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啓動促進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規律運動是防治心臟病的關鍵手段

世卫组织启动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规律运动是防治心脏病的关键手段

而現實並不盡如人意。目前,全世界1/5的成年人和4/5的青少年(11-17歲)沒有進行足夠的身體活動。女童、婦女、老年人、窮人、殘疾人和慢性病患者、邊緣化人群和土著人民保持積極活動的機會更少。

近日,世衛組織發佈了《世衛組織2018-2030年促進身體活動全球行動計劃:加強身體活動,造就健康世界》。

該行動計劃希望能夠到2030年使成年人和青少年缺乏身體活動的狀況減少15%。為此,行動計劃為各國政府建議了20個領域的行政措施,以改善所有年齡段人群的運動環境和能力,更多步行、騎車、運動、娛樂、跳舞和玩耍,創建更富活力的社會。

“積極活動對健康至關重要。但在當今世界,這已變得越來越有挑戰性,主要因為我們的城市和社區沒有以正確的方式設計,”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博士說。“我們需要各級領導人幫助人們邁出健康步伐,創造有利於活動的空間。”

譚德塞博士補充說:“人們想積極活動並不需要成為職業運動員。把乘電梯改為爬樓梯就會帶來效果。或者去附近買麵包時把開車改為步行或使用自行車。這是我們每一天能夠使自己保持健康的選擇。領導者必須幫助人們更容易作出健康的選擇。”

為了支持各國努力落實該計劃,世衛組織正在發起一項促進身體活動的宣傳運動:讓世界各地的所有人每天都動起來。

對我們自己來說,怎麼動起來?首先要減少久坐。

“久坐”與“不運動”還不完全是一回事。即使每天鍛鍊1個小時,其餘時間還是坐著,這種生活方式仍屬於“久坐”。久坐1小時的危害約等於抽兩根菸,減壽22分鐘。

我們可以通過改變生活的細節,建立站立的習慣,能站著就不坐著。比如,站起來接電話,如果是移動電話還可以到走廊裡邊走邊接;用小容量的杯子喝水,增加去接水的次數等。

站起來以後再動起來。目前,公認的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等慢病的運動方式是每天至少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重在長期堅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