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獲獎上百萬,爲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前不久,京東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著名作家王安憶憑藉新作《紅豆生南國》,斬獲了年度大獎,獲得獎金100萬。

大紅包”怎麼用

王安憶說

作家獲獎上百萬,為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我不曉得該怎麼對待才好,我甚至感到有點害怕。

說起來

王安憶作為國內一線知名作家

可謂是著作等身

她曾經獲得

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等眾多獎項

但對於這次京東文學獎的100萬獎金

王安憶第一反應卻是有點“害怕”

這就值得思考了

相比最近的“陰陽合同”

王安憶獲得的100萬獎金顯得不值一提

但卻讓一線作家“害怕

人們不禁想問:這到底是明星片酬太高,還是我們對文學家太過於“小氣”呢?

作家獲獎上百萬,為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可以說,資金的流向反映的是市場,是民眾審美的方向。在知識付費、網絡文學盛行的今天,像王安憶這樣的一線作家還在對100萬說“”,這體現的,是商業時代對傳統作家的虧欠。

作家獲獎上百萬,為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那麼是中國人不讀書嗎?

並不是!

作家獲獎上百萬,為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有機構發佈的《全民閱讀報告》顯示

近些年來

國民閱讀購書的頻次是明顯增加

你像去年

圖書銷售額就比前年多了1.5倍

作家獲獎上百萬,為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但同時

調查也指出

人們讀的書太過“功利化”

大多都是一些教輔類叢書、考級類書籍

還有機場成功學或者是快餐類書籍

大多數人並不傾向於去讀

那種看似“沒有用”的書

作家獲獎上百萬,為什麼還會害怕?到底害怕什麼?

此外,傳統作家比較羞於談錢,營銷手段也沒有那麼商業化,這些都使得傳統文學的推廣比較薄弱。但其實,金錢的激勵能為文學創作提供適度的土壤。

什麼時候,當王安憶這樣的大作家不再對100萬 說“怕”,當最壕文學獎不再成為新聞,咱們的全民閱讀才能真正全面開花、落地生根。像莫言、王安憶、王蒙這樣的大作家,應該是名利雙收、獲得讀者以及商業資本的共同尊重,而不是在領獎臺上談“錢”色變.......

在 這 想 說

對於咱普通讀者

更應該少一點功利

但讀好書

莫問“前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