,東坑村現有合作社社員121名,其中黨員10名,輻射周邊群眾200多戶,蔬菜種植面積330畝,蔬菜大棚種植面積100畝。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都是生態農業,該村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不忘實施“生態先鋒工程”,加強農業面源汙染防治,完善生態護岸建設,修建有公園、休閒步道等配套設施,使當地農村生活環境得到逐步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