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良種協同創新平台,國家甘薯良種聯合攻關項目啓動!

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

點擊上方“種子天下” 可以訂閱!

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

6月26日,國家甘薯良種聯合攻關項目啟動暨育種技術培訓會在江蘇徐州召開。國家甘薯良種聯合攻關團隊由全國15家科研單位與5家企業共同組成,其中,金海種業是專家委員會成員單位。甘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將借鑑四大作物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經驗,政產學研用結合,構建甘薯種質創新與鑑定、專用品種選育、高代品系多點聯合鑑定等協同創新工作平臺,創制鑑定一批滿足甘薯育種需求的優異種質資源,選育綜合性狀優良、適應性廣、具有重大推廣應用價值的專用品種,提高我國甘薯良種科研自主創新能力,提升甘薯產業的競爭力。

近年來國家甘薯種植面積穩定在6500萬畝左右,鮮薯總產量在1.0億噸。甘薯單產高於糧食作物,曾為我國人口激增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獨特的保健功效得到了公認,特別適合產業化開發,為澱粉、食品、發酵等加工業提供充足的原料。同時,近年來三大谷物價格連續下降,甘薯價格保持高位穩定,已經成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高產高效作物,符合“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儲糧於地,儲糧於技”方針。

當前甘薯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產業化開發的專用型品種、健康種薯種苗體系未建立、病蟲害依然嚴重、機械化程度低和人工成本高、盲目擴大種植面積、流通和營銷體系不健全等。

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

國家甘薯良種聯合攻關項目啟動暨育種技術培訓會現場

根據農業農村部部署,江蘇省牽頭組織優勢特色作物甘薯良種聯合攻關項目。據悉,甘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項目將以甘薯生產和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優勢科研教學單位和種薯種苗繁育企業組成的攻關聯合體為依託,打造政產學研用結合的甘薯良種科研聯合攻關機制。國家甘薯聯合攻關專家委員會將以馬代夫研究員為首席專家,成員包括:中國農業大學劉慶昌教授、徐州農業科學研究所李強研究員、江蘇農科院謝一芝研究員、山東農科院王慶美研究員、廣東農科院房伯平研究員、湖北農科院楊新筍研究員、山東萊州金海種業董事長鄧秀峰、河北邯鄲禾下土種業總經理崔伏喜、湖北農谷巨海薯業總經理趙順新等。

值得注意的是,金海種業不但是國家四大作物良種攻關玉米協作單位,此次又被納入國家甘薯聯合攻關團隊。

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

國家甘薯聯合攻關專家委員會首席專家

馬代夫研究員與企業代表簽約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國家良種重大科研聯合攻關重點工作。今年良種攻關選擇馬鈴薯、油菜、花生、甘蔗、甘薯、西藍花、青梗菜、香蕉、火龍果、食用菌10個特色作物開展聯合攻關。

農業農村部明確提出,特色作物良種攻關的起點要高,要著眼於選育國際一流品種,打造世界知名品牌。特色作物良種攻關,瞄準的正是特色作物品種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種子管理局局長張延秋此前指出,四大作物良種攻關在節水抗病小麥、籽粒機收玉米、優質抗病蟲水稻、高產高蛋白大豆品種選育方面取得了突破,在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加快政產學研融合、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聯合攻關新模式。從四大作物良種攻關的經驗不難看出,打造政產學研緊密結合的科研模式,探索商業化育種平臺建設,是科研機制升級的有效方式。針對特色作物良種攻關,農業農村部明確要求,要解決特色作物領域科研與生產“兩張皮”難題,形成高通量流水線育種體系,完善成果共享機制。開展特色作物聯合攻關,不僅僅是將企業加入進來開展科研與生產示範,更要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實現深度融合,開創資源共享利益均沾的科研新局面。

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
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构建良种协同创新平台,国家甘薯良种联合攻关项目启动!

長按上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種子天下

坐享種業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