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合伙人制度,公司里不再有「差員工」


在電商迅猛發展的中國,實體零售商銷售額早在2014年起便出現大幅下滑,尤其是百貨和鞋類商品,在2001至2017年間下跌35%。

隨著電商的迅猛發展,超市是舉步維艱。

搞懂合夥人制度,公司裡不再有“差員工”

超市一線員工收入低,幹著最髒最累的活,拿著最低的工資;是流動率最高的群體之一。員工每月2000多元錢,剛解決溫飽問題,處於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狀態;

Ø 顧客幾乎很難從他們的臉上看到笑容,對顧客沒有吸引力。

Ø 超市員工碼放果蔬的時候就會出現‘往一邊丟’、‘往那一砸’的現象。受過撞擊的果蔬通常幾個小時就會變黑,這樣就無法吸引消費者走進購買,進而對整個超市造成影響。在國內超市行業,果蔬部門損耗率超過30%。

搞懂合夥人制度,公司裡不再有“差員工”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方法1:提高員工工資

單純增加員工薪資,就會增加企業成本負擔,影響超市盈利;由於超市屬於勞動密集型行業,並且外部競爭激勵導致企業利潤微薄,企業承擔不起工資上漲帶來的成本上升。

以國內一家大型超市為例:員工10000人,每名員工每月增加100元,每年就增加1200萬元的人工成本支出。並且,每月增加100元,對於員工的激勵效應不是很明顯。

方法2:推行績效考核

制定果蔬破損率的考核指標,通過考核引導員工降低果蔬破損,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是效果會非常有限,每月2000多的工資對員工實在是沒有吸引力,一些超市的管理實踐表明,績效考核對於降低果蔬破損率的效果確實是不盡如人意。

另一方面,員工對待顧客真誠的笑臉是無法考核的。

有沒有一種方法既可以增加員工的薪酬,又可以節約成本(果蔬的損耗),還可以提升營運收入(吸引更多消費者的購買)。

搞懂合夥人制度,公司裡不再有“差員工”

國內一家知名超市通過推行員工合夥制,獲得了成功;該超市的合夥人製作法如下:

1、合夥人獲得收益的方式:

Ø 出錢—投資:保底收益、投資收益、投資份數、預設價值

Ø 出力—貢獻:增值分配、價值衡量、二次分配、貢獻價值

2、合夥人收益規則:

Ø 第一部分:貢獻收益 60%

Ø 第二部分:投資收益 30%

Ø 第三部分:二次分配 10%

3、在品類、櫃檯、部門達到基礎設定的毛利額或利潤額後,由企業和員工進行收益分成。這樣一來,員工會發現自己的收入和品類或部門、科目、櫃檯等的收入時掛鉤的,只有自己提供更出色的服務,才能得到更多的回報,會引導員工改善服務來吸引更多消費者的購買。

另外,由於員工和企業的協定是利潤或毛利分成,那麼員工還會注意儘量避免不必要的成本浪費,以果蔬為例,員工至少在碼放時就會輕拿輕放,並注意保鮮程序,在成本節約方面成效顯著,在國內超市果蔬部門損耗率超過30%的情況下,該超市的果蔬部門只有4%-5%損耗率。

該超市營收增長率超過20%,利潤率也從去年的2%提升到今年的2.3%,在整個超市行業淨利率僅不足1%的困局之下,該超市的利潤率幾乎可以領跑整個行業。


大家有好的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給我留言

相關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